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大俠
書名: 丞相不好了,反賊頭子是陛下作者名: 會裝死的熊本章字數: 1664字更新時間: 2024-03-17 00:05:35
少幫主走了,小師弟又回來了。
劉辯知道他剛才沒走,只是躲在一旁。剛才的談話,他也聽到了。
小師弟輕輕撫摸著墓碑,“我知道不該怪他們,畢竟我自己也沒做好,可我就是忍不住。”
他摸了摸后頸處的腫包,繼續道:“我剛上戰場,就被師兄打暈了,混在傷員堆里運了出來。可人家那些傷員都是缺胳膊少腿,我卻是連根頭發都沒少。你真不知道我醒過來時是什么感受。
“后來知道師兄死了,我真是內疚的恨不得自殺。師兄明明說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要師父尊重他的活法,可他憑什么就不尊重我的活法呢?”
他看著墓碑,仿佛能看見里面的人叉著腰沖他說:“你的活法,就是得聽我的。”
霸道且幼稚。
劉辯突然道:“你剛才對孔融說,你師兄不是為國為民的大俠。那你覺得,什么才是‘大俠’?”
“我不知道,甚至可能連我師兄自己都不知道。可能是仗劍江湖行俠仗義,可能是青衣怒馬神仙俠侶,可能是大碗吃肉大塊喝酒,也可能是快意恩仇,受萬人稱頌。好像都是,也好像都不是。所以,我想去找找看。”
劉辯輕輕點頭,道:“如果你找到了,有緣再見時,希望你能告訴我。”
劉辯對“大俠”這兩個字的認識,起初是建立在史書中“大俠郭解”這篇內容上的。
他一個深宮儲君,自然不會對普通的江湖游俠有什么認知。能讓他知道的,都是記載在史書上的人。而這些人,普遍都是對抗朝廷的惡霸豪強。
所以在劉辯的認知里,所謂的“大俠”就是目無法紀、挑釁皇權、為霸一方。
但郭晉讓他意識到,江湖遠比他想象中的要廣大、深遠。不是每個人都想當郭解那種大俠,或者說,這世上有不止一種“大俠”。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對江湖人就不應一律打擊,而應該團結其中可以團結的力量。
當然,劉辯不會因為這一件事就改變整個對江湖的方針,但他以后會去留心觀察。
“哦,對了,師兄臨去前,托給我一件事。我覺得我是做不到了。”
“什么事?”
“師兄說,等見到那個什么狗屁郭敬之后,替我給他一拳。”
劉辯點點頭,“記下了。”
因為時間倉促,郭晉的墓碑上還沒有來得及刻字。
劉辯手持木桿,龍飛鳳舞,刻下“大俠郭晉之墓”。
按理說,劉辯此舉有些逾越了,不過都是江湖女兒,也就沒計較什么。
只是小師弟不知道的是,劉辯這字一刻,便是御“筆”親封。等劉辯重新出現在世人眼中的時候,他師兄的大俠之名,必傳遍天下。
劉辯望著“大俠”二字,輕笑道:“都是我大漢英豪。”
小師弟走了,劉辯也走了。
只剩下那把戰刀,靜靜地躺在墳前,陪伴著它的主人。
……
對管亥降軍的整編很快完成。
這些人造孽不多,處理上自然也就可以適當寬宥。一萬降卒,或去或留,聽憑自愿。
北海久經烽亂,百廢待興,大片的土地荒蕪。孔融圈了幾塊地,愿意務農的,分發土地農具,連同家屬親眷,就地耕種。
只是未經批準,不得離開圈地地界,形同軟禁,賦稅上也要比尋常百姓沉重許多。
饒是如此,這些黃巾余黨也沒什么怨言。他們知道自己是戴罪之身,能不被清算就是好的。有地種有飯吃,也就不奢求太多。
而那些愿意繼續從軍的,劉辯整編后決定帶走,說是彌補水家此戰的損失。大致清點了一下,約有三千之眾。
其實按章程來說,管亥的降兵,應該是屬于北海的“戰利品”。但一來賊首不服,二來水家軍損失巨大,三來孔融自己也不想要他們,也就做了個順水人情。
至于此行的目的,儒圣刻刀,孔融也毫無拖沓的交了出來。
刻刀樸實無華,與一般的刻刀并無二致,只是更陳舊些。
縱使是以劉辯的城府,也忍不住勾起了嘴角。
從此之后,他的耐力將再上一個臺階。只要品級不高出他太多,任何人只要與他對掌,就會被吸走內力。敵方越打越弱,而自己卻越打越強,想想就很有趣。
紫云樓的防衛能力也會提升一個等級。尤其是修改書信的能力,甚至足以攪動天下風云。
不枉他勞心勞力了這么久。
刻刀交付后,兩人都默契的沒有提歸還日期。
孔融已經看出劉辯非池中物,況且對方為北海出生入死,功勛卓著,自己表現得太小氣了也不好。那既然借都借了,姿態上也就不妨大方些。
他倒不怕有借無還,圣人的傳承之物,不是想昧就昧得下的。這天底下除了皇帝,還沒人敢賴他孔家的東西。
除此之外,孔融還送了些錢糧馬匹,以示感謝。姿態做得如此之足,之前北海軍怯戰的罪過,也就被他免了個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