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太祖軍隊編制
- 紙上談兵歷史紀
- 蔚貓
- 2570字
- 2024-12-14 11:28:42
氣氛劍拔弩張之際,隨著王悅呵斥眾人退下,又將王甫尋出追問主使者。甫拒不供出濮陽徇,然隨王悅心知肚明,亦只能裝作不知,將王甫當面杖責三十,以儆效尤。衛亦尋出其侄方秦,仗其三十,喝退眾人。
悅臨前敞言道:“今日非項劉鴻門之會,吾與賢弟亦非暗敵爾!”衛欣然道:“兄之言,弟之意也!”
隨即衛領王悅入朝面見獻帝,帝拜王悅為大司馬大將軍、領涼州刺史封秦侯。方乾衛為征東大將軍、領并州刺史封趙侯。二人共同掌權,把持朝政,一日朝會之時。司徒王允,太尉楊彪,李遜之子尚書李淵聯名上書:
“托陛下洪福!自繼位以來,雖有董卓之禍、幸甚有大司馬及征東大將軍平亂監國,如今司隸安定,一無戰亂、二無盜匪、百姓夜不閉戶,感激涕零。然今雖然京畿安定,可經過歷代先帝數十年之間宦官外戚弄權后,中央失去號召力,國家名為一統,實則分裂,多有諸侯地方豪強割據一方,稱王稱霸,實為天下之不幸,望陛下體恤各州郡百姓,出兵伐之,以安天下,中興大漢!”
帝覽畢,未敢發言,謂視二人。衛行禮道:“此等大事,陛下定奪即可!”悅附議。帝謂王允曰:“卿指國家分裂,諸侯并起,可有列舉乎?”
允答道:“今天下,僅有司隸,涼,雍、并三州為陛下所掌。其一有割據豫州潁川郡的荀攸,其二有割據汝南的前起義軍首領劉岱、龔都。其三有東平的張邈,其四陳留的孔軸,其五東郡的程昱,其六鄴城的許攸,其七魏郡的韓馥,其八中山的盜賊領袖—薛拓,其九清河的起義軍首領—顧仿,其十巨鹿黃天教眾的聚集地首領—張角。其十一薊州的劉虞,其十二右北平的公孫瓚,其十三渤海的袁紹,其十四徐州的陶謙,其十五北海的孔融,其十六泰山賊臧霸,其十七東萊的海賊首領韓戩,其十八淮南的袁術,其十九吳郡的嚴白虎,其二十會稽的華歆,其二十一廬江的陸康,其二十二長沙的孫堅,其二十三荊州的劉表,其二十四揚州的劉繇,其二十五交州的士燮,其二十六漢中的張魯,其二十七益州的劉焉,其二十八南中的孟純,其二十九河內太守王匡。”
一時間,帝與群臣皆驚,天下已經分裂如此。允補充道,此還是為目前可知情況,尚不知可有新起勢力及未知勢力與少數民族勢力未能統計。少獻帝泣曰,歷代先祖傳之基業于朕竟所剩無幾,如之奈何。車騎將軍董承進言表示,此為多位先帝時期所致,非陛下之過,若能收服分裂,重歸一同,則猶中興也!可帝表示分裂諸侯如此之多,如何是好。侍中荀彧回道:“可發布檄文招安,并讓朝中大臣及有族中,好友,舊識為割據者皆可前往勸說,此乃先禮后兵,若其歸附則不允伐之,先伐不歸附者,逐一擊破。”荀彧表示,自己當率先前往潁川說荀攸歸附大漢。帝大喜,依荀彧之策行之。
果然荀攸歸降,并帶上了潁川郡守的璽綬及其潁川士族來投,另外東郡的程昱也率家族來投,但也有像袁紹這類名為歸附,實不交權者,更有劉岱,龔都,孔軸這般公然叫囂不知死活的諸侯。方乾衛率兵親征,起兵五萬,先討陳留的孔軸。先來講解一下此時太祖軍隊的編制,時年已經是漢獻帝建安三年。太祖方乾衛已經有了五萬人馬,衛將部隊編為了三軍、兩營、四部。我把它先概括出來再講是那些人當職,好看懂一點。三軍分別是,前軍(1.3萬人)中軍(1.2萬人)后軍(1萬人)。