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海興城
- 我,皇漢之虎,絕無二心
- 吃力巨人
- 4045字
- 2024-04-22 00:01:00
對上冉天赤裸裸的蔑視眼神,周權氣不打一處來,向前一步便打算在德陽殿中動手,“你說什么?”
司馬宏一個閃身攔在了周權身前,“哈哈哈,說到底,果然還是謀反的可能性讓人擔憂,當今陛下年歲尚淺,沒有武帝的威望,根本不足以牢牢掌握住給了權限,自由行動的柱國們。讓陛下年紀輕輕就背上如此負擔,就是我們這些做臣下的失職。”
話音一頓,司馬宏轉身面向劉以寧,再次單膝下跪,“因此作為代替方案,在對臣司馬宏起誓忠誠的心腹中,選出能力出眾者,臨時坐上柱國的位置,又如何呢?”
什么?!司馬宏這家伙想要以自己為中心重新組建柱國。
這話一出口,不論是信義、黎左然等人,還是一直擺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態度的冉天,都面色微變。
信義只覺心中一股涼氣直沖天靈蓋,好狠的計謀,臨時起意,又或是早有圖謀。
目前發生的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嗎?他一開始就想要謀取這部分的權威,以寧現在的權威能阻止他嗎?柱國權限真給了,那跟挾天子以令諸侯有什么區別。
“司馬兄的志向之遠大可真是讓人敬佩,小弟冉天可是自愧不如呢,嗯哼~”
冰冷的殺氣從高臺之下散發而出,瞬間席卷整個大殿。
司馬宏眼神微變,還是觸動到了冉天的底線嗎?
“哈哈哈,雖說如此,柱國一事還是關系重大,這件事就以后再慢慢商議吧。”
就當是開了一句微不足道的玩笑,司馬宏毫不在意,站起身來整理了下,因下跪皺起的衣擺,“周權啊,這次覲見說白了只是來慶賀陛下的平安無事,你那大膽的上奏,還是暫且先壓一壓,如何?”
周權沒有剛才暴露的樣子,“明白了。”
“那么陛下,前方戰事緊急,臣等告退。”
等到司馬宏一行人離開德陽殿,徹底走遠,殿內低著頭,咬緊牙關的眾人才再次開口。
沒有任何辯駁余地的慘敗,臉面盡失,司馬宏之心,路人皆知,但暫時沒有拿下他的辦法。
王堅情緒表現得最明顯,重重一拳轟在立柱上,立柱分毫未損,反而擦破了自己的拳頭,鮮血橫流。
劉以寧雖然臉上表情沒有表現出來什么,但也只是面上功夫而已。
只見劉以寧從龍椅上站起身來,回身一腳又一腳地踹在龍椅上。
要不是龍椅奢華巨大,可能真被劉以寧踹碎了。
無能狂怒,這就是主弱臣強的悲哀。
就是當著你的臉認罪,又能如何,敢治罪嗎?不但不敢還得主動給他找臺階下,司馬宏此舉擺明了是在告訴她,她劉以寧不過是一個傀儡,只能老老實實坐在上面任其擺布就可以了。
這龍椅就是個笑話,這皇位就是個笑話。
信義上前一把拉住劉以寧的胳膊,阻止了她繼續踹龍椅的行為,“朝會結束,走吧,去外面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殿外宮墻門樓上的僻靜處,信義俯瞰長安城內的繁華。
“哈哈哈哈,真是吃了一驚,那就是司馬宏嗎?真是想象不到的硬茬,給了你一個十足的下馬威呢。”
劉以寧面容僵硬,“早晚會有這一天,躲也躲不掉。”
信義側身坐在了城墻上,“哈哈哈哈,我還是第一次見你這副沮喪模樣。不過也難怪,要你性命的人在你面前說出那種話,還能平安無事。哈哈哈哈,真是慘敗中的慘敗。”
