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朗陵之戰(zhàn)(二)
- 三國:誰說穿越簡單的?
- 幽湖.小筑.居
- 2159字
- 2024-05-16 19:55:01
典韋這個閻王一路砍殺,直奔中軍大帳而去,身后留下一地的零碎。
然而何家兄弟早就組織起了數(shù)百精銳黃巾力士嚴(yán)陣以待,見典韋如同瘋虎一般沖來,一群人也不客氣,舉起刀槍圍了過去。
曾經(jīng)追殺過管亥的秦飛,張軍和徐沛跟在典韋身后,見典韋遇險,招呼一聲附近兄弟,各自提刀殺入人群。
舞動鐵戟的典韋雖然瘋,但是也分得清敵我,見有兄弟來援,提醒道:“這幫狗賊是精銳,你們?nèi)水?dāng)心。”
秦飛他們早就看出這些人武藝不凡,背靠背舞動鋼刀,直面殺來的敵軍。
戰(zhàn)了約莫十幾分鐘,越來越多的少年們加入,數(shù)百黃巾力士被斬殺大半,其余也退守何家兄弟身旁。
典韋喘著粗氣,右手鐵戟一指何家兄弟:“某家典韋,狗賊,敢戰(zhàn)否?”
何曼見典韋渾身浴血,猶如地獄里爬出的惡鬼,又看到遠(yuǎn)處自家兵馬被殺的四處逃竄,不敢上前。
何儀卻是咬牙喊道:“兄弟們,一起上,不要給他休息的機(jī)會!”鼓起勇氣提刀上前。
徐晃這會兒已經(jīng)把營寨殺了個對穿,點燃了一路的營帳,策馬提刀向著中軍大帳沖來。
正好看見何儀帶著許多士兵沖向典韋。
怕自己出聲提醒導(dǎo)致典韋分心,刀面狠狠的拍了幾下胯下戰(zhàn)馬,直奔何曼而去。
“賊將受死!”
大刀揮舞間,連同何曼一起,劈倒三人,徐晃翻身下馬,棄了手中大刀,從腰間抽出佩刀,直奔何儀后方。
何儀聽見后方慘叫,扭頭看見自己弟弟被一小將砍翻在地,目眥欲裂,再不管典韋,揮刀殺奔徐晃而去。
戰(zhàn)不幾合,徐晃一刀劈死何儀,配合典韋殺散了這群黃巾力士。
兩分鐘后,徐晃縱馬敵營,手中長刀挑著何儀首級,四處大喊:“賊將何儀授首,降者免死!”
一時間營內(nèi)所有少年紛紛附和,聲震四方。
寨內(nèi)黃巾士卒看到大勢已去,或奪路而逃,或跪地乞降,無力再戰(zhàn)。
天空已經(jīng)亮起微光,黃巾營寨內(nèi)大火也早就熄滅,只剩一些燃燒過后的木頭上還飄著裊裊青煙。
徐晃把何儀,何曼首級掛在馬上,四處巡視押解俘虜。
典韋跟在他身邊嘴里嘟嘟囔囔的譴責(zé)著他搶人頭的不道德行為。
劉星和賈詡率縣兵趕到,幫著一同押解俘虜。
忙活了大半天,劉星這才得到幾處戰(zhàn)場具體的戰(zhàn)報。
這一戰(zhàn),徐晃部戰(zhàn)死十一人,重傷四十,輕傷三百四十五人,斬敵八千,俘虜四千。
北門,戰(zhàn)死一百七十人,重傷六十,輕傷六百,斬敵三千,俘虜六百。
南門,戰(zhàn)死一百九十,重傷六十七,輕傷五百,斬敵兩千七,俘虜九百。
賈詡聽了戰(zhàn)報:“主公,此戰(zhàn)大勝,我軍陣亡不足四百,破敵三萬大軍,當(dāng)犒賞三軍。”
劉星點頭:“文和,雖大勝,但我軍戰(zhàn)損不小,這樣吧,留下輕重傷員在朗陵縣城養(yǎng)傷,死者就地掩埋,按照登記信息發(fā)放撫恤。同時,此處戰(zhàn)事已定,逃散的黃巾不足為慮,咱們要盡快回軍,還有東面和東南的兩支黃巾虎視眈眈呢。”
于是,兩天之后,留下輕重傷員在朗陵養(yǎng)傷,劉星率剩余的三千多人馬押解八千多俘虜向汝南疾行。
......
