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完澡后,我來到二樓的書房,書房設在我們臥室的隔壁。這棟房子的舊房主把書房設在了一樓,陸九買下后。堅決要把書房設在二樓,他說這樣他晚上加班的時候,我在臥室想他了,有什么事了,喊一聲他就能聽到。
臥室和書房的家柜都是陸親自選的,隨了他的喜好。他喜歡寬大的雙人床,喜歡大大的木書桌,書桌上面的綠色復古臺燈是喜歡的。我陪他一起去的。
書房靠窗的角落里擺著一張扇型桌,靠著轉角。桌面上靜靜的放著陸九最愛的那部流聲機,旁邊放著一個滕編的碟片籃,是我給他挑的。籃里放著我們喜歡的唱片,還有些我珍藏的磁帶。
我挑了一張懷舊唱片,放進去,打開音樂。扶著桌子旁邊的一張單人沙發坐下。纏綿而沉醉的歌聲在寂靜的書房里緩緩響起。像情人的呼喚和呢喃鉆進了耳朵。眼前掠過無數個零零散散的畫面,都是與陸九在一起的。他的一顰一笑,
一首曲子放完后,我已經淚流滿面。
我起身站在高大的書柜前,我喜歡高大的書柜。在一面墻壁擺上滿意書。于是,陸九找了人專門打造了這面書柜。里面大部人的書是我,他的書不多。他不是不太愛看書。卻酷愛模型。書架上有幾格擺著摩托車的模型。有些是他小時候收藏的,有些是他自己后來買的。還有一些懷舊的海報。
我在書架下面的一排抽屜里找到了幾盤帶子,里面有一盤是我們結婚時婚慶公司做的錄影帶。我拿到客廳放映。盤腿坐在沙上,拿了個抱枕在懷中,一個人靜靜的看著我與陸九結婚時的錄像。看到他爬在床尾乖乖聽話的樣子想笑,看到他跪在地上給爸爸媽媽敬茶時的樣子想哭,我一邊看一邊流淚?;貞浵駴Q了堤的洪水,不斷涌上眼前。我和陸九的一切就好像發生在昨天。
錄像放完后,客廳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空氣涼涼的,心頭酸酸楚楚的。打量著若大的屋子,我們曾經的家,屋子里的每個角落都彌漫著陸九的身影,可是當我伸出手卻觸不到他,從指間穿梭而過的只有冰涼的空氣。
半糖第三天單槍匹馬的殺過來,我親自去機場接她的,當出租車停在家門口的時候,她徹底石化,睜著雙烏溜溜的大眼睜問我:“顧曉離,這真是你家?”
我們早已經熟了,她都是叫我名字不再叫網名,而半糖的真名真的就叫半糖,當初我一度懷疑她騙我,后來她把身份證亮給我看了,她確確實實姓余叫余半糖。
我掏出鑰匙打開門,指了指凌亂的院子,告訴她:“半糖,我可不是白給你住的,你得幫我干活,幫我整理院子?!?
半糖撇了撇嘴:“好哇,曉離,原來你對我早有預謀!”
我笑著把她的行李拖進了客廳。
接下來的幾天,半糖被逼給我做苦力,和我一起搬搬抬抬,鋤土種花,布置花園,我們四只手都磨起了火泡,終于把花園初步打理成了我想要的樣子,剩下的以后有空了再慢慢完善。
花園右角我采用了日式枯山水的風格,流水池缽,石子和假山。在另一邊以前裝修公司就給徹了一條彎彎曲曲的魚池,我往里面注滿了水,買了一些金魚放進去,種上了兩株荷花,幾株睡蓮。
在魚池上面鋪了一座小木橋,魚池兩邊的邊緣上種上兩排繡球。靠大廳的一個角落里擺了兩個花架,花架上種上了一堆多肉和擺了一些雜貨。圍墻周圍種了一些爬滕月季和百合種球,撒了一片向日葵的種子。還有一些草本花卉。留出了一塊空地種菜。還沒有買菜種,先用矮圍柵圍了起來,讓它顯得整齊些。
院門口立了個拱門,買了一棵月季大苗,和一棵風車茉莉。在院子鐵門外的墻壁上掛上了塊木牌子,在網上找賣家刻了兩個字:陸宅。
買了些夜燈插院子內的地里,有些掛在院墻上。一到晚上,這些電子燈自動亮,橘黃的燈光像一只只螢火蟲。照亮了院子,夜晚坐在院子里喝茶吹風,看天上的星晨,安然恬靜。
夜風清涼,院子中央的涼亭里,四面掛上了白紗,涼亭中央擺了一張矮茶幾,放著兩張蒲團,和一張藤條做的搖椅,茶幾上放著泡功夫茶的用具。茶幾旁邊擺放著一盆竹子和一盆蘭花,桌上放著一盆昌蒲。
半糖窩在搖椅上愜意的喝著茶,欣賞著我們兩人的杰作,不禁的贊嘆到:“曉離,我從來不知道我這么賢惠,這花園真漂亮!”
我倒了杯茶,滿意的點頭頭,微微一笑。抬頭望向夜空。情不自禁的想起陸九。陸九,此時,如果你在我身邊的話,多好!
回來這一周,我不是沒想過找黑哲他們,但是黑哲他們四個人的聯系方式和微信早已經被媽媽刪掉了,我這個人記性不好,他們幾個人的電話號碼我一個都沒記住,除了陸九的。我聯系了一次蕓蕓,間接的想向她打聽黑哲的電話。她說不記得了。與陳旭離婚后,為了忘記過去,他把與陳旭有關的所有人的聯系方式全刪了。除了我以外。
記得墨太太的房子也在這里,只不過不是同一個區。我去找過。但是鄰居告訴我,墨太太一家已經出國一年多了。
花園布置好后,我買了一張機票,去了一趟陸九建的那座商城:臻城購物中心。臻城建好后,這是我第一次過來。商場里所有的鋪面都開滿了,一幅生意興榮的景象,人流量很多。商場的規劃也很有條理,每層有每層的特色。我在商場里逗留了半天,數著來來往往人群,里面沒有一個是陸九。
呵呵,不禁自嘲的搖頭自嘲,想想是自己太傻了,有些人不是想遇就能遇見的。
陸九留給我的那筆錢我不想動。我問媽媽借錢,媽媽把當年陸九給的那筆十六萬八千八百八十八的禮金全部交給了我,她自己又貼了幾萬,給我湊了個整數二十萬,我自己只攢了十五萬,問小豪借了五萬,他東湊西湊給我湊足了五萬。我和半糖盤下了齊先生的那間工作室,開始了忙碌奔波的創業生活。
齊先生工作室之前的員工我們只留下了一位叫程虎的年青小伙子,是名攝影師,電腦技術也是一流。能身兼多職,干活能吃苦。他主要負責攝影和剪輯這塊的技術活。由于資金有限,其他人我們請不起。方案策劃和發掘客戶這一塊由我和半糖負責。
開業前,我去了一趟陳雯家看望陳雯,她在家照顧孩子,沒有工作,她問我能幫上什么忙嗎?工資多少無所謂,讓她有個事做就好,省得每天悶在家里無聊死了,于是陳雯也加入了工作室,她負責工作室的文職和后勤這塊。
在齊先生的幫助和大家的齊心協力下,一周后,我們的“愛來了文化傳媒”張于開張了!公司總共就四個人。每個人的工作量都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