劉以寧臉上有些掛不住,干脆閉上眼不去看信義那副譏諷的表情,縱身一躍,站在了城墻邊上,“哼,感覺可笑就笑吧,這就是當今大漢皇帝的現狀了。”
信義收起了那副玩鬧的笑容,“敵人很強大。”
劉以寧:“沒錯,尤其是司馬宏的幾位心腹重臣。掌管律法的程文焱、掌管農業的郝孝水,掌管外交的郭禮,掌管軍事的周權,以及掌管交通城建的樊林,都不是易與之輩,還都占據著大漢廟堂之上的高位。但是真正難辦的是那家伙。率領他們的那個男人,司馬宏。”
信義:“看一眼就明白了,那家伙不是盞省油的燈,雖然是貴族出身,但是少有的精明強干,能在武帝時期評上柱國靠的可不是祖宗基業,而是自己的實力。”
劉以寧:“據說年輕的時候,司馬宏只是諾大司馬家中,一個偏遠的不能再偏遠的旁支庶出,他是先靠自己的能力得到武帝的認可,獲封柱國之后,才回到司馬家,殺盡自己同輩兄弟姐妹,整整二百五十七人,才登上司馬家家主之位。”
信義還是第一次聽到有關司馬宏的過往,心中對他的警戒值再次提升,“沒想到,他司馬宏還是個心狠手辣、城府極深的真家伙。”
劉以寧輕嘆一聲,望向遠處車水馬龍的長安街道,“雖然不想承認,我們的陣營,包括我這個領袖在內,能力都遠遠不如司馬宏。”
“喂,以寧,你不會喪失斗志了吧。”
“別開玩笑了,我可是大漢的皇帝,只有他這樣等級的人,才勉強有資格做我的對手!”
“哈哈哈,不愧是想要立下千古功名的圣君。”信義扭過身去,一同望向城中的繁忙的百姓,“還記得我跟你說過的話嗎?能獲得百姓認同的人才是皇帝。看到了嗎?我們眼前的長安城,一座有著兩百萬人口的大城市,而放眼天下,大漢的子民數以億計。在這億萬百姓的汪洋大海面前、士族、司馬宏、包括你我,都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朵浪花。誰能真正將百姓放在心中,誰就能獲得億萬百姓的支持,誰就能取得真正的勝利。我們可不能輸在這方面啊,以寧!”
“呼,沒想到又是你來安慰我。”劉以寧倚靠在城墻上,皺起的眉頭稍稍舒緩,“那你呢?下一步打算怎么做,作為護衛待在我身邊?衛尉的職位還空缺著,以你的能力和功績,足以勝任。”
信義想都沒想,搖頭拒絕道:“哈哈,以寧,你開玩笑的吧,尤其是準備實施賣官鬻爵的今天。天下人中誰知道我的能力呢?除了跟隨我們一路走來的那群人外,只有楊忠手下的一小撮士兵。你固然可以用皇帝的權限給予我九卿的高位,但是在外人看來,那就是當今陛下識人不明,任人唯親。”
“呵,官位你都不要。”劉以寧眼神微微黯淡,仿佛知道信義會拒絕,但又不想他離開,做著最后的挽留“非去不可嗎?”
信義將腰間的傳國玉璽還給劉以寧,“昨晚我們不是說好了嗎?這是計劃的一部分,我必須去。”
————
德陽殿內,冉天等非劉以寧派系的人紛紛離去,只剩下一群垂頭喪氣的謀臣、
山陽君還在給眾人訓話,提振士氣,“別垂頭喪氣的!就算對方實力遠勝我等,但也不能這樣灰心喪志,他們是我們必須打倒的敵人!”、
“……”
盡管山陽君在那邊慷慨陳詞,但收效平平。
不管怎么說,司馬家的虎臣都是身居要職的大人物,而他們這群人之中,山陽君目前那六品議郎,已經是所有人中官職最高的一位了。
聽到身后的腳步聲,王堅回頭望去,“楊忠?!還有陛下。信義怎么不在?”
劉以寧帶著本來應該重新關入大牢之中的楊忠出現在這里,與早上不同,這一次楊忠身上沒有佩戴任何鐐銬枷鎖,“放下過去的恩怨吧,從現在開始,楊忠將以朕的謀士身份與諸位共同努力。作為原御史派系的參謀與司馬宏對峙多年的他一定會派上用場,來吧重新站起來!”
