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飛速發展
- 三國:誰說穿越簡單的?
- 幽湖.小筑.居
- 2093字
- 2024-05-09 23:47:51
把荀氏祖孫三人迎進院子,設下酒宴。
坐著舒服的椅子,看著端上來的一碟碟精美的菜肴,荀彧有些吃驚的問道:“鵬舉,志才,你們這小日子過的不錯啊,這些菜肴我見都沒見過,但是這香味......”
劉星心中暗想,你見過就怪了,這皮蛋豆腐,西紅柿炒雞蛋,紅燒排骨,東坡肉,清蒸河蟹,油燜大蝦,辣子雞,比你們那天天吃的煮菜可香多了。
打開兩壇驕陽,夏香在一旁伺候著倒酒。
劉星舉杯:“今日荀家祖孫三代前來寒舍,蓬蓽生輝,今日這酒,算是給三位接風了。”
沒辦法,這荀攸輩分小,稱呼荀彧叔父,而荀爽又是荀彧的叔父,祖孫三代沒毛病。
幾人舉杯共飲,然后吃菜。
這一吃可不要緊,香的荀家幾人運筷如飛,那叫一吃一個不吱聲。
劉星在一旁勸說:“諸位,慢點,不夠還有。”
荀彧也不顧有辱斯文了,上手一邊剝著大蝦一邊贊道:“早知鵬舉這有如此美味我早就來了,都怪我爹,非要等雒陽的消息。”
“那是叔父對我此前的言語還有懷疑,求證而已。”
荀爽咽下嘴里的東坡肉:“此番前來,不知鵬舉小友能否備齊三百車貨物?”
轉頭看向戲忠,只見他略一思索道:“三百車應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劉星皺眉:“咱們莊上的驕陽不夠吧。”
“東家,驕陽是不夠,可是咱們的精鹽,白糖,蚊香,豆油,煤爐,蜂窩煤可都能當作貨物出售吧。”
荀爽問道:“這豆油,煤爐和蜂窩煤又是何物?”
戲忠解釋道:“這豆油就是烹飪桌上菜品所用的油料,煤爐和蜂窩煤是一套的,用作冬日取暖,屆時我會遣匠人隨行,指導安裝。”
“為何還要遣匠人安裝呢?”
劉星接口回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如果不能妥善安裝,有中毒的風險,但是在他們的指導下就沒問題了。”
“原來如此。”
荀彧這時也解決掉了手里的大蝦:“鵬舉,這次我和公達打算在你莊上叨擾一些時日,方便嗎?”
“那自然是歡迎之至了,二位想待多久都行,只要不嫌鄉下地方簡陋就好。叔父不一起留下嗎?”
荀爽笑道:“我這把年紀就不和你們這些年輕人攪和了,商隊也需要有人主持。”
“那小子就不留叔父了。”
酒宴過后,荀爽訂下150車驕陽,共9000壇,百車食鹽共6000石,三車豆油,一車白糖,一車蚊香,剩下的全部都是煤爐和蜂窩煤。
扣除了糧食的費用,這一下就40000多貫的巨款入賬,讓劉星對這些豪門世家的財力又有了充分的認知。
同時這些錢也讓劉星對未來充滿了信心,要知道,這個年代的戰馬也才50-80貫之間,張遼手下一半的騎兵就有著落了,雖然不夠全員列裝的,但是輪流練習總是沒有問題的,何況這僅僅是一次交易而已。
荀爽帶著車隊離去之后,這邊劉星和戲忠充作向導,領著荀家叔侄參觀起了自己的莊園。
在劉星介紹土豆和玉米的時候,荀彧不禁驚呼道:“如此神物,若是傳揚開來,我大漢百姓當衣食無憂也。”
劉星趕忙道:“眼下這土豆還在育種階段,不足以傳揚各處,要想傳遍天下,還需數年之功。”
“那玉米呢?”
“玉米也要育種,總不能餓著自己人的肚皮吧。”
荀攸聽著荀彧和劉星的對話,眼中精芒閃現,看著遠處的莊園若有所思。
戲忠敏銳的發現了荀攸的異常,悄悄拉過他:“公達,可是有什么想法?”
“嗯,這劉鵬舉可不是一般人啊,我觀此人行事天馬行空,絕非甘于人后之人。”
“公達所言甚是,這莊上所有的人都是他從牙行買來,但是卻燒毀契書,一日三餐供應,甚至還有肉食,全莊上下對他莫不感恩戴德,手下3000少年護衛堪稱精銳,若披甲上陣,嘖嘖......”
荀攸:“志才與其接觸頗深,可曾探得其想法?”
“他曾斷言,兩年后三月至四月間,太平道必反,屆時朝廷無力鎮壓,會號召各地豪強,士族,官府募兵鎮壓叛亂,他想在那時趁勢而起,以軍功為主,錢財開路,捐下一官半職。”
荀攸在心中細細揣摩了一番:“好算計,各郡募兵鎮壓叛亂之后擁兵自重,他選一處州城或郡城為官,也算有了募兵權,屆時或征討不臣之官,或舉旗造反,皆在此人一念之間。”
這時,劉星轉頭看向兩人:“二位,在后面嘀嘀咕咕研究什么呢?這天都要黑了,你們不餓我可餓了,趕緊回府用飯吧。”
遠處荀攸,戲忠這才止住了話頭,快步跟上,朝莊園走去。
接下來的日子就有些平淡了。
劉星整日和荀家兄弟二人研討科學一事,給兩人灌輸了許多來自現代的理念,知識,讓這兩人愈加的佩服自己。
同時陳二牛手下的匠人們也成功研制出了黑板漆,火藥,水車,曲轅犁等物,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這時,荀家二人和戲忠才深深的感覺到了什么叫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對匠人這個平日里自己十分鄙視的職業產生了巨大的好感。
關羽的家人也在劉星的邀請之下住進了莊園,好吃好喝的供養著,為以后收服關羽做好了鋪墊。
張遼隊伍中的戰馬零零散散的購買了400余匹,高順,徐晃手下人的百煉鋼刀已然配齊。
這一日,荀家商隊又至。
帶隊的是荀彧的父親荀緄,依舊是三百架馬車。
招待一番之后,荀彧,荀攸二人前來辭行。
劉星率典韋帶人送出五十里,這才返回莊園,讓荀家二人頗為感動。
回到莊子,戲忠:“東家,可是對這荀家二人起了招攬之心?”
“那是自然,文若和公達二人皆是世間罕有的大才,得此二人,太平道叛亂我定然無憂。”
“文若?你說的可是荀彧那小子?他眼下還未及冠吧,怎會有表字?”戲忠疑惑。
我艸,說禿嚕嘴了,劉星心中暗惱自己嘴瓢。
“嗯,我猜的,不如志才拭目以待,看我猜的準不準?”
“東家,這卜算之術還是少用,書上說泄露天機者容易早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