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蒸蒸日上的莊園
- 三國:誰說穿越簡單的?
- 幽湖.小筑.居
- 2082字
- 2024-05-09 21:17:09
次日一早,劉星帶人來到戲忠家里,把所有的藏書搬上車,直接出了穎陰縣城,甚至連小院的押金都沒找牙行退。
出了穎陰,兵分兩路,一路是典韋帶了幾名少年前去接自家老母,自己則馬不停蹄的朝家中趕去。
眼下已經臨近七月中旬,不著急不行啊,家里還有許多事情等著他去開展呢。
回程路上,太平道的傳道之人比比皆是,甚至有些人死皮賴臉的跟著車隊,就為了宣揚他們的“教義”,這讓劉星很是惱火,打又打不得,趕又趕不走,屬實讓人討厭。
畢竟這些人沒造反之前的確有官府承認的身份,自己總不能明目張膽的在官道上殺人吧。
最后就連戲忠都看出了一絲不對的苗頭,對劉星說道:“東家,這太平道有些過分了,若是以后官府不加以節制,恐釀成大禍。”
劉星對戲忠的稱呼很是無語,這稱呼從出穎陰就開始喊上了,連帶著徐晃和護衛的少年也跟著喊,在勸說無果之后,他也就聽之任之了。
“志才,你說的沒錯,當天下太平之際,這些傳教之人沒有什么,但若是國家陷入災難,百姓食不果腹之時,有人振臂一呼,真的會形成一股洪流。”
“那東家為何不上報朝廷,由朝廷定奪此事?”
“呵呵,這種事情出力不討好,若朝廷置之不理,我豈不是得罪了這些太平道傳教之人,若是無事發生還好,一旦有事,那我勢必首當其沖。”
戲忠還想再說些什么,徐晃拍了下他的肩膀:“東家早有謀劃,你以為我們千里迢迢去請你回河東教書干啥。”
“徐晃,你小子少說兩句能死啊。”見徐晃無意間道破自己的籌劃,劉星不悅的斥責。
徐晃也意識道自己說錯話了,縮了縮脖子,跳下了馬車,躲到了隊伍后方。
戲忠盯著劉星:“原來公子之前所說教授學生都是托辭,快些停車,忠要回去。”
“志才,其實我請你出山教授學生是真的,根據我的推斷,這太平道兩年之內必反,眼下我只是提前做些準備罷了。”
“眼下你也是一介布衣,如何提前做準備?難道說你還能平亂不成?”
“只要志才兄答應助我,那我便把我的計劃全盤托出,如何?”
戲忠目光閃爍,好一會兒才吐出四個字:“愿聞其詳。”
“首先,太平道聲勢已成,無論如何都會對朝廷造成一定的影響,我已暗中用護院之名訓練了三千少年,同時并州刺史張懿張大人也答應會援我2000套兵甲。”
“其次,若是太平道反,必將席卷天下,我朝隨有強兵,但是四方討賊的情況下肯定力有不殆,那么必定會號召各地豪強,士族,官府各自募兵剿滅叛黨,屆時就是我們的機會。”
戲忠接著話題:“你的意思是借助剿滅叛黨之功來獲取朝廷的官職?”
“志才猜對了一半,我打算雙管齊下,功勞是要拿,但是官職卻要靠買,眼下朝廷在西園賣官,所有官職需先付錢才能上任,所以剿匪的功績只能算是敲門磚而已。”
“那為何不直接買官?按東家的財力買個一郡太守想來不難吧。”
“是不難,可是如此一來名聲就壞了,直接買官和有了功績后為了官職不得已付錢是兩回事。”
戲忠玩味的看向劉星:“東家,你這野心不小啊,若是真如你所說,真有叛亂發生,朝廷下令各地官員募兵,那么剿滅亂黨之后崛起的各方勢力朝廷該如何應對?怕是東家看上的是這個機會吧。”
“哈哈哈,志才兄果然看出來了,就是不知你愿不愿意與我一同并肩呢?”
“不愿!”
“為何不愿?”
“不愿做亂臣賊子。”
“志才,你莫要忘了,我也有天家血脈,朝廷若在,我不會反,但若是有人把持朝政,我取而代之又有何妨?”
戲忠愣住,還能這么玩的嗎?這天下有漢室血脈的人沒十萬也有八萬,人人都和你一樣那還了得。
但是劉星哪里肯給他拒絕的機會,一把攬在他的肩頭:
“眼下一切皆為猜測,當不得真,若是真到了那么一天,你再考慮去留也不遲。”
“希望東家能言而有信吧。”
......
半月后,劉星率眾返回了莊園。
陳家兄弟,張遼,高順,徐晃,戲忠,還有夏香,秋香兩個侍女齊聚一堂。
先是陳家兄弟匯報:“公子,眼下莊園建設已經基本完工,糧倉之中已經存糧10萬石,這些都是上好的梁米,花去差不多7000貫。另外,土豆已經收獲,19株土豆一共收獲土豆260余顆,現已全部育種種下,眼下已經有1400多株土豆苗了。”
“玉米,西紅柿,辣椒的種植呢?”
“玉米距成熟還需一段時日,西紅柿已經結果,少量已經成熟,辣椒已經采摘一茬了,正在晾曬之中。”
張遼這邊:“我麾下千人隊已經裝配好弓箭,日常訓練之余也在鍛煉射術,半數之人能五十步內射中目標,另外半數可射百步。”
高順:“我麾下千人隊在匠人們的支持下已配備百煉鋼刀400余把,年前應該能全部列裝,眼下以訓練戰士們的體能為主。”
秋香:“眼下莊子里除去花銷盈余錢財13711貫,人口3791人,一月到期后離去16人,其中農戶9人,少年7人,缺口已經由二牛在牙行補足。”
夏香:“目前養殖豬133頭,羊214只,雞鴨各千余只,產出的蛋全部供給給了護院隊改善伙食。”
“那些豬騸過沒有?”
“已經全部按照公子的吩咐,除了種豬全部騸過了。”
聽著手下人的匯報,劉星轉頭看向戲忠:“志才,你可信這是我用3月時間發展起來的莊子?”
“雖不信,但是眼見為實,東家大才。”
清了清嗓子,劉星一指戲忠:“戲忠,字志才,今后就是咱們莊上的教書先生兼管家了,以后3隊護衛軍的少年輪流在下午來院中聽戲先生授課。”
戲忠連忙推脫道:“這管家一事戲某可做不來。”
“志才,這秋香一個小女子都能做得,你做不得?就這么說定了,由秋香輔佐你,這個家就交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