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起不來!真的起不來!
- 大明:教朱標(biāo)造反,老朱樂瘋了?
- 真喝不下了
- 2401字
- 2023-10-23 12:17:49
然而面對朱元璋之言,劉伯溫卻是微微皺眉。
很明顯,哪怕是聰明如他,卻也有些不愿意相信朱元璋所說的事實。
“陛下,怎么會如此呢?昨日之時,那趙澈言辭懇切;且我昨日看這寧懸縣,秩序井然,繁華異常,便是比之應(yīng)天亦不遑多讓。”
“如此短的時間,他能將治下的寧懸縣從一個臨海貧弱之縣,變成如今的繁華之所;必是勤于政事,又如何會是懶惰之人呢?”
朱元璋咂吧著嘴。
看著面前的劉伯溫,就像是看到了那天的自己。
“陛下,今臣思之,此事宜早不宜遲,宜從速而不可從緩啊。”
朱元璋挑了挑眉。
得,又是一個不見黃河心不死的主。
不過朱元璋也知道,實在是趙澈那先入為主的形象實在是太過唬人了。
一個身懷大才的后世之人,但誰又能知道,他本質(zhì)上卻是一個憊懶成性的市井無賴呢?
朱元璋倒是無所謂。
畢竟新朝廷的組建,同樣也是他心之所系。能早一點時間建成,他便少一絲顧慮。
不多時,朱元璋便是換上了衣服。
連帶著將朱標(biāo)從房間里直接揪了出來,三人隨同一起前往趙澈的府邸。
至于馬皇后和朱英嬈,畢竟時候還早,朱元璋一行也就沒有帶上她們兩人。
不久之后。
躊躇滿志的劉伯溫跟上了欲言又止的朱氏父子,就已經(jīng)趕到了政務(wù)大廳的后院。
很快。
熟悉的老管家,臉上帶著熟悉的歉意解釋道:“三位老爺,實在是不好意思。你們來得也太早了,大人他又沒有起來。”
劉伯溫:“(⊙?⊙)?”
朱元璋、朱標(biāo):“╮(╯▽╰)╭”
劉伯溫整個人都不好了。
平日里在應(yīng)天上朝的時候,這個點他們都已經(jīng)聚集在紫禁城準(zhǔn)備點卯了。
都這個點了,趙澈居然還沒有起來!?
神色有些尷尬的望向一旁。
他劉伯溫運(yùn)籌帷幄,為朱元璋決勝千里之外,奪得天下,幾乎算得上是算無遺策了。
沒有想到,如今卻在一件小事之上,栽了跟頭。
一旁,朱元璋挑著眉頭,調(diào)笑道:“我早說了,這小子懶惰成風(fēng),老劉你還非不信。”
這邊。
老管家依舊是在賠笑著勸說道:“三位老爺還是再回去休息吧,等大人醒了,小人再去知會三位也不遲。”
劉伯溫看著逐漸初升隱隱露出霞光的太陽,試探性的問道:“都快要卯時了,說不定趙大人也該醒了。”
“不然……我們就再等上一……”
話音未落。
“等!?等個屁!”
“要等你等,咱可不陪你在這兒浪費時間。”
“這小子,每日都要睡到午時不可,你愿意等你一人等他便是。”
劉伯溫瞬間傻眼了。
“午時?”
“這……”
朱元璋撇了撇嘴,這才哪到哪兒呢。
“那小子可是說了,在他們后世,想他那樣年紀(jì)的年輕人,睡到午時?那不過只是尋常,便是末時才醒,也是大有人在。”
一瞬間。
劉伯溫只感覺心里某樣?xùn)|西跟鏡子一樣的破裂了
昨日初見得趙澈的時候。
雖然感覺趙澈的性格古怪了些,甚至可以說是有些離經(jīng)叛道。
但是劉伯溫并未在意。
畢竟這身負(fù)大才之人,有所怪癖,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昨日在趙澈的影響之下,他所以為的后世,乃是人人如龍。
像趙澈這樣的青年人,也必定是朝氣蓬勃,不懼艱辛,勤學(xué)苦練。
否則,又怎么會弄出像核彈、航空母艦?zāi)菢訆Z天地之造化的神物?
