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父母的話說,這個孩子說什么都不聽,要把人氣死。用黛苗的話說,孩子多了,總會有一個不聽話的。
黛蕓遺傳了父母身體素質的優點,不像除了炎宇外的孩子從小這生點病,那生點病。臉也生得好看,她有糟糕的今天,全是作的。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一生倥傯,半世伶娉。但不能全算是個壞人。
黛蕓一出生,奶奶見她是個女孩,便要賣了她。黛蕓父親接過孩子一看,粉嘟嘟的小臉看化了父親的心,奶奶見她生得好看便留下了她。但那段還不記事的日子聽她的母親說并不好。那時候母親缺少奶水,黛蕓吃著奶粉長大,奶奶因為黛蕓母親沒生出個兒子,在月子里不幫忙帶孩子就算了,連燉好的玉米排骨都要和孩子搶,搶過后好吃的營養的都塞嘴里,剩下的扔給黛蕓。黛蕓母親氣不過她的瞧不起,在黛蕓還沒一歲時又懷了一個。這回是個男孩,便是炎宇。
姐姐和弟弟集萬千寵愛長大,夾在中間的黛蕓,性格慢慢奇了怪了。黛蕓記得即使到了高中,他和父親坐在一張桌子吃飯,也可以好幾個月不講一講句話。對母親的印象,她那時候只剩下蠻不講理,畸形的生長環境讓她變得那樣的不懂事,看不到父母的付出。
她的心思很清朗。她可以把自己關在房間一本一本地把書啃下去,不論周圍怎么吵,不論電視的聲音開得多么大聲。身邊有很多男生喜歡她,她也絲毫不受到影響,拿到的第一分情書是一個外地學校寄來的信封,初期她居然能天真到以為是不是自己成績好,有好學校來找她。當她打開看完后,臉紅到天靈蓋,看的時候手都不自覺抖起來了。這是轉學的同桌寄給她的,她在同桌的橡皮擦上給他取了個外號。她把情書撕成了碎片,一部分扔到了家外的垃圾堆,但是她想萬一別人撿起來拼湊了怎么辦,又把另一堆扔到了更遠的地方,即使是這樣,還是心驚膽戰了許久。她沒什么惡意,只是怕,便做了這樣低智商的事情,讓人匪夷所思的想法和事情。她便是這樣的單純,害怕,傲慢,讓人難以理解。在她高考結束后,她再次收到了同桌寄來的禮物,那天她喝醉了,抱著那個娃娃,內心帶著陽光。
不論她的成績多好,長得多漂亮,都掩蓋不了她的自卑,但又自負,兩個極端的性格纏繞著她。初中時她第一次自己有了喜歡的男生,是看第一眼就喜歡的男生,走廊初見時,抬起頭看到他,眼里便只剩下光了。但她不敢說。哪怕周圍都是肯定她的聲音,哪怕班上的混子明確地告訴她,她是成績好的學生里數一數二漂亮的,她也不敢說,只敢悄悄喜歡。她不敢和長得帥一點的人玩,害怕別人覺得她丑。上課回答問題,即使答得很好,坐下后贏得滿堂喝彩,她也會滿臉通紅。
到了高中,她和一個婦女之友成了朋友。在他面前,黛蕓變得很自信,他不好看但也不生氣。黛蕓那時候脾氣暴躁,但是她也害怕任何一個會生氣的人。黛蕓還是那么自卑,別人給她的情書,她都會以為是別人放錯了地方。每天和“婦女之友”廝混。這讓對喜歡“婦女之友”的人心生嫌隙,討厭她。而這人,不能說是好人。在黛蕓接下來的人生悲劇里,他有脫不了的干系。他總會自以為是地給黛蕓出很多餿主意,黛蕓是個沒主見的,他說什么,便聽什么。高考成績放榜,因為這人的餿主意,黛蕓不聽父母和周圍人的勸告,愣是去了一個偏門專業偏門學校,說得難聽點,高考分數白考,不如有一門不去考,上這個學校讀這個專業也夠。
一眨眼畢了業。“婦女之友”抓住一個單位內女生的大腿,火速甩了黛蕓。此刻的黛蕓才第一次有了大夢初醒的感覺。那是人生真正的第一次成長。
進入社會后,因為學校和專業,黛蕓不斷碰壁,她的心慢慢變硬,那個一讀大學,不去學生會也要去志愿者協會的黛蕓,有時候想起,她自己也有些陌生。但她一路走,一路學著原諒,一路學著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