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忘年之交
- 諸天:開局迎娶王語嫣
- 草原一哥
- 2249字
- 2024-02-26 17:00:00
這一晚,為防李莫愁去而復(fù)返,眾人皆留宿在陸家莊客房之中。
郭靖正在夫婦探討女兒郭芙與楊過的婚事。
起初黃蓉自然是不答應(yīng)的,奈何夫君執(zhí)意如此,只好承諾:若將來?xiàng)钸^人品端正,她便同意此事。
郭靖滿心歡喜,心想:這孩子生得眉清目秀,有我教導(dǎo)他成人,他日必是一代大俠。
他卻不知,自己的“準(zhǔn)女婿”既不想做什么大俠,更不想娶他的寶貝女兒。
趁著眾人安寢之際,楊過早已悄然溜出莊外。
月光如洗。
他口中哼著小曲,漫步在太湖之畔。
腦中不時(shí)浮現(xiàn)出一張張小臉。
方才晚飯時(shí),一群孩子坐在一桌。
有長得如瓷娃娃一般的小郭芙、呆頭呆腦的武氏兄弟,還有陸家莊的小姐陸無雙、秀氣乖巧的表小姐程英......
楊過與這些人為伍,頓時(shí)想起那句“吃飯坐小孩那桌”,深以為恥。
另一桌的郭伯母巧笑倩兮,美目流盼,美艷之中帶著一絲狡黠之氣。
與李莫愁的嫵媚風(fēng)情相比,各有千秋,望之令人胃口大增。
只不過這鮮花開得再是嬌艷,也畢竟是旁人的。
即便拋開郭靖對他的那份深切關(guān)懷不談,只憑郭靖的為人,楊過便沒心思挖他的墻角。
此時(shí)他只想自由自在地浪跡江湖。
當(dāng)然了,若是有緣,也不介意與李莫愁聊上一聊。
正欲進(jìn)城之際,忽聞不遠(yuǎn)處傳來一陣凄美簫聲,心中一動,湊了過去。
月光下,只見一人身著青袍,立于湖畔,手按玉簫,緩緩吹奏。
陣陣簫聲回蕩于湖面之上,簫聲悠遠(yuǎn),如泣如訴。
楊過席地而坐,靜靜聽著。
一曲吹罷,青袍人轉(zhuǎn)過身來,只見他臉上全無表情,好似僵尸一般。
楊過見了,卻是微微一笑,輕輕頷首。
青袍人見這娃兒見了他這副面孔,竟不害怕,不禁微感好奇:
“你不怕我?”
楊過不答反問:
“你的簫聲凄涼蕭索,可是心中有放不下的事么?”
青袍人微一錯(cuò)愕,探手一拂,取下面具。
只見他面容清癯,長髯及胸,風(fēng)姿雋爽,瀟灑非凡。
“你這娃兒,竟也聽得懂老夫的簫聲,不錯(cuò)!”
他卻不知:楊過不僅聽得懂他的簫聲,便連他姓甚名誰、生平事跡,皆一清二楚。
此人名震江湖,正是黃蓉的父親,郭靖的岳父,昔年“天下五絕”之一,“東邪”黃藥師。
他性情孤僻,不喜熱鬧,是以女兒成婚后不久,便獨(dú)自離島,暢游江湖。
此時(shí)雖明知女兒、女婿就在陸家莊之中,卻也不愿與他們相見,只孤身漫步于太湖之畔,借簫聲緬懷亡妻。
這些事,楊過自然知曉。
“我也會吹簫,老兄,你要不要聽一聽?”
黃藥師聞言,微微一笑,他并不以對方這句“老兄”為忤,只是上下打量眼前的少年,心道你這乞兒只怕連飯都吃不飽,又怎會懂得樂理?
不過他一向行事不拘一格,索性便將手中玉簫遞了過來。
簫聲一起,黃藥師頓時(shí)一愣。
只覺簫聲婉轉(zhuǎn)流暢,溫柔纏綿,似包含著無窮的濃情蜜意。
曲終,楊過雖仍面帶笑容,眼中卻有淚光閃爍。
這一曲是昔年愛妾阿碧所作,此時(shí)吹奏,不由想起過去種種。
黃藥師心中詫異:
“這小乞兒不過十二三歲,如何能奏出這般情深意切之曲?”