但如今再一見……
配合著朱元璋的言語,讓這位智謀無雙的劉伯溫,第一次開始懷疑起了人生。
“青年人當(dāng)如初升旭日,朝氣蓬勃。正在興旺之時,怎可松散懈怠!?”
當(dāng)下,劉伯溫便是望向老管家,是匆匆道:“此刻正是成就豐功偉業(yè)之時,時不我待失不再來,還請老丈稟告趙大人,以正業(yè)為重啊!”
獨剩下一旁的老管家,一臉的尷尬。
正欲解釋些什么。
洗漱完畢的趙澈滿面春風(fēng),便是匆匆而來:“英嬈妹妹……為兄昨日疲于處理要務(wù),起得遲了一些,有失遠(yuǎn)迎,還請妹妹……”
話說到一半。
看著站在門外的三個男人,東瞧西看了半天,也并沒有發(fā)現(xiàn)朱英嬈的身影。
所以,趙澈臉上的笑容瞬間垮掉,整個人仿佛被抽干了精氣神。
打了個呵欠,趙澈拍了拍自己的腦袋“壞了,起猛了,都出現(xiàn)幻覺了;這才什么時辰,趕緊回去再補(bǔ)補(bǔ)覺去。”
說完。
趙澈就要關(guān)上大門。
劉伯溫眼疾手快,連忙是擋住了大門。
而這邊,朱元璋滿臉不善的看著面前的趙澈,像極了一個護(hù)崽的老母雞。
“大人對小女,還真是念念不忘呢……”
趙澈打了個哈哈,一面打開大門,一面將朱元璋等人迎了進(jìn)來。
同時,還不忘打了個哈哈:“瞧伯父這話說得,我不過就開個玩笑而已,不必當(dāng)真,不必當(dāng)真。”
很明顯。
朱元璋聽了這話,就更當(dāng)真了。
尤其是這邊趙澈還不忘旁敲側(cè)擊的打聽:“伯父啊,這英嬈妹妹為何未來啊?”
“不會,不會是還沒有起床吧?這你可不能慣著他,年輕人嘛就該多出來走動。也不要再抱著你們那迂腐陳舊的大家閨秀的觀念,什么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那都是封建,都是糟粕!在我們那里……”
終于。
忍受了一路的轟炸。
朱元璋終于是找準(zhǔn)了時機(jī),當(dāng)即打斷了趙澈的施法:“大人,是時候把造反的事情,提上日程了。”
“還有,那昨日的精鹽……”
在朱元璋的逼問下,趙澈卻一直是悻悻的低頭打著哈欠:“不急不急,我們再……”
“大人!”
一聲呼喊。
趙澈抬頭,感受著朱元璋幽幽的目光,撇了撇嘴:“你們這是侵犯人權(quán),強(qiáng)迫他人勞動,在我們那個年代,這可是犯罪……”
很明顯。
趙澈的言語,并不能得到朱元璋三人的認(rèn)可。
看著一旁朱標(biāo)和劉伯溫,似乎要強(qiáng)行將他架起來的意思。
趙澈無奈的嘆息一聲:“你們這是違背他人意愿……”
話還沒說完,便是被朱元璋幾人強(qiáng)行的架出了院外。
趙澈無奈之下,只能走進(jìn)了政務(wù)大廳。
一頓操作之后,把該交代的事情全部交代完。
不過片刻。
就在三人的不住催促下,直接踏上了前往鹽廠的道路。
一路上,劉伯溫對于方才在政務(wù)大廳的所見所聞,依舊是念念有詞。
“具體事務(wù),具體分工,相互合作,相互監(jiān)督……”
“妙啊!妙!若是地方縣衙,都能以此方法處理公務(wù),這治下豈不是……”
聽著劉伯溫的話,朱元璋的眼睛里也是滴溜溜的轉(zhuǎn)。
早在上次寧懸縣一行之后,他便起了和劉伯溫一樣的心思。
但是啊,想起來是容易這做起來可是難上加難。
到了這個時候,朱元璋才是明白,別說是和后世相比了。
就是和趙澈的寧懸縣比較,大明都還有相當(dāng)長的一截路要走。
當(dāng)然,這也就更加堅定了朱元璋扶持新朝廷的決心。
畢竟,既然舊的模式已經(jīng)腐朽不坎,那便改換新天就是。
一直以來,朱元璋也都是這么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