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激戰
- 大秦軍工:我的老板是贏政
- 愛抽白利群
- 2223字
- 2024-03-10 22:32:09
“全軍——列盾——!!!”
第一波交鋒就付出了近百名秦卒性命,趙佗當機立斷,立刻下令讓后續沖鋒的人有所準備。
自從少府提供了兩萬支突火槍之后,秦軍上下將領們都對這種神奇的武器進行了研究。
得出的答案是。
除了像郎中令蒙毅身穿的那種精鐵重甲,其它普發配制甲是無法正面抵擋住這種穿透性的威力的。
尤其是在大型正面交鋒戰場上。
太尉國尉繚曾調用一千死囚做過試驗,讓他們穿上秦軍最為普通的盔甲,然后令三千成制火槍隊進行輪番齊射。
短短二輪齊射下來,死囚們身上的盔甲就變的破破爛爛的了。
當然,人也沒能夠活下來,身上千瘡百孔全是窟窿洞。
對此少府給出的辦法是,將原本的盾牌制作標準再提高一個檔次,大小沒變但厚度足足升了一倍。
這樣的鐵疙瘩,才能完完全全防住鐵珠的穿透。
但防御力上去了,重量肯定是要劇增的,因此秦軍內部只能挑選出那些具備押纛資質的旗手,讓他們專門負責此類盾型。
沙場自古膂力最盛者扛纛,因為但凡將帥出戰,身旁一定會豎起帥旗,也就是“大纛”。
這是將帥指揮作戰的重要依仗,在行軍打仗的時候,士氣和軍心都是非常重要的,軍心一旦動搖,那就真的是不打也罷。
當戰爭打到混亂時,士卒們若是看不到自己的帥旗,心里一咯噔,自然就會以為己方大勢已去,就不會再有信心去拼命。
反之,若是只看到自家帥旗而不見敵軍帥旗之時,就會認為對方大將都倒下了,那不肯定穩贏?因此士氣大漲而戰斗力倍增。
說白了就是:大纛立,則軍心匯聚,穩如泰山;大纛倒,則軍心潰散,不堪一擊。
因此四大軍功內才會有奪旗這么一說。
也正因如此,凡是軍中扛纛者,無不是以一擋百的精銳中的精銳,個個膂力超凡,戰力驚人。
由他們來扛重盾,不僅穩如泰山且還能正常前進。
越軍們顯然沒料到秦軍居然會有如此準備,火槍隊立時失去了作用,那些子窠噼里啪啦打在厚盾上,僅是只能令秦軍腳步一頓。
然后繼續前進。
這個世界里,最早的“移動掩體”出現了,火槍手們就縮在盾陣后面,時不時露出槍管來放一槍。
反觀越軍那邊,或是為了視野更加寬闊,或是對自己手中的突火槍太過自信了。
除了一些機靈點的,會找鹿角(一種路障)什么的藏一下,多數人都還傻乎乎地愣在原地,成為了秦軍們的活靶子。
但秦軍此時也非常不好過。
凡事有利就有弊,那一字拉開的盾墻確實能擋住子窠,卻因行動還是過于緩慢,成為了炮陣的最佳目標。
天上還在不斷下著鐵雨,此時盾牌手們前進不是,后撤也不是。
只能眼睜睜看著鐵球砸在自己頭上,也不能亂得絲毫陣腳。
還是得用人命去填。
盾墻防線一出現缺口,后面就有人迅速替補上。
他們不是不害怕死亡,只是怕白死罷了。
眼下好不容易快推進到敵營前了,若是此時潰逃,不僅會把后背露給敵人,之前死去的弟兄們就白死了!
他們只能前進!不能后退!
無視耳邊轟鳴,縱使雙耳已被震聾出血,縱使稍不留神臉上就會濺滿身旁同袍的血肉,縱使腳下踏著的是尚且溫熱的自家兄弟尸首。
盾型就這么緩慢推進著,就好像無論越軍怎么開炮,都打不散他們的意志力般。
最終秦軍還是推進到了越營門口,這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接下來即將發生的,就是一邊倒的屠殺。
將敵人火力堵在門口之后,秦軍主力這邊才發起了總沖鋒。
先是騎兵上陣,左右騎軍各成方隊,在各自將領下發起了悍不畏死的沖鋒。
馬匹全部披著重甲,除了馬首耳目鼻和四蹄腹部之外,全身都嚴嚴實實包裹在“鐵皮罐”中,不求能硬抗突火槍正面射擊,只要能防住流彈即可。
盾型后面,早就有普通士卒蓄勢待發,蹲在地上用身體給盾牌作支撐,傾斜著搭靠在盾墻后面,形成一道供騎軍躍進的梯坡!
霎時間,守在越營門口的越軍們,只感覺好似老天爺讓白日提前收回去了般,視野一暗。
再眨眼就看見一頂頂寒光戟尖朝自己戳來!
多么輝煌壯麗的景色,但凡有人能旁觀,定也會受到感染心生豪邁壯舉之情來!
一排排騎兵整齊劃一,駕馭者身穿烏黑鎧甲,左手持韁、右手握戟,紛紛躍至半空,以無可睥睨之勢!
重重砸進越軍堆中!
越軍防線頓時被沖散,在這勢大力沉的沖擊之下,焉有完卵?
不僅如此,更有馬術佼佼者竟是配合胯下良馬,一下子躍的比誰都高!
直挺挺朝那城門撞去!
那數名騎兵再縱身一躍,踏著腳下配馬竟是直躍上那城樓!
大秦鐵騎!天下無敵!
姑且不論那些軍馬落下后,竟是通人性般能分辨敵友,揚起前蹄就朝越軍狠狠踩去。
那些躍上城的秦卒們,更是不約而同地朝著彼此方向殺去,勢必要匯合聚力,一道立下這陷陣之功!
至于能不能活下來?
他娘的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
死?
誰他媽的怕死啊?!
秦人尚武,大秦帝國更是優待武卒!這么多年來,已經不知道有多少人靠著行軍打仗,立下了赫赫戰功。
就算不幸戰死了,那么這個士卒的家眷也能平等繼承其爵位待遇!
比如說:一個士卒的爵位是上造,也就是二十軍功爵里面的第二級,那么,家屬在士卒陣亡之后,他的父親或者兒子、弟弟等男丁,便可繼續當上造之爵。
又或者說:有個秦人叫張三,他的父母不幸犯了秦法,每天吃著牢飯受著酷刑,妻兒則在別人家做奴隸,每天給地主家的傻兒子洗腳捶背還得受盡欺辱。
但只要張三能在戰場上拼死干掉敵軍兩個小長官,那么他的父母就會被釋放,妻兒也會擺脫掉奴隸的身份。
這就是當年商鞅變法之后,秦國戰力飆升,一舉碾壓六國的重大原因之一。
秦國不會給士卒們畫大餅,是真的只要“勤奮肯干”,就能翻身逆襲走上成功路。
待遇又好,戰死還有撫恤金,如此一來,秦軍怎能不成為一只虎狼之師?
“俺殺了四個了!”“俺七個了!”
那越營城墻之上,幾名驍勇善戰的秦卒真是殺出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就似乎越軍不是人一般,而是一個個會行走的軍功。
等著他們大把大把撈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