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國營商店
書名: 重返1983浪潮之巔作者名: 木木愛吃辣本章字數(shù): 2007字更新時間: 2023-10-17 14:36:12
第二天一大早,江佑白便騎上了老江的二八大杠,向著市中心蹬去。
宇宙廠的位置雖然靠近郊區(qū),但現(xiàn)如今浮梁市區(qū)范圍還不大,十來分鐘便騎到了珠山路。
一路上零零星星已經(jīng)有不少小販擺起了地攤,還有郊區(qū)鄉(xiāng)下的農(nóng)民挑著早上新摘的菜在叫賣。
“改革春風吹滿地,吹滿地~”
江佑白不自覺地哼起了小曲兒。
這些人可都是改革開放的先驅(qū)啊,今天擺地攤,明天當老板,指不定哪天就成了“養(yǎng)豬大王”、“蔬菜大王”。
如果說后世的成功是7分靠打拼,3分靠關系。
那在這個階層還沒固化的年代,可以說是7分靠膽氣,3分靠運氣。
只要敢想、敢闖、敢試,走卒販夫皆是黑馬。
在珠山路轉(zhuǎn)悠了一圈,江佑白終于停下了腳步。
眼前巍峨聳立的浮梁飯店,被本地人親切地稱為“七層樓”,因為它真的有七層樓那么高。
這也是浮梁最高檔的標準二星級涉外旅游飯店,設計之初就配備了中央空調(diào),這規(guī)格,放眼全省那也是蝎子拉屎獨一份。
江佑白抬起手臂擦了擦汗甩到地上,八月的浮梁,早上9點的太陽就已經(jīng)熱辣得很了。
真想進去吹吹空調(diào)啊...
望梅止渴似地看了一眼飯店大堂,算了,還是先緊著正事。
兜里揣著50元巨款,江佑白邁著自信的步伐走進了浮梁飯店旁邊的國營商店。
此時的國營商店還是一副紅火的樣子,路邊的小商小販暫時還沖擊不了它的地位。
將近一千平的大廳內(nèi),日用品區(qū)占了大部分位置,一排排的玻璃柜里擺放著琳瑯滿目的商品。
除了手表、衣服、搪瓷茶缸這些小物件,后面的墻柜上還有大件的縫紉機、收音機。
江佑白好奇地探頭問道:“同志,請問縫紉機多少錢?”
售貨員是個大叔,還挺熱心,“飛人牌的130元,蝴蝶牌的160元,小伙子結(jié)婚用?”
“還沒,就問問。”
江佑白咧嘴一笑,他只是想再確認下現(xiàn)在的物價水平,隨后也是忍不住感慨。
80年代結(jié)婚要“四大件”,俗稱“三轉(zhuǎn)一響”,手表、自行車、縫紉機還有收音機,相當于普通工人大半年的工資。
90年代結(jié)婚要“三大件”,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大概要一年多的工資。
再到后來,只要“兩件套”,房和車,卻是可能要普通人家6個錢包一輩子的工資才負擔得起。
看起來要的東西越來越少了,但成本可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也難怪年輕人都不想結(jié)婚了。
非不想也,實不能也。
穿過擁擠的日用品區(qū),江佑白在肉類區(qū)停了下來。
來買肉的人還不少,79年以后,各地的票證制度越來越松動,現(xiàn)在只有糧票和食用油票仍然統(tǒng)一管理供應。
豬肉、雞肉這些曾經(jīng)一個月都難得吃上一回的東西,也都逐漸上了尋常百姓家的餐桌。
“請問有新鮮雞腿嗎?”
磕著瓜子的中年大媽售貨員斜眼瞥了一眼江佑白,吐出瓜子皮:“沒有。”
好家伙,板子上擺著的不是雞腿么?當我眼瞎啊。
江佑白心中氣惱,但也沒表現(xiàn)出來,畢竟還得求人辦事。
這年頭,如果說國營大廠里的工作是銀飯碗,那國營商店的售貨員就是妥妥的金飯碗了,能在這兒上班的,都是沾親帶故有些背景的。
趁著左右無人,江佑白從袋里摸出來一瓶雅霜雪花膏,偷偷塞到售貨員手里。
“老家村子里來了一大幫親戚,想多弄點雞腿,給他們嘗嘗鮮。”
余光瞟了一下手里的雪花膏,大媽迅速推了回來,癟癟嘴:
“這玩意兒,我家里多得用不完。”
艸!
江佑白在心里暗罵了一聲,隨即又從翻出來一瓶皇后牌珍珠霜。
對不住了,趙素芬同志,為了咱家的發(fā)財大計,只能犧牲一下你的珍藏了。
看到包裝精美的珍珠霜,大媽眼神一亮。
“這是?”
“我大姨從滬市帶回來的化妝品,美容養(yǎng)顏,別說浮梁了,省城都買不到。”江佑白壓低聲音說道。
售貨員大媽滿意地點點頭,不動聲色地將珍珠霜收進抽屜里,一套動作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嗯,農(nóng)民兄弟難得進城,也應該享受一下改革開放的成果嘛,小伙子,你要多少個雞腿?”
江佑白滿臉堆笑,伸出手緩緩豎起五個拇指。
“五個?行,2角一個,一共是1元。”售貨員大媽站起身準備裝袋。
“欸欸,姐,不是五個,是五十個!”江佑白連忙擺擺手。
“五十個!?”售貨員一怔,語氣里流露出一絲不耐:“你這買得也太多了,店里每天也就供應的量也不多,都被你買了其他人不要買啦?”
得,明白了,得加錢。
對不住了,老江同志。
有些肉痛地掏出一包廬山牌香煙塞進大媽手里,“拿回去給姐夫抽,姐,幫幫忙。”
“咳,農(nóng)民兄弟胃口大,也是可以理解的嘛。你等會兒,我去多拿幾個紙袋。”
“好嘞,謝謝姐!”
江佑白松了一口氣,跟這些老油子打交道是真累,八百個心眼子,沒有一個是實心的。
不過也不能怪這些售貨員,現(xiàn)如今可沒有提成的說法,賣多賣少工資不變,換誰都會摸魚度日。
這些僵化的機制,在改革的浪潮下,終將被擊得粉碎。
抱著幾個裝得滿滿實實的紙袋,江佑白又買了一些醬油、米酒還有辣椒粉,心滿意足地離開了國營商店。
一共花了12元3角,還行,比自己預想的成本要少一些。
一邊啃著老冰棍兒,一邊慢悠悠蹬著二八大杠,車籃子里裝滿了今天的戰(zhàn)利品。
沒錯,小生意就從出攤開始。
至于賣什么,江佑白早就想好了,就賣上饒雞腿!
一想到后世每次坐火車經(jīng)過上饒站時,月臺上飄來那誘人的雞腿香味。
江佑白不自覺地咽了咽口水,腳下也蹬得賣力了幾分。
先定個小目標吧,3天賺他老江一個月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