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DSGE模型的中國貨幣政策效應分析
- 王秀麗
- 999字
- 2024-02-05 16:14:09
第四節 主要貢獻
本書詳細梳理了DSGE模型的發展脈絡和發展現狀,為今后有志于使用該模型進行研究的人員提供了有益的補充資料。本書在梳理DSGE模型的文獻綜述時以五個脈絡展開。第一個脈絡是介紹DSGE模型的理論淵源,將DSGE模型的發展置于歷史高度,有益于讀者從發展角度看待DSGE模型。第二個脈絡是介紹DSGE模型的特色——波動性的根源,DSGE模型中波動是將不確定理論合理地鑲嵌進來的偉大創新。第三個脈絡是介紹當今世界上各國中央銀行應用DSGE模型的現狀,通過這些介紹,可以看出DSGE模型已經成為眾多央行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作為一種重要的實證工具,如何將理論模型應用于實證分析也是眾多研究者所關心的問題之一。第四個脈絡就是介紹DSGE模型計量方法的發展。第五個脈絡就是介紹DSGE模型在我國的研究和應用現狀。
針對不同經濟哲學,貨幣政策發展出很多不同理論。伯南克說貨幣政策的效果一般而言是1%的貢獻在于一個好的貨幣政策目標,而99%的效果則取決于貨幣政策的實施方面。本文的文獻綜述將梳理貨幣政策實施過程中遇到的一個重要問題即央行獨立性問題,這個問題直接影響中央銀行政策實施效果;另外,貨幣政策操作原則、貨幣政策操作工具等與貨幣政策實施有關的現實問題,也是本次文獻梳理的重點。
另外,本書詳細介紹了DSGE模型的實施過程,從模型中行為主體的設定到模型非線性差分系統的建立,從模型的穩態求解到模型的線性化。對于數據和模型的匹配問題,本書詳細介紹了數據的季節調整、去勢以及差分過程。最后介紹了估計模型的兩種重要方法——校準和貝葉斯估計。
實證研究是主要內容,主要模擬和分析了貨幣政策制定中所遇到的四個方面問題。第一,在外匯結售匯制度下,國際收支順差如何影響國內經濟表現。第二,比較價格型貨幣政策和數量型貨幣政策表現,探討選擇什么樣的工具對經濟的正效應更強。第三,探討相機抉擇的貨幣政策和基于規則的貨幣政策在應對波動時的經濟表現。引起經濟波動的根源很多,針對不同類型波動源,貨幣政策部門應當采取不同應對方案。本書對技術創新導致的波動和流動性偏好帶來的波動進行模擬,比較傳統的貨幣政策規則和相機抉擇的貨幣政策規則的經濟效益,提出貨幣政策制定當局應該如何應對不同波動源帶來的波動。該方案的實施需要中央銀行高效的信息搜集能力,而這種能力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有存在的可能。第四,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存在協同效應和不存在協同效應的比較,探討了中國當前財政政策主導的情況下,貨幣政策發揮作用的余地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