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萬元戶!
- 重返1983浪潮之巔
- 木木愛吃辣
- 2096字
- 2023-10-22 21:21:31
見江佑白不說話,大鼻子老外也是有些急眼。
“我叫約瑟夫,是匈牙利大使館的參贊,這是我的證件。”大鼻子老外從口袋里掏出一本工作證攤開。
匈牙利啊,怪不得。
這幾年東歐兄弟們的日子可不好過,相繼陷入了經(jīng)濟危機的泥淖之中,老大哥自顧不暇,也沒辦法搭把手。
人心散咯,隊伍不好帶了。
老百姓飯都吃不飽,東歐國家的官僚們只顧著拼命撈錢。
等到戈大聰明上臺,再添幾把火,離那場震驚世界的劇變也要不了幾年了。
想到這兒,江佑白沉吟了片刻,緩緩說道。
“約瑟夫先生,我們還有差不多90套。”
“沒問題,我全都收掉。”約瑟夫眼睛一亮,一臉的熱切。
“那明天一早9點,還是在這個攤位。”江佑白咬咬牙,“青花瓷70元,粉彩瓷90元,釉里紅180元,錢貨兩清。”
秀水街雖然人多眼雜,但周圍荷槍實彈的衛(wèi)兵給了江佑白不小的安全感,在這里交易,也不怕約瑟夫耍什么花樣。
“好。”約瑟夫一口答應(yīng)下來,使館同事剛買的那套粉彩咖啡壺他問過價格了,而且品質(zhì)不錯,運到歐洲,應(yīng)該能賣個好價錢。
“年輕的先生,明天不見不散。”愿望達成的約瑟夫心情大好,右手在空中輕甩了兩圈,施了個禮便離開了攤位。
見老外走了,王躍東按捺不住問道:“全賣給這毛子啊?”
“估計也是個倒爺。”江佑白將牡丹花床單收好,“一次性把瓷器全清了是好事,咱們在這邊賣得太好,總歸有些惹眼。”
王躍東和趙磊聞言,看看了周邊攤販門可羅雀的樣子,也是深以為然。
一天賣了1千多外匯券,能不遭人眼紅么。
時間長了,指不定有什么幺蛾子。
三人收拾好,在招待所附近找了家東來順,直接讓老板上了10盤羊肉片。
江佑白找服務(wù)員要了兩頭蒜,夾起一片羊肉放進銅鍋,嘴里數(shù)了7秒就一把撈起來,沾上麻醬卷起一個蒜瓣就吃了下去。
痛快!
大把賺錢,大口吃肉,這才是這輩子該干的事兒。
“這大蒜還能生吃?”王躍東也是有些傻眼,他可以生吃小米辣,但大蒜還真沒試過,在浮梁從來沒見過這種吃法啊。
“你倆試試,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江佑白掰下兩片蒜瓣遞給王躍東和趙磊。
兩人有樣學樣,包上一片羊肉就吞了下去。
大蒜的辛辣,瞬間抵消了幾分肉的腥味和膩味,嚼起來確實更香了。
“牛逼啊小白。”王躍東吧唧著嘴,“又是烤雞腿,又是大蒜,你最近怎么整出來這么多新花樣?”
“多看報紙,多聽收音機,以后到了羊城更是一番新天地。”江佑白打了個哈哈。
吃得滿頭大汗的三人風卷殘云干掉了10盤羊肉,回到招待所踏踏實實睡到了天亮。
第二天一早,江佑白一行扛著幾個麻袋準時到了秀水北街。
昨天的攤位前,約瑟夫帶著幾個東歐人早已等候多時。
清點完瓷器,約瑟夫滿意一笑,從公文包里拿出厚厚一沓外匯券。
“一共8720元,你們可以數(shù)一數(shù)。”
接過外匯券當場點了起來,江佑白好奇地問道:“你打算怎么把這些瓷器運到歐洲,能繞開海關(guān)嗎?”
約瑟夫的臉上閃過一絲警惕,“我自然有我的路子,就像你有辦法弄來這些瓷器一樣。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是么?”
“呵呵,是我多言了。”確認好數(shù)目,江佑白伸出手,“合作愉快,約瑟夫先生。”
“合作愉快。”約瑟夫也伸出毛茸茸的大手,有些調(diào)皮地挑了挑眉,“按照你們對富豪的劃分,你也算是一名萬元戶了。”
“我在中國的任期月底就結(jié)束了,如果你還有這樣的瓷器,可以隨時來匈牙利大使館找我。”
招呼身邊幾個大漢扛起麻袋,約瑟夫最后對江佑白說道:“還是那句話,有多少我收多少。”
真是豪氣,看來這幾年倒騰買賣沒少掙。
果然啊,這個混亂的年代,只要能掌握信息差,手里1分的資源都能變現(xiàn)成10分。
江佑白暗自感慨。
送走約瑟夫,江佑白掏出一包紅塔山,托旁邊攤位的大叔幫忙找了一個靠譜的倒爺,談攏了價格后,將手里的外匯券按照1.5的比例,一股腦都換成人民幣,只留下了500外匯券。
看著倒爺從棕色拎包里拿出一捆又一捆的大團結(jié),江佑白眼珠子都瞪圓了。
這特娘的簡直就是一個移動的人型銀行!
不過想想倒也正常,這條街上但凡是有獨家貨源的,像那幾個賣絲綢的大姐,每天的收入肯定不會少,這些倒爺隨身帶著大筆的現(xiàn)金,就是想盡快吃下這些緊俏的外匯券。
而且,萬元戶在秀水街并不算什么,要知道,小小的一條秀水街,后來可是誕生了不少億萬富翁。
懷里抱著整整15捆大團結(jié),心情激蕩的江佑白看向同樣面色潮紅的王躍東和趙磊。
“躍東,表哥,你們一人一千,咱們先去把錢存起來,不然沒法帶回浮梁。”
王躍東人已經(jīng)麻了,這可是一千塊,差不多王建國一年的工資!夠自己好幾回老婆本了。
趙磊則是連連擺手,“表弟,我就是來幫忙的,這錢可不敢要,爹要知道我拿了你一千塊,非得打斷我的腿。”
“拿著吧,這樣的機會以后不會多了。”
江佑白心里跟明鏡似的,國人最擅長的就是模仿,全國又不是只有浮梁產(chǎn)瓷器。
自己這次在秀水街屬于是占了個先手,要不了多久,其他的商販就會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樣追逐跟風,總歸能搞到收瓷器的路子。
到時候就是價格戰(zhàn)的惡性競爭了,不可能再有這么高的利潤。
在攤主大叔指的方向,三人很快在日壇公園旁邊找到一家人民銀行。
這個時候的人民銀行還有存款業(yè)務(wù),直到明年,才會把經(jīng)營性業(yè)務(wù)剝離出來,愛存不存的工商銀行就是這樣成立的。
8月的正午陽光,明晃晃的,熱辣又刺眼。
江佑白從銀行走出來,看著手里鮮艷的存折,內(nèi)心不免有些澎湃。
他能真實地感覺到,時代的浪潮,正洶涌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