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虎父犬子,李景隆
- 大明:別鬧了,我真的只是個廚子
- 御烽而行
- 2324字
- 2023-09-27 20:24:26
“來人!”
“屬下在!”
隨著紀綱的話落下,藏身在屋檐上的幾道黑影,如同鬼魅般飛掠到他的身前。
動作之快,身形之靈敏,比很多生活在叢林的豹子,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顯然這些黑衣護衛,都是身手不弱的練家子。
“速給北平府的陸劍鋒傳信,讓他將北平府的大小事情,用飛鴿與千里傳書的方式,每天三報送到京師。”
紀綱心里盡管十分疑惑,朱棣這條口諭背后隱藏的深意。
但他還是照著三寶太監的意思,向北平府的錦衣衛千戶統領,下達了每天三報的命令。
“是,大人。”
“等等......”
紀綱見這些黑衣護衛要走,想到今天這條口諭來的莫名其妙,不由得又將這些人給叫住了。
“再傳一道命令.....負責宮里情報的王成,因辦事不利,從千戶降至百戶。”
“順便給他帶一句話,若是再有這種讓本都措手不及,完全不明圣意的事情發生,就讓他自裁謝罪吧。”
“我錦衣衛不養廢物,無能之輩。”
“他做不好本都的耳目,下面有的是兄弟等著上位。”
紀綱是一個極為有野心的人。
這從他手里有了一點權勢,就敢跟永樂大帝這樣的馬上皇帝,玩指鹿為馬的把戲就可見一斑。
所以怎么可能容忍偌大個皇宮大內,出現這種讓自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的事情呢?
“是,大人!”
跟隨在紀綱身邊的黑衣護衛,都是他訓練出來的死士。
因此他們心中即便清楚,紀綱的這條命令有些大逆不道,卻依舊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質疑。
恭敬的抱拳領命之后,就紛紛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
“百官排班,上朝......!”
大明朝的早朝,遠比秦宇想象的還要早。
東方的天際,剛浮現一抹魚肚白的時候。
朝參官們的吆喝聲,就從金鑾殿里面遠遠傳了出來。
“咚嗡......咚嗡......”
隨著朝參官的聲音落下,金水橋這邊悠揚洪亮的鐘聲,也在這一刻敲響了起來。
肅立在大殿之外,靜靜等候的文武百官,按品階的大小分成兩班,開始井然有序的上朝。
“國公爺,今天上朝你可一定要上奏陛下,說寶鈔嚴重貶值市面流通困難,很多地方都不愿意收它的問題。”
“不然咱們這些做將軍的,可真就沒法和底下的兄弟們交代了。”
大明排班入朝的順序,第一批先是由武官進金鑾殿的。
所以被朱棣加封左柱國,太子太師,憑借著一人之力,硬是把朱允炆坑死的李景隆,自然是當仁不讓走在隊伍的最前面。
而同樣是跟朱元璋打天下,開國一脈將領鄭用之子。
現在的永樂新貴武安侯鄭享,對李景隆這個廢物卻很是不屑。
見對方昂首挺胸,一副百官之首的模樣。
于是,忍不住故意刁難道。
大明從洪武年間開始,就肆意印刷寶鈔。
朝廷根本就沒有想過,怎么去回籠印發下去的寶鈔。
到了朱允炆當皇帝的四年,又是戰火連天,跟朱棣打得難舍難分。
所印的寶鈔,更是不知凡幾。
導致寶鈔的購買力度,一降再降。
現在一貫錢的寶鈔(一千文),到市場去消費連兩百文,都沒有人愿意收這東西。
如此大明所有官員等于變相的,憑空降低了五倍的俸祿。
這種情況對俸祿原本就不多,且又沒什么來錢渠道的武官們,簡直就是一種折磨!
像李景隆,鄭享這種大明公侯,倒是還能勉強咬牙支撐。
可是對底下俸祿少的可憐,全家老小都等著這些錢,活命的底層將領與官員,那就是一場災難。
而且,若沒有好的辦法解決這個難題,很可能這場災難還會持續變大,直至整個大明的金融體系徹底崩塌!
“寶鈔貶值一事,實非一朝一夕,所能解決的事情。”
“我聽戶部尚書郁新,戶部左侍郎夏元吉,戶部右侍郎劉文郁,他們已經在商討解決的辦法,想來用不了多久應該就會有結果了。”
李隆基聞言,當即搖頭拒絕。
他只是沒多少軍事才能,卻不是一個沒腦子的蠢貨。
不然也沒法實現憑借一人之力,就帶崩整個建文王朝的戰績。
讓朱允炆搭進去五十萬大軍,以及全部的后勤補給之后,又傾盡所有再給他籌集六十萬大軍禍害。
寶鈔貶值這種事情,要上奏也是御史言官,與戶部官員的職責。
自己一個不受待見,靠著搞笑才活下來的小丑。
去狗咬耗子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那豈不是茅廁里面點燈找死嗎?
他李景隆才不會這么傻呢。
“武安侯,寶鈔貶值的事情,我也聽家里的人時常抱怨,本以為不是什么大事。”
“真的已經到了影響底下兄弟們,生存的程度了嗎?”
走在李景隆身后,靖難四公之一。
戰功第一,最受朱棣信任,性子耿直的岐國公邱福聞言,當即便忍不住皺紋問道。
“回岐國公,底下兄弟確實怨聲載道,但還沒到動搖我大明國本的地步。”
“我想著李太師位居咱們大明武將之首,應該早些為我大明江山社稷未雨綢繆,所以才建議他向陛下上奏此事。”
靖難四公,張玉,陳亨二人,是屬于死后追封的爵位。
朱能雖為國公,但論起戰功來,卻遠不及邱福。
之所以會被朱棣敕封國公,跟張武其實沒多少區別,主要還是沾了是朱棣心腹的光。
因此整個永樂王朝勛貴圈子里面,大家都是不約而同以邱福馬首是瞻的。
就連朱棣他自己,也曾不止一次說,邱福是靖難第一功臣。
所以面對曹國公李景隆的時候,鄭享可以完全不當一回事。
但是在聽到岐國公邱福的詢問時,卻不敢再用那種陰陽怪氣的語氣跟對方說話。
他連忙恭敬的拱手見禮后,如實說出了自己的心里想法,竟是一點面子也不給李景隆留。
“哈哈......”
成國公朱能,泰寧侯陳珪,保安侯孟善,鎮遠候顧成等,一眾靖難勛貴們聽到武安侯鄭享的話,全都紛紛失聲笑了起來。
就連邱福都忍不住,嘴角一陣抽搐。
“肅靜!肅靜!”
“金鑾殿不準喧嘩!”
手拿鞭條監察百官禮儀的朝參官見狀,連忙揮動自己手里的鞭子抽得啪啪作響。
當然......
面對邱福,朱能,鄭享,陳珪,顧成,這些永樂朝新晉的公侯們,他是絕對不敢用鞭子抽打他們的。
于是,只能往給朱棣與大明百官當猴耍,活成了一個笑話的李景隆身上招呼。
“......”
鞭子一下又一下,重重抽打在李景隆身上。
打得這位大明朝的太師,武官之首的曹國公,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可是即便如此,面對羞辱他的鄭享與朝參官,卻是依舊連一句狠話也不敢說。
見到李景隆這慫包樣子,永樂朝的一眾新貴們,笑得自然是更加歡樂了。
直到后面的文官進了金鑾殿,這些人才停止了對李景隆的羞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