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4.初見戴縣負責人
- 亮劍:從平型關大捷開始
- 一定是起風了
- 1887字
- 2023-09-29 01:15:10
獨立營會議結束,各連連長、指導員快速回到軍營,向戰士們傳達接下來的任務。
戰士們都是土地革命時期的老紅軍,像這種任務,基本上一聽就清楚,不需要費多少功夫。
張仲勉、李宏平也跟著許宗成來到了縣委駐地,它位于村中舊時的一座學堂中,有四間土房子,其中兩間用于縣委辦公,另外兩間用于教學,里面有許多小學生。
“我帶你們見一見王雄國同志,到這邊來,他在屋里教書呢。因為干部特別短缺,一個干部往往身兼數職,雄國同志也一并兼任了小學的教員。”
“原來如此,這位同志一定是個充滿熱心的知識分子了,我倒想盡快見一見了。”
推開教室門,只見一位青年男子正捧著一本殘破的書本。他讀一句,學生們就跟著讀一句。
教室里的學生看樣子有一百多名,大多都站著讀,沒有課桌,也沒有凳子,連一本普通的書籍也沒有。
青年男子約摸二十八九歲,長相很普通,身高中等,面容溫和,語氣給人的感覺很有耐心,讓人亮眼的地方,是他一身漿洗的幾乎發白的長衫。
“雄國兄,有兩位八路軍115師的同志來了。”
聽到許宗成的話,王雄國微微點頭,給學生們布置了讀書作業,大步走出教室。
“仲勉同志、宏平同志,你們好。”
王雄國一邊和張仲勉、李宏平兩人握手,一邊說道。
他的聲音很親切,像是見了多年不見的老朋友。
的確是這樣,每一個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人,對待自己的同志,都是這樣親切的。
李宏平和張仲勉分別和他打了招呼,介紹了身份,告知自己所部的番號,八路軍115師343旅下屬獨立營。
“同志,你們是115師的部隊啊,在平型關一仗,打的真是漂亮。”
“我先介紹一下自己,我是1931年入的黨,曾在蘇區農運部門工作……”
張仲勉也說起獨立營的經歷,如何從平型關一路來到這里的。
一行人聊著聊著,便來到屋中坐了下來,王雄國燒了一壺熱水招待,給每人倒了一碗。
通過談聊得知,張仲勉兩人準備留在戴縣開辟敵后根據地,王雄國心里不由的欣喜。
有了八路軍的幫助,他有信心將戴縣縣委發展起來,四個村子的一千多人民也有了切實的保障。
原本光靠五十多人的游擊隊,20桿槍,他真沒有多少信心抵擋住戴縣保安團和日軍的圍剿。
但八路軍不一樣,他是我黨領導的部隊,經過長期的艱苦斗爭,每一個戰士都身經百戰,組織紀律之高,戰斗意志之強,作為地方的同志,他有著深刻的認識。
“我代表戴縣縣委,歡迎你們獨立營的加入。仲勉同志,宏平同志,戴縣的情況很是復雜,現在日本人來了,更加混亂了,宗成同志應該和你們講了。”
“講了,宗成同志將戴縣的基本情況,以及各方勢力都和我們講了一遍。”
王雄國主動聊起開辟根據地的事情。
“我覺得建立完善的根據地,需要將敵人徹底掃清,目前我們掌握的四個村,基本上完成了土地革命,但減租減息政策進行的并不徹底,有許多潛在的敵人從中搗亂,所以你們獨立營可以多作作這方面的工作。”
張仲勉聽后,點了點頭,回答道:“雄國同志,這件事放心交給我們獨立營了,保證將我黨減息政策進行徹底,另外那些破壞革命、破壞抗日的大地主,我們也一定不會放過。”
許宗成感嘆道:“我們的干部同志,終于能輕松一點了。”
隨著此話說完,眾人都陷入了沉思,似乎……獨立營未來的工作任務,在這幾句話中就表明了。
上面是獨立營在根據地的工作任務,但軍事任務還沒有說明。
張仲勉捧起瓷碗,咕咚咕咚的喝了一大口水,看向床邊坐著的王雄國和許宗成,說道:“雄國同志,我想了解雁門關鄉的大地主、宗族勢力這些情況,這對于獨立營和游擊隊接下來進入鄉里發展,應該有不小的幫助。”
“好,我長話短說。”
“雁門關鄉的大地主有三家,分別是趙村的趙厚今、肖村的肖向群和鄉府的宋鄉長,他們平日里稱霸鄉里、魚肉百姓,租息高的驚人,使得鄉里的百姓們怨聲載道。據我們游擊隊偵察員的消息,他們三人近期頻繁和縣城的日軍接觸,有賣國的歪心思。”
“至于戴縣宗族勢力,情況之嚴重,非矯枉過正而不可改變,本族族長說的話,甚至比蔣光頭說的話還有效果。”
“我明白了。唉,古人有一句話說的好,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不是沒有道理的。”
“雄國同志,我們要緊快回去開展工作了,日軍想要統治戴縣,很有可能和漢奸聯合起來治理鄉村,他們的首要任,就是派兵圍剿晉綏軍、29軍和我們,時間恐怕容不得我們慢慢發展。”
王雄國點頭道:“好,兩位同志,你們回去開展工作吧,獨立營的戰士都是有革命經驗的老紅軍,可以多分擔分擔我們干部的工作。
“還有軍事方面,也交給你們了,宗成同志和游擊隊負責協助。”
“我聽雄國同志的,一定好好協助李營長和張教導員。”
“同志,多謝你能如此的信任。”張仲勉話本不多,但此時還是多說了一句。
“都是同志,當然信任,若是其他人,他準防備十手,哈哈。”
片刻過后,王雄國一路將三人送到了學堂門口,看著他們離開的背影,不由欣慰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