第55章 萬事俱備,歡迎搞事情
- 崇禎:自朕始明月萬年
- 你又對了
- 2029字
- 2024-05-21 10:33:04
“哎喲喂!你們這群小丫頭片子。這是你們能聽的嗎?”
王承恩又裝模作樣的過來捂住宮女的耳朵。
偷聽墻根這種事情,是宮內少有的樂趣之一。
打發(fā)走了宮女太監(jiān)之后,王承恩又貓在一邊,耳朵貼在門上。
“不要不要!皇帝哥哥饒命啊!”
周皇后的癢癢肉被朱由檢捏在手里。
她瞬間就失去了抵抗力。
原本還打算如法炮制的,結果發(fā)現朱由檢一點反應都沒有。
伸出的雙手現在也收不回來了,自己的破綻完全暴露。
“停!停!啊哈哈……皇帝哥哥!我真的不敢了!”
周皇后笑的臉紅撲撲的。
“是不是去皇嫂那邊說了不該說的話啦?”
“沒……沒有啊!”
聲音越說越小,朱由檢一聽就知道。
“鳳兒!你還小,朕也是擔心。”
朱由檢也不打算瞞著,把自己的顧慮說了出來。
雖然費了一番口舌,周皇后慢慢也就理解下來。
隨即依偎在朱由檢懷里。
“皇上疼惜臣妾,這是臣妾天大的福分。只希望時間能過的快點。”
朱由檢摸摸了周皇后的秀發(fā)。
“鳳兒莫急,來日方長。”
“嗯……”
“王大伴!你聽夠了沒有?”
王承恩聽到朱由檢這么說,身子一抖。
隨后就一臉尬笑的走了進來。
“皇爺!奴看到一群沒規(guī)矩的宮女和太監(jiān)已經責罰過了。”
“一群沒規(guī)矩的宮女和太監(jiān)?你也算其中一個嗎?”
王承恩笑容一僵。
“皇爺!”
“行了,朕不是聾了也不是瞎了,以后再聽墻根朕看朕辦不辦你就完了。”
王承恩脖子一縮直接不敢接話。
咱就說,萬一真的辦事,外面貓著一群吃瓜群眾,會不會影響發(fā)貨。
這種事情一定要杜絕。
“奴知錯了!”
“錯哪兒了?”
“奴……”
“好了好了,皇帝哥哥,你就放過王大伴吧。”
周皇后搖了搖朱由檢的手臂。
哪個硬漢吃得消哪個軟妹子撒嬌賣萌。
朱由檢揉了揉腦袋,這皇后是親自教壞的,只能自己兜著。
“奴謝過皇后娘娘!”
借坡下驢這種事情王承恩自然輕車熟路。
酒足飯飽之后,帝后二人居然要在這冬日里曬月亮。
鬧的一群宮女太監(jiān)只能硬著頭皮作陪。
兩顆火熱的心自然不怕冬日的嚴寒。
當夜起居郎休息之前在本子里寫下:帝后二人于亥時三刻居于交泰殿。
一夜無話
翌日清晨
朱由檢感覺鼻子一陣癢。
睜眼的時候發(fā)現周皇后笑容正甜。
“皇帝哥哥!該起了啦,嘻嘻……”
朱由檢伸了一個懶腰。
輕撫周皇后的臉頰。
聽見動響宮女太監(jiān)急忙進來伺候。
洗漱過后,帝后二人一起進了早膳。
之后朱由檢又回到了木作坊。
臨行前,周皇后眼巴巴的站在宮門口目送朱由檢離開。
“王大伴!”
“奴在!”
“廚役的人事清點可是結束了?”
“回皇爺!已經清點結束,爐子已經督造不少,東郊的石炭廠也在平穩(wěn)運行,隨時應該可以開始售賣了。”
“好,這批人,最能說會道還有負責日常采買的給朕調出去售賣煤球煤爐,差點的給朕調到石炭廠去幫忙。”
“奴遵旨!京城內的供應點也準備好了。”
朱由檢點點頭。
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剩下的就交給時間。
“很好,盡快去辦。把所有的人給朕都派出去!”
王承恩轉身出去,朱由檢盯著墻上的地圖看了一陣。
西郊的石灰廠,那是大明于少保曾經呆過的地方。
不知道現在怎么樣了。
同樣是燒,換個方法加點料的事情。
朱由檢托著下巴想了一陣,暫時放棄想法。
穩(wěn)固當下的局勢,然后再考慮其他。
沒多久王承恩回來了,手里面也多了一份折子。
“皇爺!津門有消息傳來!”
“說說看。”
王承恩將折子呈給朱由檢。
朱由檢接過拿在手上,沒有打開。
“皇爺!袁崇煥去了天津右衛(wèi)之后,也開始和凈軍一起操練起來。一招鮮已經開始備料,圍堰建設結束,蓄水池建造進度很快。”
這些都倒是在朱由檢的預料之內。
按照進度算的話,再有十天左右蓄水池應該就要開始蓄水。
海帶的晾曬并不會影響多少工程進度。
“津門的灶戶被盤剝嚴重,食不果腹苦不堪言。鹽政和當地的衛(wèi)所同流合污,消息幾乎密不透風。”
“私鹽成風,灶戶并沒有得到實際上的好處。”
朱由檢示意王承恩繼續(xù)。
“丁休暗中去過灶戶家中,情況比皇爺預想的還要糟糕。丁休想借機吸收灶戶進天津右衛(wèi)。”
朱由檢點點頭。
“這個讓丁休看著辦,他身在津門,當地的情況如何他比朕清楚,朕不知道津門的情況。”
王承恩拿起毛筆在一個本子上記下。
“收繳上來的銀錢押解去津門了嗎?”
動了別人的利益,必然有回應給自己。
“回皇爺的話,第一批五十萬兩已經押解出京,剩下的今明兩日也會啟程。”
“嗯,有了這些應該就不怕了。”
“正如皇爺所料,天津三衛(wèi)暗地里都有所動作。各指揮使正在暗通款曲,恐怕這次天津三衛(wèi)有大動作。”
錢糧慢慢要到位了,就不怕天津三衛(wèi)去鬧。
鬧完了,到時候正好收拾殘局。
給大明騰出來一個干凈的地方安心發(fā)展。
大軍從津門到京城用不了多久,北方有異動大軍北上也不是什么問題。
“王大伴,兵部是不是該動一動了,武庫年年盤點,年年盤虧。到底虧哪兒了?有多少能用的家伙。”
王承恩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這樣子,讓丁休上個折子,把軍械給他換一遍。要打架家伙要趁手。”
“皇爺這是要開戰(zhàn)?”
王承恩眼睛睜大。
“開戰(zhàn)到不至于,不過有些人真想打的話,朕也無所謂。”
凈軍已經開始操練,軍餉備齊,指揮的將領到位,軍械配齊。
歡迎來搞事情,自己好出手收拾殘局。
從此以后,津門再無隱患,進入高速發(fā)展階段。
津門換一個名字,就叫環(huán)渤海經濟特區(qū)。
北邊的毛文龍也可以做一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