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南無阿彌陀佛
- 我們都茍著修魔,憑什么你這么莽
- 俗名不提也罷
- 2008字
- 2024-04-24 19:06:21
“素心師妹,你知道哪里能弄到破障丹嗎?”
洞府內(nèi),衣衫半解的宋景寧舒服的地哼唧了幾聲,開口問到。
今天素心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平日里的矜持完全不見,不僅主動要給宋景寧按摩,有意無意的還用酥胸磨蹭他的背部。
只是宋景寧這幾天吃的很飽,完全沒有順她意。
然而他這般鎮(zhèn)定,弄得素心都有些懷疑自己的魅力。
她是個聰明人,此時六國修真界的形式她看的很清楚,往淺了說是大亂將至,往大了說那就是天地大劫。
這種時候,她完全明白自己該怎么做,才能增加自己在以后的亂局中存活下來的能力。
可惜的是,她平日里心高氣傲慣了,自覺靠腦子就夠,從來不屑于靠這種手段,此時用出來,頗有種東施效顰的感覺。
這就讓百花叢中過的宋景寧對這種小兒般的挑逗當然沒有什么反應,甚至到此時他都沒反應過來素心在色誘自己。
再說素心,雖然對宋景寧的無動于衷有些小小郁悶,但也不是真的很在意,對她來說這樣做能加深關系固然好,不能的話也無傷大雅。
畢竟素心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個狗頭軍師加管家加貼身生活丫鬟的角色。
她認為自己對宋景寧來說是有作用的,而且就目前來看無人可以取代。
此時對于宋景寧的發(fā)問,她絲毫沒有猶豫就答道:“師兄,破障丹宗門內(nèi)怕是不多,倒是那萬藥谷中應該是有不少的。”
“不少?破障丹不是很珍貴嗎?”
“這話對也不對,破障丹雖然珍貴,但與師兄如今的地位而言也不過尋常之物罷了。
……再說了,對這味丹藥趨之若鶩的都是那些資質(zhì)低下的修士,只有他們才會覺得珍貴,我等天驕突破小境界何須此物。”
“……”
宋景寧干笑兩聲,也不知道該說啥,顯然他五靈根的事情素心還不知道。
沉默片刻,他有些奇怪的問道:“那宗門小比為何要獎勵破障丹?”
“自然因為那只是小比啊,與小比來說,破障丹也算不錯了。
讓得獎的弟子拿去換些靈石剛好。
要知道那些資質(zhì)底下的修士為了一顆破障丹可是愿意付出巨大代價的,還有,有的弟子雖然斗法厲害,但是資質(zhì)卻不太好,因此他們……”
素心說著說著,突然自己就楞住了。
她面色尷尬的喃喃自語:“不應該呀,師兄短短一個半月時間,就從煉氣四層修煉到了煉氣九層,天賦應該……難道……?”
“咳……沒錯,所以破障丹只要有靈石就可以買到是吧?”
“……嗯,師兄放心,給我兩個月的時間,我會讓人去萬藥谷幫師兄弄到破障丹的,十顆夠不夠?”
“夠是夠,就是時間可能有點久了,還有什么能快點弄到破障丹的法子嗎?”
“我想想……有破綻丹還不服用的,那就只有那些天資很好的煉氣期修士了,他們或許會有收藏,聽說百毒山有些弟子會用破障丹來引誘那些散修,讓他們心甘情愿的當試毒童子,或許……”
宋景寧聽的微微點頭,心中逐漸有了一點思路。
……
同一時間的小霞寺駐地。
一眾佛門高禿露天打坐,口誦佛經(jīng),梵音震蕩。
如墨的天際此時一抹黃光閃過,如流星般落在眾僧旁。
黃光散去,顯出內(nèi)里的一個人影。
來人頭戴斗笠,整個面容被陰影遮住大半,只有一個光潔的下巴露在外面。
他一襲月白僧袍隨風飄揚,右手持金光禪杖,左手單掌豎于胸前。
就這么靜靜站著,一群禿驢卻感到莫大的壓力。
頓時,為首的幾個筑基期大和尚急忙起身相迎,卻是一副老淚縱橫的模樣。
“我佛慈悲,天道眷顧,宗門竟出現(xiàn)了師侄這般天驕!”
“從此我小霞寺此界無敵矣!”
“阿彌陀佛!師侄你可算來了!此次我三大圣宗被圍困白頭山,門下徒子徒孫慘遭三派偽君子屠戮!慘不人道啊!”
“善哉善哉,主持來信之時我等還將信將疑,此刻方知師侄竟真的到了這一步!”
“阿彌陀佛!豈能再喊師侄,當稱師伯!”
“就是!師伯為我等報仇雪恨啊!”
頓時,一群大小和尚有喊師伯的,有喊師祖的,場面就像認親大會。
直到此刻,來人才緩緩抬頭,露出他那眉清目秀寶相莊嚴的樣貌。
宋景寧如果在這里,肯定驚呼一聲“臥槽法海!”
來人正是慧能和尚。
自從那日被宋景寧坑的丹田破碎,修為散盡后,便被師門救回了小霞寺之中。
只是此時的他卻氣勢如淵,法力磅礴,哪有半分凡人的模樣。
“阿彌陀佛。”慧能微微一笑,慈眉善目,“此間瑣事貧僧以盡知曉,然此地不宜久留,貧僧此來是來帶諸位同門回歸寺廟的。”
啊?!
一眾禿驢面面相覷,有些不知所措。
最后為首的大和尚小心翼翼的問道:“慧能師伯,為何啊?以您的修為,此界難道還有對付不了的人嗎?”
“非也,哎……”
慧能一聲長嘆,掃視一圈眾僧,這才搖著頭繼續(xù)說道:“此番頓悟,貧僧方才知曉我佛門誤入歧途,與靈山大道南轅北轍矣!”
眾僧愈發(fā)的楞住。
有人甚至在想這慧能可真能裝……
“爾等背道而馳,還不醒悟!”
慧能加持言靈咒,大喝一聲。
“諸位不修慈悲,反而去求那所謂法力境界,舍本逐末!”
“諸位同門聽貧僧一言!”
“須知世間萬物,皆為空幻泡影,貪瞋癡不過是心頭之障,蒙蔽了真我本性。”
“貪則迷失于物欲,瞋則困于嗔怒之火,癡則沉淪于無明之境。”
“若欲解脫,須得放下這些執(zhí)念,方能回歸清凈本心。”
“放下貪,則心無掛礙,自在如風。”
“放下瞋,則怒火自熄,平和如水。”
“放下癡,則智慧自生,明如日月。”
“心懷慈悲,才能修得正果,破迷開悟,得大自在。”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