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偶遇和熱議
- 重生1998:我的文娛時代
- 山貓部落
- 2585字
- 2024-04-17 13:09:28
廣場上來看升旗儀式的有好幾千人,都很興奮。
天氣有點冷,大家一邊說著話,一邊在原地跺跺腳,活動一下。
離江橋不遠的地方,有一女的,叫白潔,是重慶大學大二的學生,也是重慶人,這回寒假,和高中同學劉小詩一起來BJ玩,玩了好幾天,今天看完升旗儀式就坐飛機回去。
她看著江橋,突然愣了一下,然后拍了拍劉小詩:“小詩,那邊那人是不是江橋啊,我看著有點像。”
劉小詩開始還以為是她發花癡看錯了,等她轉頭一看:“還真是江橋啊。”
她們很喜歡那部《女王的棋局》,最近的《誅仙》也喜歡,特別想知道張小凡是不是就和碧瑤在一起了。
然后她們也被江橋雜志上英俊帥氣文秀的校服照、古風照迷得不要不要的。
白潔就想上前找江橋合影,這個機會太難得了。
劉小詩卻拉住她:“我們先多拍點他的照片,最后再去找他合影。”
白潔和劉小詩老往江橋這里拍照,江橋也沒有在意。
因為廣場上,好多人都在很高興地四處拍照,他也沒想到這里會有他的讀者。
主要是這幾天來了京城,感覺京城名人太多了,太大了,他也就有一點小名氣而已,放在京城什么也不算,太渺小了。
廣場上的燈光很亮,白潔和劉小詩拍下的照片光線都很好,把江橋拍得很清晰,等待升旗前的各種興奮表情,還有雙手抱著肚子、原地跳動全暖的動作全都拍下來了。
不一會,就快到6點半了,國旗護衛隊邁著整齊雄壯的步伐從天安門里走了出來。
廣場一片安靜,大家莊重嚴肅地看著五星紅旗在國歌聲中徐徐升起。
這時,白潔和劉小詩又對著江橋拍了幾張。
等儀式一結束,白潔和劉小詩要過去和江橋合影時,卻撞到了一位中年婦女,兩人忙賠不是,等她們回過頭,人群攢動,已經找到不到江橋的身影了。
白潔不由得抱怨劉小詩:“你看,早點和江橋合影不就好了。結果,這么好的機會泡湯了。”
江橋她們看完升旗儀式,在西單逛了一圈,就回去睡午覺了,起得太早還是有些困。
白潔和劉小詩卻是坐上上午10點半的飛機飛回了重慶。
下午到了市區,兩人先拿著相機去照相館請師傅洗相片,說要得急,第二天上午就要取。
第二天上午她們就拿到了相片,很開心地在白潔家里看照片,一張一張地欣賞。
卻不想白潔的爸爸白巖是重慶晚報的編輯,這天休假在家,他看著兩人很興奮、說個不停的樣子,很好奇地問了一句:“什么照片啊?弄得像是你們拍到了外星人似的。”
“是江橋,我們拍到了江橋。哎呀,和你說了,你也不知道。”
可她忘了他爸爸白巖是報社的編輯,對社會的各種熱點、名人新聞,還是比較熟悉的。
果然,白巖就過去拿過相片來看:“江橋,我知道啊,別搞得你爸爸很落伍似的,不就是寫小說的那個初中生嗎?拍到就拍到吧,有什么稀奇的啊?”
再仔細一看:“這不是白天拍的啊?這是在天安門看升旗儀式?”
“是啊,我們都想不到會在那里碰到他,本來想等儀式完去合影的,結果人太多,一下就找不到人了,太可惜了。”
白巖卻眼睛一亮:“這個江橋可以啊,還在寒假去京城看升旗儀式,不錯。”
“你女兒和小詩也去了,也不見你夸一下。”
“你們去了不叫新聞,人家去了才叫新聞。”
“你不會是想把照片放到晚報上去吧?這怎行?都沒有經過江橋的同意,萬一給江橋添麻煩可不好。”
“人家去看升旗,去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報道出來就是正面宣傳,對他能有什么麻煩?”
