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邏輯創(chuàng)新思維法:無須頭腦風(fēng)暴的創(chuàng)新工具
- 丁敏
- 982字
- 2023-08-28 19:45:08
準則三:勘探家走自己的路
優(yōu)秀的勘探家(應(yīng)該)規(guī)劃自己的路線,不必去理會別人對最佳前進路線的看法。當(dāng)野外群居動物中有一只開始奔跑或飛行時,整個動物群很可能會隨之而動。以群居的斑馬為例,當(dāng)群中少數(shù)斑馬決定跑動時,其他斑馬也會跟著一起跑。可以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解釋這種行為的邏輯:在進化過程中,那些打算觀望一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再決定是否跟隨奔跑的斑馬很可能被落在后面,最終成了捕食者的獵物,因此那些“等待觀望”的基因在整個進化過程中已經(jīng)大量丟失了。人類也保留了同樣的進化優(yōu)勢行為。人們總是喜歡跟隨別人(尤其是大眾)的行為,而他們這樣的行為決策通常基于一個常見的論斷:如果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它怎么會錯呢?
許多成功人士勇于突破傳統(tǒng)智慧,敢于走自己的路。正如蘋果公司創(chuàng)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在2005年斯坦福大學(xué)畢業(yè)典禮演講中所說:“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束縛,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里。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你內(nèi)心的聲音。”著名歌手弗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在歌曲《我的路》(My Way)中自豪地宣稱:“我度過了充實的一生……我擬定每段路線,謹慎地跨過每一步;而更重要的是,我走自己的路。”為了向《我的路》這首歌致敬,邦·喬維(Bon Jovi)后來寫了一首歌《這是我的人生》(It’s My Life),呼應(yīng)了這種情感:“這是我的人生;把握現(xiàn)在,機會稍縱即逝;我不會長生不死;我只想在有生之年認真生活。”美國投資商兼作家霍華德·馬克斯(Howard Marks)說得更為直白:“很多由聰明人開始做起的事情到最后都只有愚人才去做。”盡管這句話主要是講投資選擇的,但它同樣適用于其他高回報類型的決策。
選擇走自己路的人,他們之間存在共性。這些共性包括但不限于:不做別人在做的事;做別人沒有做過而且以后也不會做的事;做標新立異的事;做不聽老人言(例如業(yè)內(nèi)專家建議)的事;做不靈活的事(固執(zhí)己見,不跟風(fēng))。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并非易事,因此請記住這句名言:“他們先是無視你,再來是嘲笑你,接著他們與你斗爭,最后你贏了。”這句名言常被誤認為是圣雄甘地所說,它對你會很有幫助。
練習(xí)題:獨行(走自己的路)
任務(wù):
● 做一件因為不合常理所以你以前一直沒做過的事情。
挑選標準:
● 是你真心想做的。
● 是以前因為顧慮別人的看法,或是因為自我約束,而沒有做的。
● 不違背社會倫理道德,不犯法。
例如:
● 表達你對某件事的真實且和主流觀點不一致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