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的學生時代(5)
- 我在人間寫回憶錄
- 放羊的阿宋
- 2079字
- 2024-04-03 21:58:42
高爾基曾寫過《我的大學》,所以我在我的故事中寫上一些大學生活,來表達我對這位大文豪最崇高的敬意,同時也在為自己大學的四年,留下一點念想。
在我上大學那會,我的母校湖都體育學院一直想要摘掉學院的帽子,每隔幾年就向教育部申請,想要升級成為“大學”,我們在校時就見證過學校的申請,但那一次,和過去無數次的結果一樣。
在我畢業幾年后,學校做出了巨大的改變,也付出了很多心血。這一次的申請終于成功,而我們的母校也在一夜之間,變成了湖都體育大學。一字之差,差之千里,很多老同學都懊惱當年上學的時候沒有留校讀研,否則無論如何也弄一本印有“大學”的畢業證書。2023年的某天,學校迎來了正式的更名儀式,我們分布在全球各個地區和國家的校友們還有在讀的學弟學妹們,一同在網上,見證著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那一天,我和同學們,校友們在朋友圈相聚一堂,像是原本畢業那天應該存在的場景在這一天,在這一刻,這樣一個社交平臺上,上演著。那天,很多陌生的朋友也出現在朋友圈,為我們共同的母校感到欣慰與自豪,真是難得一見的盛況。
我是個喜歡看熱鬧的人,疫情那年畢業的我沒能在學校里完成我的畢業典禮,這屬實有種遺憾,但現在仔細想想,如果真的讓我們在一起歡慶畢業,其實,也沒有想象中的傷感和遺憾。
大學時候的班級和義務教育階段,高中階段的班級有所不同。每個人的三觀不同,目標不同,方向也不同,私下交流的機會也很少,除了大一大二相聚的機會多一些,班級活動多一些,其他時候并不會有任何人會想要將一整個班級聚在一起,更不用說只存在于理想主義中的班級榮譽感了。很多時候,想把大家聚在一起都要耗費老鄧頭(班長)很大的心血,且每次聚在一起,人都是不齊的。所以在我大一見識到這樣的情況之后,就明白在大學里,并沒有人會看重自己身在什么班級里,更多的時候大家更愿意和自己的舍友一起,待在宿舍里或者和自己的朋友出去逛一逛,看看大城市的風景。
男生的宿舍里總是充滿游戲和女生的話題,而女生的寢室里總是充滿美妝,身材,游戲以及其他各種有趣的事物。這樣看來,男生女生的大學生活是截然不同的,而我從一開始進入學校就給自己立下了一個flag,那就是,要在四年里留下我的印跡,直到畢業我才明白,那些印跡,只不過是時間留在我們身上的痕跡,而我,在大二時終于找到了我的大學方向,那就是,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少年時很喜歡看王寶強主演的《士兵突擊》,許三多在草原五班那段時間里,和班長說過一句話,時至今日,我依然記憶猶新。他用他樸實的話語闡述著一句“廢話”:好好活就是有意義,有意義就是好好活。
我的大一在平淡卻不失樂趣中度過,大一的我不敢逃課,不敢遲到,老師說什么我就做什么,高中時代保留的“乖巧”一直沒能褪去,雖然在和老師的溝通過程中發現我在老師眼中確實是個好學生,但并不代表我喜歡被稱作“好學生”。因為這里,并不是一個只需要用成績就能應付一切的地方,大學,是進入社會之前的實習,在大學里不僅需要學習,更需要理解社會中的現實問題,要為自己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于是大一的一整年,我按部就班的完成學業,完成老師教給我的任務,一年的時光很快過去,在褪去青澀之后,迎接我的則是更加游刃有余的生活,。
大一時期為了避免日子過得太過無聊,我加入了很多有意思的社團和隊伍,我幸福地穿越人群,奔赴只有我知道的快樂。
大二的一整年,學業壓力很大,既要準備四六級,也要準備繁重的專業課,所以這一年我退掉了很多活動,選擇保留下那些能夠解壓的社團活動。
河海雜志社滿足了我的寫作欲,學校的民樂團滿足了我閑暇之余可以練琴的希冀,在這兩個社團里經歷的故事可以說成為了我大學四年里最有趣的篇章。
大三時候我開始著手負責雜志的主編工作和公眾號的運營,同時,我也成為了民樂團的團長,負責管理成員訓練情況以及幫助學校準備一年三場大型晚會的“指標”。
我的大三在忙碌中度過,收獲了很多好評和鼓勵,這樣的生活給予了我相當大的信心,讓我在面對后來遇到的各種困難,都有了更堅定的勇氣。
大四的上學期我輾轉學校與實習單位之間,而那時的我沒有預料到疫情的來臨,寒假回家之前和很多朋友說了明年見,如今四年過去了,只再見過寥寥數人。
半年的封控在一片歡聲中結束,我們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回到了學校,用半天的時間收拾好行李箱便匆匆忙忙離開了學校。
同學們上班的上班,回家的回家,好像四年的種種被扼住了喉嚨,發不出一丁點響聲。
我的大學就在這樣荒誕的情節中落下了帷幕,直到落筆這一刻,我依然很難相信我的大學只有三年半,那半年的苦楚,相信只有我們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得。
畢業后的那段日子,我相信每個人都清楚,一個人在外地工作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在與生活的對抗中,我漸漸失去了學生時代的靈氣,每天穿行在人群中,像個沒有感情的細胞,在巨大的城市血管中游蕩,我的大學,便漸漸隨著時間,在我的記憶中,變得模糊起來,直到今天,當我為了寫下這篇文字的時候,我反復在腦海中搜索關于大學的記憶,留下的,只有那些笑臉,還有那些溫暖的瞬間,遺憾的情緒一直存在,但我相信,即使五十年以后,我們依舊會感到遺憾,但那又怎樣,至少我們,經歷過美好的日子,這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