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安定下來幾天,族人就已經被江心島充沛的物產弄得樂不思蜀。
他們全然忘記了以前的駐地,都認為整個江心島是祖靈的恩賜。
至于顏曄將這個島稱作炎黃,他們也并不覺得有什么不一樣,純當聽了個新詞。
這很不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認為在江心島上安全就有了,食物就有了,這是一種很沒有遠見的觀念。
顏曄就發現,自打族人上島之后,白天飛行的鳥似乎少了。
這說明島上的鳥兒,總歸有一天會離開。
而其他獵物,則只有野兔、松鼠、老鼠、豪豬等小動物,連野豬都沒有,這表明大型動物都不喜歡這個地方。
或者說環境的承載力,使得大型動物更喜歡去河兩岸的林子里。
這進一步證明,江心島的承載能力其實不高,只能作為部落暫時過渡的地方。
安全性很高,但也不是那么高。
野人會水的比例應該很高,至少自己部落的青壯,十個里頭就有三四個會水。
假如有一個大部落下定決心要剿滅這座江心島上的人,那么狠狠心還是可以做到。
好在通過巫之口,顏曄了解到部落獵頭的情況,往往發生在世仇部落之間,對于其他部落,只要不侵入領地,那么就不會主動血祭祖靈。
這是一種恩怨分明的做法,同時也使得整個地區,不會連基本的狩獵活動都無法進行。
但一切都是妥協的結果!
顏曄強迫自己想了很多,覺得要壯大部落很難,他必須找到一個有效的手段,提出某種“綱領性”的口號,再使得口號成為信念,到最后信念就會指導野人的思想和實踐。
只是現在,除了吃飽飯這一件事以外,顏曄想不到更好的辦法。
“魚……%¥…很多了!”巫抓了幾天魚,河邊的陷阱越來越多,加上教會了他們叉魚,捕魚的效率正在慢慢上升。
積攢的魚干很多,巫憑借過去的經驗,覺得足夠族人吃很久,繼續抓下去的話,怕這些魚干會腐爛掉。
獵殺不絕!這是狩獵部落很樸素的一種觀念,對于農耕文明來說,儲備卻是最要緊的事!
顏曄搖頭,伸出八根手指,又折回四根道:“接下來只要一半人捕魚,捕魚不能停!”
巫會意后點頭,又將一個陶罐遞給顏曄。
這里頭是鐵沙,淺淺的一層,這是大半天的成果!
這些鐵沙的含鐵量很高,相信半個月的收獲,應該能打造一把三個手指寬的小刀子!
顏曄強迫自己更有耐心,有時候還必須考慮一些長遠的計劃,例如部落的糧食儲備,能不能撐到農業革命來臨。
看來即便是當個小部落的“王”,也是一件非常讓人費神的事。
而且他心里很害怕突然冒出一群野人,把這個小部落給滅了!
現在他們可以愉快的逃跑,但是有了稻子、水田之后呢?
想要在蠻荒時代獲得安全感,同樣需要“槍桿子”!部落必須快速擁有鐵器!
找鐵的方式也有很多,并非只有河中鐵沙一種。
加上要開啟農耕,顏曄決定親自去江心島的林子里轉一圈。
他剛表達這個想法,巫就讓狗腿子巴萬帶隊。會同其他青壯,一起簇擁著顏曄往林子里去。
準確來說,這不算一個林子,整個江心島才不到四千多畝,上頭的樹林呈現狹長的走向,靠近河的這邊,都沒有大樹。
顏曄之前沒有探索的欲望,駐地也刻意選擇在江心島下游端,這是為了遇襲的時候,可以直接快速的坐上竹筏跑路。
現在稍稍安定,他必須發揮一切主觀能動性來發掘可用的資源。
進入林子里,里頭的樹木異常的茂盛,有種遮天蔽日的感覺。
“停!”顏曄剛走進不到五十米,目光就被一片植株勾去。
他麻溜的跑過去,臉上帶著溫和的笑,這是一片野蔥,可以充當調味料。
他從巴萬手中拿過一把石刀,細細的刨起來,直到將這片野蔥連根帶泥的弄出來。
巴萬見狀,摘下一截野蔥聞了一下,表情有點不喜歡。
顏曄繼續往前走,時不時的鳥鳴聲,以及路上被丟棄的鳥窩,都說明部落這幾天的狩獵活動,讓不少鳥兒起了很強的警惕心。
唯一讓人欣慰的是,巴萬在這幾天,總算是抓到幾只活的小野雞。
只要馴服這幾只野雞,那么就不用擔心島上的飛禽跑光。
“停!”顏曄略帶驚喜的聲音再次響起。
眼前又出現一片植株————野生佩蘭!
這玩意氣味芳香,性平味辛,中醫拿來入藥,在沒有調味料的情況下,是不錯的調味品。
這些知識,都來自于顏曄看過的《赤腳醫生手冊》。
他再度走在前邊,沿途的植株都要細細觀察。
走到林子深處時,一棵巨大的松針樹讓顏曄停住了腳步。
蠻荒帶來的震撼讓他這個現代人第一次有了種靈魂被震撼的感覺,這棵松針樹宛如一把巨傘,看上去得要十個人才能合抱。
很難想象,這棵樹走過來多少的年頭。
在這棵樹的樹蔭下,幾乎再無樹木,只因陽光透不進來。
顏曄走過去,人類的渺小在樹前體現無疑,但只要人類愿意,這棵樹再怎么樣也會被砍倒。
“巴萬,今后不允許任何人傷害這棵樹!”顏曄摸了一把樹干,他覺得必須敬畏一下自然。
巴萬聽了個大概,會意后肯定的點了點頭。
青壯們都學著顏曄摸樹,因為他們在顏曄眼中,看到了虔誠。
假如愿意,完全可以說這是一棵神樹,并且讓這棵樹與人的存在打上某種意義,如此一來,肯定能夠忽悠不少野人。
但他不愿意,他只是在向蠻荒表達自己的敬意,對于任何其他生靈,他還是覺得人類有權取用。
繼續出發,不長的隊伍再度驚飛林子里的鳥。
“停!”
顏曄略帶驚喜的聲音又回蕩在林子里,假如他不懂科學的話,此刻真想高呼:祖靈庇護!
眼前是一灘棕色的黏泥!
顏曄用手把玩著這灘棕色黏泥,這是一個積水不深的小坑。
這種潮濕環境下,土壤中的鐵會通過一系列的沉積生化作用富集,起作用的是細菌。
棕色黏泥就是鐵銹菌菌落,出現的概率不低,前提是這個地區不是鐵礦資源極度匱乏的地方。
在土法找礦的冊子中,就有運用鐵細菌的屬性來找鐵礦石的方法,某些大礦周邊,甚至還能開發這種黏泥作為一種陶瓷資源。
顏曄用手將這些黏泥挖出來,放進族人的背簍里。
教會他們辨別之后,讓他們繼續探索。
圍繞這個小水坑,星羅分布著不少類似的黏泥。
這是長時間富集的成果,在中國的華中地區,甚至連新翻開的土壤都是棕紅色的。
但這并不意味著就有鐵礦,地殼中的鐵分布很廣,有開采價值的鐵礦很少,富鐵礦更少。
不過找到這些黏泥,至少能讓部落多幾把鐵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