略一思索后,開口問道:
“你師傅是誰?”
楊過搖頭嘆道:
“他老人家已故去多年。”
黃藥師略一點(diǎn)頭,與楊過一般席地而坐。
“此曲甚妙,更難得的是你小小年紀(jì),能奏出曲中精髓,著實(shí)難得。”
“此曲本應(yīng)有琴聲相和,可惜此處無琴。”
“哦?你還會撫琴么......”
一老一少,就這么聊了起來。
起初黃藥師只是對楊過頗感好奇,豈料越聊越是投機(jī)。
他一生所學(xué)之博,天下無人能出其右。
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奇門遁甲、琴棋書畫,乃至兵法韜略、農(nóng)商水利,樣樣精通。
卻不料眼前這十二三歲的小乞丐竟也甚是了得,無論談及任何領(lǐng)域,皆能對答如流,且言中不乏精妙之處。
一老一少,越聊越是投機(jī)。
楊過之所以能與這位奇人聊得這般投契,多虧了昔年無崖子的悉心教誨。
當(dāng)年他武功已是天下無敵,學(xué)無可學(xué),無崖子便將畢生雜學(xué)傾心傳授。
他本不想在此久留,但眼前的黃藥師風(fēng)度瀟灑,不由讓他想起故去的恩師,一時(shí)間大感親近。
一旁的黃藥師亦是喜悅至極。
他一生閱人無數(shù),卻從未遇到過有人博學(xué)至此。
只覺身旁坐著的不是個(gè)小小少年,而是自己的多年老友。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一聊就是兩個(gè)時(shí)辰。
黃藥師忽然話鋒一轉(zhuǎn):
“小兄弟,你師傅博學(xué)廣智,卻不知他武功如何?”
聊至此時(shí),他已對楊過的師傅欽佩不已,心知自己的諸般雜學(xué)固然能勝過楊過,卻也未必能勝過楊過的恩師。
欽佩之余,亦有了爭勝之念。
卻聽楊過嘆道:
“恩師身體殘疾,武功嘛......”
“可惜,可惜!”
不待楊過說完,黃藥師心中已有定論。
他心高氣傲,料想一個(gè)殘疾之人絕不會是武功高強(qiáng)之輩。
“小兄弟,江湖險(xiǎn)惡,你年紀(jì)尚小,不如我教你幾招功夫吧!”
話一出口,卻不料眼前的少年抬手摸了摸下巴,似乎很是猶豫。
“怎么,你瞧不上老夫的武功?”
楊過連忙道:
“豈敢?只怕黃老哥的武功太過高明,我學(xué)不會。”
黃藥師微一點(diǎn)頭,笑道:
“你不必多慮,我只傳你一套入門掌法,你學(xué)會了,行走江湖,便足以自保。”
說話間,后退幾步,雙手上下舞動:
“這套‘碧波掌法’要訣在于......”
才使了一招,便見楊過打了個(gè)哈欠,雙眼東瞧西看,顯然對他這套掌法毫無興趣。
黃藥師“嘶”地倒吸口氣,心道:
你這娃兒當(dāng)真不識好歹,若是旁人得我指點(diǎn),早已歡天喜地,跪下磕頭了,如今我好心教你,你卻這般不用心......
當(dāng)即耐著性子問道:
“你既不愿學(xué)掌法,想學(xué)什么?劍法?腿法?輕功?”
他身為一代宗師,卻因種種緣故,門下弟子凋零。
如今見了楊過,甚合心意,雖不曾動收徒之念,卻也想將生平絕技傳之一二。
豈知楊過左思右想,也沒想到什么值得學(xué)的功夫。
論掌法,他身懷天山六陽掌、降龍十八掌;
論指法,他身兼六脈神劍、一陽指,以及少林諸般絕學(xué);
論輕功,他的凌波微步天下無雙;
論劍法,那就更不用提了......
苦思冥想過后,干脆直言道:
“我沒什么想學(xué)的。”
見黃藥師一臉錯(cuò)愕,他展顏笑道:
“黃老哥,若你尚有閑暇,小子倒有一事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