兩營分別是無畏營、敘府兵(也叫敘府營),分別是6千人。四部分別是晉陽兵、太原兵、雁門兵、蒲州兵。沒錯,三軍為主要作戰部隊,兩營是方乾衛的王牌精銳部隊,四部是守要并州各地以備不時之需的地方駐軍。三軍分別設最高行政長官—將軍(文官設長史,軍師各一人),分別下轄四名校尉,一正一副以防陣亡,刺殺(文官設議郎,從事郎,參軍,參謀各兩人),校尉下轄十部,也就是兩營二十部,特殊加強營更多,設軍司馬,雜號司馬共二十人(文官設曹緣吏、祭酒、假司馬等職約莫五十余人)兩曲為一部,一曲為五百人,設曲長,曲長下轄屯、隊、什夫長、五夫長等。還有臨時職位,臨時雜號將軍按情況而定。基本上就如同這樣部署。他們分別對應的主要統帥和文官分別是。
【前軍】
主將:前將軍—郭祚
校尉:領軍校尉—南習武
奮軍校尉—南習云
長水校尉—張楊
都軍校尉—馬騰
軍師—公輸鶴
長史—魯愈
議郎—岑純
參軍—司馬秀
參謀—龔和
【中軍】
主將:右將軍方虎
校尉:鎮軍校尉:方旭
定軍校尉:方秦
撫軍校尉:方信
武軍校尉、玉統
軍師、蔣贛
長史、虞忌
議郎、岑純
參軍、嚴休
參謀、馮泰
【后軍】
主將:后將軍、方能
校尉:破虜校尉、李齊
甲胄校尉、李楚
環刀校尉、李靜
神擊校尉、李庶
軍師、魏恪
長史、玉子飏
議郎、方偃
參軍、丁何
參謀、趙龜茲(qiuci)
兩營:無畏營——這支部隊是跟隨方乾衛在西涼征戰的虎狼之軍,整支軍隊為騎兵,是方乾衛的王牌。無畏營最高行政長官為雜號將軍,下轄六位校尉六位軍司馬具體如下。
亢威將軍:虎衛中郎將—陸灌
先登校尉:南習狂
左軍校尉:高順
前軍校尉:張遼
右軍校尉:秦敘
后軍校尉:華雄
揚武校尉:徐榮
敘府兵是方乾衛集結了宗族,以及蜀中同鄉的嫡系部隊。同樣訓練成了精銳之精銳,全軍相比騎兵的無畏營,身為車步兵的敘府兵絲毫沒有遜色無畏營。其清一色的魚鱗鎧,腰胯環首刀,手持長矛,配備有弓,單兵均可做到持矛,拔刀,射箭,驅車的戰斗素養。配備戰車內藏有替換武器,也算是方乾衛一種下意識的偏袒,將大量資金投入打造的王牌軍隊。職位配置與無畏營基本一致。
敘府校尉:晉陽府令、左將軍—李周
此處敘府校尉對應雜號將軍,是軍中一把手。但李周只是名為一把手,并不過問軍事,實則由下面兩位校尉執行。
平北校尉:程漓
平南校尉:吳凌
平西校尉:
平東校尉:
安東校尉:
安西校尉:
敘府兵暫時只由這三人掌管,可見方乾衛對其統帥極為苛刻,將李周安置在自己的嫡系王牌部隊做一把手,一來是表示對李周傾盡所有相助的感謝,二來也是暗示將李氏拉攏為自己人。
大致編制如此,并不是絕對固定,可根據當時情況靈活調整人選,但主要最高統帥基本不變,除了方乾衛基本上要親征統帥中軍外,基本上其他主將都是親自掌兵協助方乾衛作戰。
郭祚抵達陳留城下,令部下馬騰上前叫陣。孔軸命大將王鳳出城迎戰,戰不過十數合,王鳳敵不過敗走。郭祚見士氣高漲,下令攻城,馬騰身先士卒沖鋒,可陳留城高池深,久不能克,馬騰還身中數箭。郭祚見此下令撤兵先行安營扎寨。
方乾衛統率中軍前來,召眾將士升帳而議。郭祚氣憤:“孔軸小兒,縮首于城中,不與之交戰,氣甚吾也!”衛安撫道:“曾吾在西涼受阻于酒泉時,情形何其艱難數倍,尚能破敵,何懼孔軸,只需如此如此。”郭祚聞言大喜,遂出營部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