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投稿《鄉(xiāng)村教師》
- 文豪:考不上北大我只好另辟蹊徑
- 滕椒18
- 2043字
- 2024-04-17 12:00:00
幼兒園里我最帥:《鄉(xiāng)村教師》.docx。
殺死比亞:寫好了?
幼兒園里我最帥:(微笑)。
殺死比亞:我先看一下,盡快給你反饋。
早在一周多前,在嘉行說他目前正在寫另外一篇小說的時候,魏妤就一直在等著。
她中間也問了好幾次,新作品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但每次都被對方以保持新鮮感為由給糊弄了過去。但這不僅不能讓她放棄,反而被激起了更強烈的好奇心。
又是一個晚上,魏妤忽然收到嘉行發(fā)過來的文檔,一下就竄了起來。
魏母看著自己的女兒:“妤妤,怎么了?”
魏妤頭也不回,連忙往臥室走去:“媽媽,我負責的一位作者剛剛給我發(fā)過來了新稿子,我先去看看。”
“什么稿子啊,非要現(xiàn)在看。”魏母不解:“明天上班再看不行嗎?”
“哎呀,上個星期我去找姑姑的那篇稿子你還記得嗎?就是那位作者的新作。”魏妤又解釋了一句,然后回到房間,就要把門關上:“媽媽,我明天再陪你看電視,愛你呦!”
魏母好笑地搖了搖頭:“這孩子。”
回到臥室,魏妤在電腦上打開文檔,看了起來。
《鄉(xiāng)村教師》?
魏妤乍一看到名字,就是一愣,鄉(xiāng)村教師顧名思義,應該就是固守在農(nóng)村、鄉(xiāng)下的教師吧?
他們能夠一直堅守在經(jīng)濟較為落后的偏遠地區(qū),默默地無私奉獻,還是很令人尊敬的,但是和科幻好像不怎么搭邊吧?
難道是自己上次威脅的太狠了,所以他把紀實文學作品也發(fā)給自己了?
【可是我是科幻雜志的編輯唉!】魏妤有點苦惱。
算了,先看一下,如果真的寫的很好的話,我就去幫他問問有沒有誰認識在《收獲》做編輯的朋友。
《鄉(xiāng)村教師》全文一共有兩萬多字,而在前1/4,都是在講一位鄉(xiāng)村教師教書育人的故事。還年輕的他不幸身患食道癌,卻沒錢治病,命不久矣,但他身為教師的責任感,讓他還是想把自己負責的最后一屆學生給送走,給孩子們再上最后一堂課。
關于老師的學歷,黃家興給稍微改了一下,把初中畢業(yè)改成了大學畢業(yè)。
畢竟,這篇小說是劉慈欣于1999年創(chuàng)作的,當時可能初中畢業(yè)的學歷就算可以了,再加上山區(qū)偏遠,老師的們看過放得就更低了一下。但現(xiàn)在大學生數(shù)量每年都在創(chuàng)新高,所以設置成大學生才更合理一些。
至于山區(qū)貧窮、落后,甚至娃們燒紙為老師祈福,這些東西就不用改,畢竟,即便二三十年過去了,整個國家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那些位于偏遠山區(qū)的鄉(xiāng)村,似乎時間被凍結了一般,并沒有發(fā)生太大的改變。
【真的是鄉(xiāng)土小說?】
魏妤開始懷疑,難道嘉行真的以為這樣的小說可以發(fā)到《科幻世界》上嗎?
【我想吃面食,你偏偏給我上米飯,雖然也很好吃,但真不是我的菜啊啊啊!!】
魏妤自暴自棄地想到。
不過作為一個編輯的職業(yè)素養(yǎng),她還是繼續(xù)往下看去。
面對自己欣賞的作者,就算是淚也要吞到肚子里不是?再說了,如果拋開題材不談,這個故事還是很感人的。魏妤愿意去閱讀這樣一個好故事。
作者對山區(qū)、對山區(qū)里的人們的描寫,一度讓魏妤以為作者真的就生活在這個地方。
不過想想也不對,《喂——出來》簽約的時候,嘉行是有提交過自己的身份信息的,對方明明生活在鄭城,一個雖然不發(fā)達,但是也遠遠沒有落后到稿子中描寫那樣的地方。
可能這就是天賦異稟吧?
即便沒有去過,通過視聽資料,也能描寫得栩栩如生。
很快,因為治病的手術費過于昂貴,所以老師無力負擔,他決定放棄治療。
離開醫(yī)院,老師如往常一般,去書店逛了一圈,買了很多書來充實自己在鄉(xiāng)下的小書房。
這些書不止是他在看,那些孩子們也會看。
買完書后,老師坐上了回鄉(xiāng)的大巴。
接下來,畫風忽然一轉。
【在距地球五萬光年的遠方,在銀河系的中心,一場延續(xù)了兩萬年的星際戰(zhàn)爭已接近尾聲。】
終于進入正題了!
戰(zhàn)爭結束了,碳基聯(lián)邦打敗了入侵的硅基帝國,硅基帝國的最后艦隊被趕到銀河系最荒涼的區(qū)域:第一旋臂的頂端。
然后碳基軍隊準備在第一旋臂的中部建立五百光年寬的隔離帶,摧毀隔離帶中的大部分恒星,以保證硅基帝國不能進行恒星蛙跳,無法威脅到銀河系中心的碳基文明。
為了重建對生命的尊重,碳基軍隊將在隔離帶區(qū)域中開啟了一輪輪文明測試,低于3C級的文明就會被摧毀掉。
就這樣,碳基軍隊開啟了一輪輪的文明測試。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摧毀了很多恒星。
當艦隊來到太陽系的時候,碳基軍隊發(fā)現(xiàn)地球存在文明,然后他們通過四維掃描,隨機提取了18個孩子的鏡像形成數(shù)據(jù)組合,用來進行測試。
相比較劉慈欣版的《鄉(xiāng)村教師》,黃家興在這一部分里增加了人工智能甚至高情感的人工智慧,盜夢技術、意識轉移等。
機器人是星際戰(zhàn)爭的抗推炮灰,高情感的人工智慧在用奇點炸彈毀滅恒星時,將坐標稍微偏離一點以試圖混淆碳基軍隊的視聽,保護低等文明,但最終還是被發(fā)現(xiàn),并對人工智慧進行了重置。
碳基軍隊通過盜夢技術、意識轉移技術等來輔助完成文明測試。
“開始3C級文明測試,3C文明測試試題1號:請敘述你所在星球生物進化的基本原理,是自然淘汰型還是基因突變型?”
孩子茫然地沉默著。
“3C文明測試試題2號:請簡要說明恒星能量的來源?”
孩子茫然地沉默著。
“3C文明測試試題10號:請說明構成你們星球上海洋的液體的分子構成。”
孩子仍然茫然地沉默著。
三句近乎完全相同的話語,形象地表現(xiàn)出了孩子們在面對文明測試時的懵懂與茫然,也讓魏妤感受到了迫切的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