雒陽,朝堂之上。
大將軍何進(jìn)出列:“啟奏陛下,朗陵大捷!汝南太守劉鵬舉,盡起城內(nèi)五千大軍,在朗陵城下一戰(zhàn)剿滅何儀,何曼部。斬首一萬三千七百余人,俘虜五千五百人,賊首何儀,何曼被其麾下大將徐晃陣斬。”
劉宏大喜,命張讓取來戰(zhàn)報,翻來覆去的看了兩遍才:“戰(zhàn)死三百七十一,重傷一百六十七,輕傷一千四百四十五?這個劉鵬舉,真是讓朕歡喜啊。眾位卿家,我當(dāng)如何封賞?”
這時,何進(jìn)想到了自己受贈的那萬貫銅錢,啟奏到:“陛下,這劉星曾說他與皇室遠(yuǎn)親劉繇有親屬之實,如此看來其也有一些天家血脈,不如遣人查證,若為真,那便賜下宗親身份,以歸其心?”
劉宏立即明白何進(jìn)的意思,這年頭宗室之人還少嗎?這就是不要錢的封賞啊,當(dāng)即命太尉楊彪詳查。
那楊彪也是心思活躍的人,一聽這話,就有數(shù)了,皇帝這擺明了是不想出錢,還查個錘子,于是應(yīng)了下來。
果然,五日之后早朝,楊彪出列:“啟奏陛下,臣命人多方查證,汝南太守劉鵬舉,乃是劉輿表兄劉哲之孫,這劉輿乃是劉岱和劉繇的父親,從此處來論,那劉鵬舉當(dāng)為劉岱,劉繇的子侄輩,比之陛下要矮上一輩。”
劉宏聽了很滿意,管你劉星是不是宗親,安上了身份再說,這楊彪是個人才,以后可以重用。
結(jié)果兩日后,剛抵達(dá)汝南的劉星就接到了來自雒陽的圣旨,其中大概意思就是皇帝聽說你是宗親,特意讓太尉楊彪去核實了一下,最后只查到了你是劉輿表兄劉哲的后人,現(xiàn)在讓你把族譜送去雒陽,編入宗室序列之內(nèi)。
劉星本以為皇帝看他在汝南艱苦,哪怕不給錢起碼也給些甲胄輜重吧,哪曾想一張大餅拍下,給他坐實了宗親身份,至于族譜?呵呵,誰在意呢?反正皇帝給他背書,誰還敢否認(rèn)他的身份?
于是,懂事的劉星艱難的“東拼西湊”出17936貫銅錢,交給了傳旨太監(jiān),并一路遣人護(hù)送他回京,同時讓賈詡寫了一份奏折。
“臣劉星感念天子為祖上正名,愿頃所有家資獻(xiàn)給陛下......”
太守府書房內(nèi),賈詡對劉星說道:“大人,你這一手玩的著實讓在下大開眼界,就連捐入內(nèi)庫的錢都是有整有零的,陛下看了必定對你好感倍增啊。”
“不這樣,怎能表明我的忠心呢?”
戲忠在邊上笑著說:“太守大人是不是忘記了族譜之事?”
“族譜能有什么事,我沒見過我爺爺,父親也沒說過,從我記事起,家中只有老娘一人,只知道我父名為劉琨。”
一頓胡編亂造,戲忠在一旁聽的那叫一個心驚肉跳,還能這么玩?皇帝找你要族譜,你說沒有?你是不是在逗我?
劉星看戲忠那副表情,不在意的擺擺手:“志才多率了,皇帝要坐實我的身份而已,你幫我寫個折子,就說我自幼被母親撫養(yǎng)長大,父親劉琨,母親劉張氏,十八歲那年家中遭賊,我只身逃往河?xùn)|。”
“這也行?”戲忠人都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