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相認
- 魂穿年代:教育要從別人家娃開始
- 羽溢臣
- 2006字
- 2023-12-11 18:00:00
看著這大駝背李知青就想給他正回來,“趙嬸兒,我是咱們小學的李知青,今年新來的,來咱們家家訪,咱們學?;径急患以L過,您別緊張,這是正常流程?!崩钪啻舐曊f道,也是說給周圍人聽的。這樣就打消大家過來八卦的想法,周圍人多多少少都被家訪過了,還以為都訪完了,和著還漏掉一個。
周圍愛八卦的一聽家訪,之前沒見過,還去瞅瞅熱鬧,后來跟著去了幾家后發(fā)現(xiàn),說的話都大差不差,連跟的欲望都沒有了。主要是她們家訪的時候都是看孩子從放學回家到家長回來前都干啥,然后跟家長說的也大差不差。盡管李知青她們自認為側(cè)重點和說話方式都不一樣,但是聽八卦的人可以自主屏蔽掉聽不懂的,剩下能聽懂的就差不太多了。但是她們家訪的時間選的不好,聽一次就晚做一次飯。家里那口子基本上都是不愛聽八卦的,所以就會耽誤家人吃飯。次數(shù)多了就會吵架。而家里有兒媳婦的,都是兒媳婦做飯。到?jīng)]有耽誤全家人吃飯了,就是自己回家飯剩的不多,基本上比往天吃的都少。所以才能讓李知青一說要家訪,這些個聽八卦的都覺得沒意思,過了勁兒的八卦有吃飯大嗎?就都散了。
打消了周圍人來聽八卦的想法才能好好說話嘛。
趙嬸子“我不識字啊,你們要不等會,孩他爹一會就從地里回來了。”說完還看看屋里的掛鐘。走訪了這些家,也就趙家看到了一個掛鐘。趙嬸子是確定家里人還有一刻鐘就回來的。
家里人因為她是小腳不便走路所以沒有讓她下地干活兒。而且大兒媳婦去年剛生了趙家下一代的長女,所以平時她要做完自家事情還要過去幫一下忙的。
在趙家是沒有重男輕女的說法的,因為趙家人丁單薄趙嬸子生的比較多而已,趙大叔以及往上幾代都是單傳了,所以趙家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寶貝的。而且趙嬸子的長子沒有成年就沒了,所以剩下的孩子也都精管著養(yǎng)育的。
因為天氣還好,屋子里做過晚飯,多少要比室外熱,所以李知青又從屋里出來了。趙嬸子就給兩個姑娘各自倒了兩杯水。也不能晾著兩個孩子所以將屋里做好的飯鍋開點縫,這樣不使飯菜變色也能保溫,將灶下的火撤出來續(xù)到西屋,讓孩子們晚上睡的炕不至于燙人也不會太涼讓孩子們做下病。
然后出屋跟兩個小姑娘說話。這邊廖姨知道李知青是來認親的所以借口去園子里看菜的遠離了說話的人?!袄钪嗄銈兛粗昙o不大啊?”
“嗯,我今年十五周歲,十六毛歲?!崩钪嘁仓磊w嬸子就是為了不晾著她。奶奶說過這個嬸子姑奶奶最開始是看不上的。還是因為嬸子家人丁興旺才點的頭。要不嬸子家原先再大戶都是比不上石家的。而且還是駝背。姑奶奶在世的時候估計嬸子沒少受氣。
石玲琳其實最開始穿過來還挺迷茫的,后來來扼圖佳也是因為五姨她們找的她家譜找出的這么個遠房親戚。她也沒想到,這是她曾經(jīng)看好的一個沒有考中她研究生的學生老家。那孩子曾經(jīng)說過重來一次一定攪合黃了她姥姥家人所有人的親事……既然她來了還跟這家沾親帶故的就讓她來完成學生的夢想吧!盡管她不明白她怎么從幾千年后來到好幾千年前還能跟自己多少都能搭上關(guān)系。
“這么小,你還沒我二閨女大呢,你可比她懂事多了。”這個年代家長都謙虛的過分。
“趙嬸子別這么說,我可趕不上,我除了能夠教書別的啥也干不了,秋收結(jié)束之后我生生在炕上躺了兩天?!?
“你沒干過活,正常,你是當老師也能下地干活,我們是只能下地干活別的不會?!?
“您二兒子現(xiàn)在也是就下地呢嗎?”李知青覺得還是別互相恭維了,說點正事吧。
“嗯呢,本來他聰明所以這些年就跳級學的,也能給家里省點學費。我們不讓他今年中考,到底去了。這不他覺得自己考上了,但是我們沒查到他名。他就消沉到現(xiàn)在了。我們讓他再復讀一年他也不肯??沙钊??!壁w嬸子提起自己二兒子就惋惜,這是家里第一個上學的男丁。自然是重視的,他也不負所望。正常的文化課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回家還能刷婆婆留下的醫(yī)書。他是真愛這個。平時就愛往村里赤腳醫(yī)生邊上湊,老搗鼓一些花花草草。但是這幾個月,他像是丟魂了一般,就是下地上工,要不是他哥管記工分,人家給他記一分估計他也不嫌少……”
一提起二兒子她就揪心的不行,好話說盡,孩子就是不醒勁兒。趙嬸子一直吧啦吧啦說到趙大叔回來。
趙嬸子迎上去“他達(孩子他爹的意思),老師來家訪了。我聽不懂,你去吧?!比缓笏透鴰讉€孩子一塊兒卸車。
這個年頭兒家里自己養(yǎng)牲口不現(xiàn)實,這個車是人力的架子車。是趙叔想了設(shè)計方案自己做出來的。她們最開始是做的獨輪車,推著走要比扁擔省事,當時是木輪子,后來別人也這么做了,趙叔就換成膠皮的輪子了,再后來又換成了兩輪的人力架子車,為了方便推車人休息又加上了支撐的腿。再后來又加上了能套住牲口的功能,他們家的架子車始終保持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的狀態(tài)。
上工帶架子車去,車上裝上上山吃喝的東西、擦汗的布巾、上工的工具、各人的帽子、沿途撿的柴禾、豬草等雜七雜八的東西。
趙嬸子將東西都分門別類收好,幾個上山的孩子也抓緊打水將身上的塵土拍干凈然后洗頭洗臉。
趙大叔則收拾完自己過來見老師,李知青也趕緊站起來打招呼“表叔,您好,我本名族譜石家行五的華字輩石華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