司馬宏的到來,將保皇派從美夢中喚醒,展示出了雙方硬實力的巨大鴻溝,一度讓保皇派眾謀臣深受打擊,差點一蹶不振。
但是在劉以寧和信義的多方游說下,越來越多的中立派,反對司馬宏派系的人在利益驅使下,站在了他們這一邊,這件事反而成為了讓劉以寧陣營大幅變貌的契機,心中各懷鬼胎沒有將劉以寧等人放在眼里的丞相派系,暫時還沒有人發現對手的變化。
而另一邊,長安城東城墻郊外,信義換了套樸素的黑衣,背著赤霄劍,雙手抱頭,優哉游哉地漫步在國道上,身后跟著一位金發白皮戴面具拿把大號羽扇的小不點。
“喂,左然小丫頭,你跟著我干嘛?你不是想當官嗎?我記得以寧給你的是從四品——光祿大夫的高位吧,這都不滿足,一步登天哦?僅次于山陽君的派系二號人物,黎左然大人。”
“我的野心可不止光祿大夫的位置,司馬宏能當丞相,我就不能坐上丞相的高位嗎?”
信義比了比她的身高,沒發一言,但眼神已經說明了一切。
黎左然咬牙切齒,“我知道年齡、閱歷、能力我都不如司馬宏,還是個異國之人,陛下不可能讓我擔任丞相的高位,但如果我立下足夠大的功勞呢?”
“人還沒長大,野心倒不小,小心死在戰場上。”
黎左然翻了個白眼,她當然想一步登天,待在都城住豪宅享受當大官的美好生活。
但是信義怎么辦?
過往幾天的戰爭經歷,黎左然算是看明白了。
信義對于戰機的把握是頂級的,但卻是個連最基礎的后勤調度都沒弄明白的軍事白癡。
他一個人上戰場,獨自領軍,沒有山陽君或者自己幫他把控部隊,要不了多久就會死在戰場上。
她雖然看重自己的榮華富貴,但也是知恩圖報之輩。
她知道要不是信義舉薦、信任自己,自己可能早就已風白軍無名軍師黃偉的身份死在了孟功憤怒的錘下,怎么可能參加后來的作戰,統率軍隊立下大功。
“說起來,為什么這次出發一個兵卒都不帶。”
“如今的都城的守軍中,全是原竇恒派系的人,如今以寧重啟楊忠,如果不留下足夠可以信任的人手在身邊稀釋掉楊忠手中的兵力,我放心不下。畢竟昨天我們和他還在戰場上真刀真槍地拼殺,我們死了孟功、朱虎二人,楊匯手底下的三名得力助手也因我們而死。這可是血海深仇,我還不是很信任他。”
黎左然驚呼道:“那也不能一個人都不帶啊。就我們兩人去到陌生的地方,你是打算從步兵頭開始干起嗎?”
信義從懷中掏出一個信封,“放心吧,以寧走之前可是給了我一封推薦信。雖然不能混上什么高位,但是憑借我的爵位,混個曲軍候當當想來不成問題。”
黎左然面具孔洞中,露出懷疑的眼神,“真的會這么順利嗎?”
————
大約半個月之前,還是公子皓在位的時期,朝廷之上收到了壽龍將軍的戰事報告,新羅帝國近期在邊境的調度頻繁,雙方斥候之間斗爭激化,死傷驟增,新羅帝國可能收到了皇室內亂的消息,打算趁機謀取冀州。
到了劉以寧奪回長安城之時,壽龍將軍的預感已經應驗。
新羅帝國派兵十八萬直指位于冀州北方邊境的海興城。
海興城,位于大漢冀州北部邊疆之上,橫亙在黃草平原之間,北臨崇海,南依靠險峻的東平山脈,東面走出黃草平原就是新羅帝國前線軍事重鎮平壤城,是大漢專門建來抵御、警戒新羅帝國入侵的第一道門戶,
如今,新羅帝國從國內五十余城共計調兵二十萬,以平壤城為后勤原點,分三路進軍,準備一舉拿下海興城直抵冀州腹地。
然而此刻的大漢內部,皇室內亂剛剛結束,朝廷還未完全恢復運轉,短時間內根本抽調不出更多的人手馳援,不得已壽龍將軍只能從手頭部隊中留下少量人手警戒防區其他邊境,自己親率剩下的六萬大軍加上新增募的民兵鄉勇共計十萬,集結在海興城附近,迎戰新羅帝國。
兩軍相加,兵力規模接近驚人的三十萬,是劉以寧繼位以來所遭遇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而這也將是信義二人此行的目的地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