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壞消息和好消息
- 人在三國,我竟是秦宜祿
- 南笙挽風呀
- 2320字
- 2024-04-16 23:03:18
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血戰,天尚未破曉,然而長安城已悄然易主。
自此,這座古都的姓氏,將冠上秦字,屬于秦宜祿的秦。
正當秦宜祿端坐于皇帝的寶座之上,閉目沉思之際,殿外傳來了李儒那熟悉而沉穩的聲音:“主公!”
秦宜祿聞言,立刻從沉思中驚醒,起身親自迎接。
他緊緊握著李儒的手臂,滿臉喜色地說道:“文憂,你來了!長安城已經被我們拿下了!”
李儒聞言,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他打趣道:“主公,那龍椅的滋味如何?是否如傳說中那般令人心馳神往?”
秦宜祿聞言,目光轉向了那座破敗的大殿,以及那上面已經失去往日輝煌的龍椅。
他淡淡一笑,說道:“那只是一張普通的椅子罷了。沒有了生殺予奪的大權在手,它便如同尋常的椅子一般,無甚特殊之處。”
李儒聞言,心中頗感意外。他深知世人對龍椅的敬畏與貪婪,即便是他的舊主董卓那般權傾天下的人物,也對那張龍椅心懷覬覦。
然而,眼前這位新主公竟然能夠如此冷靜地看待龍椅,可見他的心態并未因勝利而飄然欲仙。
李儒心中暗自贊許,他深知一個領袖的心態對于整個局勢的影響至關重要。
“難得主公能有此等遠見卓識!”李儒由衷地贊嘆道。秦宜祿聽到這番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得意之情,卻也深知這僅僅是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于是,他謙虛地請教道:“文憂,接下來咱們該如何是好呢?”
長安城雖然已落入他們手中,但這座孤城仍面臨著重重困境。他們孤立無援,稍有差池,便可能滿盤皆輸。秦宜祿深知,每一步都需謹慎行事,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李儒撫著短須,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他沉聲道:“咱們需先派人去奪取潼關!”接著,他附耳低語,向秦宜祿細細道來他的計策。
秦宜祿聽著李儒的謀劃,眼中逐漸亮起了光芒。
他的心中充滿了激動與敬佩,不住地點頭道:“妙哉!妙哉!文憂果真是大才!”
潼關之險峻,秦宜祿早有耳聞。那是一座固若金湯的雄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別說他手上只有數千精兵,哪怕是再多添十倍人馬,也難以強行攻取。
因此,要想奪取潼關,唯有智取。
而李儒正是這樣的奇才。他竟能從丁沖的府內尋得幾封書信,然后憑借其精湛的書法技藝,模仿丁沖的字跡,偽造了一封求援信。
信中言辭懇切,將馬騰、韓遂等人反叛的罪名扣在了他們的頭上,并請求潼關的兵馬速速前來長安支援。
“今有馬騰、韓遂等人聚眾而反,不服朝廷,舉兵入侵我長安。長安危在旦夕,急需貴軍前來支援,共御強敵……”信中字字句句,皆是李儒精心構思而成。
形勢說的要多危急就有多危急,好似頃刻之間就要城破人亡罷了!
因此,他巧妙地利用了這些情感與信仰,將求援信寫得既合情合理,又讓人無法拒絕。
偽造好的書信被火速送往潼關。
隨后就是在中道設伏,如此這般。
秦宜祿和李儒靜靜地等待著消息的到來。他們知道,這一計能否成功,關系到他們未來的命運。
-----------------
徐州,下邳城外,風云變幻,戰鼓聲聲。
突然,一名傳令兵風塵仆仆,疾馳而來,八百里加急,一路狂奔,幾日幾夜未曾停歇。
期間,三匹駿馬因疲憊不堪,紛紛倒下,但他卻未曾有絲毫停歇,只為將那份緊急軍情送達司空曹操手中。
“報——司空,宛城張繡和河內秦誼兵犯我潁川!”
曹操聞訊,雖心中大驚,但面上卻依舊保持著鎮定自若的笑容。
他望著帳中眾將,緩緩開口:“張繡、秦誼之輩,竟敢犯我潁川,實乃不智。昔日呂布亦曾趁我征徐之時,偷襲兗州,然終被我軍驅逐出境。如今,呂布尚被圍困于下邳城中,茍延殘喘。我雖遠征在外,但許都,亦有文若替我穩定后方。諸位將軍,當齊心協力,共御外敵,勿使宵小之輩得逞。”
眾將聞言,紛紛點頭稱是,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壯志。
曹操,一代梟雄,深諳兵法,善于統領軍隊。此刻,他雖知潁川有危,但亦知呂布已成困獸,已被他的大軍圍得如鐵桶一般。
夜幕降臨,曹操卻難以入眠,心中憂慮如焚。他急忙召來謀士郭嘉,商議對策。
若此刻撤兵回守潁川,呂布必會趁機恢復元氣,再度猖獗。這到嘴的鴨子,眼看就要飛走,曹操心中豈能甘心?
他望著郭嘉,眼中閃過一絲猶豫:“奉孝,你看我們此刻能否分兵回援?”
郭嘉深知曹操此刻不過是強裝鎮定,他心中亦是憂慮不已。但作為一名謀士,他必須為曹操出謀劃策。
于是,他沉吟片刻,緩緩說道:“主公,‘行百步者半九十。’如今我們已走到這一步,下邳城破之日指日可待。若此刻分兵回援,恐被城內呂軍看出端倪,屆時呂布或會負隅頑抗,使我軍陷入被動。依我之見,不如一鼓作氣,攻下下邳,再回師潁川。如此,方能確保萬無一失。”
曹操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知道郭嘉所言極是。
于是,他下定決心,繼續圍攻下邳,待城破之后再回師潁川。
如此這般,曹軍繼續圍困住下邳城內的呂布,勢必要將他一網打盡。
此刻的下邳城,已然是一片汪洋,水勢洶涌,浸透了每一個角落。
城內呂布的軍隊,在連日的圍困與恐慌之下,人心惶惶,士氣低落。而將領之間,更是因呂布的賞罰不明、重責士兵而心生異心,暗流涌動。
就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刻,夜幕下,曹營外悄然出現了一位軍漢。他身形矯健,步伐匆匆,顯然是有緊急軍情要報。
曹操得知消息后,急忙召見。當他打開手中的絹布,看到上面的內容時,不禁大喜過望,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哈哈——呂布亡矣!”曹操放聲大笑,聲音中充滿了欣喜和期待。
自他打消退兵的想法過后,不過短短三日,竟然就有這等好消息傳來,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劉備在旁見狀,不禁好奇地問道:“司空何喜?”
曹操聞言,將手中的絹布遞給劉備,示意他傳閱。劉備接過絹布,細細閱讀,只見上面寫著侯成、宋憲、魏續等人因不滿呂布的賞罰不公,決定反叛的消息。
他心中頓時明了,原來曹操的喜悅來自于城內將領的反叛。
曹操見劉備等人已經傳閱完畢,便開口道:“明日,便是破城之時!”他的話語中充滿了自信和決心,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眾人聞言,也是精神一振,士氣大振。他們知道,經過連日的圍困和苦戰,終于要迎來勝利的曙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