“是真的沒有什么不好的影響?”
“我是你爸,還能騙你?”
“那好吧。”
白巖從中間選了四五張照片,還讓她們詳細講了下遇到的經過和細節。
然后就也不休假了,急急忙地去了報社。
把照片和事情和主編一匯報,主編高興地拍了拍他肩膀:“可以啊,老巖,坐在家里,你都能搞來這么好的一個新聞。”
他們做報紙的,都知道江橋在1998年迅速崛起,在青少年中有很大的影響,一份小地方的雜志就靠著他的小說賣了五六十萬份。
還有人長得很帥,是那種由內而外的俊秀,封面上的校服照、古風照,別說是學生,就是一些大人,看了都覺得很驚艷。
主編馬上安排掃描、排版,版面直接大手一揮,就安排在了第一版。今天下午就立即見報,頭家報道,還是很有賣點的,不知道能不能多賣幾萬份?至少也要多賣個幾千份才行吧?主編喝著茶,對這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當天下午四點多,這天的重慶晚報就上市了。
很多讀者買來打開一看,就見頭版上是這么一條新聞:“新銳少年作家江橋,寒假前往京城觀看升旗儀式”
內容就是5日這天早上,有去天安門看升旗儀式的重慶學生,意外地看到江橋和同學也前往觀看升旗儀式,他們大約是在6點十幾分到達廣場,然后很興奮地和同學在等待,為了驅寒,還在原地不斷地活動……
然后就是江橋興奮的等待升旗前的照片,還有升旗時抬頭望著國旗時一臉嚴肅的照片。
先是一部分學生看到了這則新聞,然后一傳十,十傳百,更多的學生跑去買報紙看。
等下面的人告訴主編,當天的報紙多買了五萬多份時,高興得多喝了幾口濃茶,再唱了一段戲文助助興。
他沒想到的是,當天晚上很多其他地方,包括京城就來聯系要了這則消息的材料。
結果第二天,也就是7日,《中國青年報》《新京報》《京華時報》《四川日報》《瀟湘晨報》《云南日報》等幾十家媒體跟著進行了報道。
甚至是《RM日報》還專門就這件事情進行點評:“廣大青少年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參加一些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比如觀看升國旗儀式、參觀遵義會議和一大會議舊址等等,要培養愛國情懷……”
江橋他們5日上午看完升旗儀式,中午休息了一下,下午去了北大和清華校園。
1999年來參觀兩所大學的人還不是很多,所以,不用預約申請登記什么的,很輕輕松松就進去了。
校園很大,三人逛了大半天,也沒看完多少地方,只把一些名氣大的地方看了,像北大的未名湖、博雅塔,清華的近春園、水木清華、清華學堂等。
三人又討論了以后考什么大學,先是覺得京城的大學,然后又覺得上海、江浙的也不錯,不如復旦啊,浙大啊。
后面江橋說,要說校園環境,其實廈門大學也不錯啊,出了校門不遠,就是碧藍的大海,鼓浪嶼也不遠。
然后溪溪和瑞雪聽了,就說什么時候也去廈門看看。
6日這天,又去逛了天壇公園和恭王府,然后就是去西單買一些特產帶回去送家人和親戚朋友,基本上也就是烤鴨、果脯這些。
7日上午,三人去到機場,準備打道回府。在機場看報紙時,才發現好多家報紙在報道江橋看升旗儀式的事情,讓江橋很是驚訝一陣。
再多看了幾家報紙,才知道原來有喜歡他的讀者恰巧在看升旗儀式,就拍了照,才被報道出來。
兩女自然又是對他一番打趣。
“果真是成了名人了,這都被報道出來。”
“我數了數,至少有十五家報紙報道了。”
“我們兩個也有報道哦,有同學兩個字,嘖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