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黃老九,印月法
- 剛成教主,朝廷封我做國師
- 一只鴿鴿子
- 2048字
- 2023-07-07 18:00:00
嘩~
站立在湖心亭里,灑落一把餌料。
片刻后,平靜湖水表面蕩起波瀾。
一只只尺長的游魚從水底藏匿處游出,蹦躍水面,爭搶魚食。
紅、黃、白、翠、紫,顏色各異,浮游水面如若虹流。
一品靈物五色鯉,不可食用。
不過在具備非常高的觀賞價值同時,因為其長年生活在靈機充裕靈泉內的緣故。
外加所食之物不是凡品,其產生的排泄物成為一種不錯的靈材,喚做五靈砂。
填充在河池淤泥里,可做植物類靈物生長之基。
有加速成長之效,可看做是一種純天然的肥料。
正是得益于此,種植在這一方池水當中的二品靈物銀月蓮方才得以年年盛開。
可以讓李正每年收獲十數顆銀月蓮子,以及數量不斐的蓮藕。
這兩樣靈材的進賬,省下了他不少額外的花費。
要知道,修行者尋回先天靈光,點燃魂火,灼開祖竅之后就算是正式踏上了修行之路,可稱散人。
爾后方能煉化妖物,借助妖物成長的反饋壯大精神。
直到七魄澄澈如一,韻生神胎,締結陰魂。
故而,這一境界不斷壯大的是修者的精神,可身體依舊是肉體凡胎。
不可能不飲不食,甚至于因為修行的緣故。
吃的更要遠比凡俗富戶之人更加精細,時常需要靈物滋補。
尋常小門小戶里出了一位修行者,舉全家之力都不見得能供養其成長。
這也是為何李正明明頗有修行之資,但只能在老觀主仙逝之后,方才正式開始修行。
無它,唯資源不足爾!
腦海里留存的過往思緒一晃而過,李正完全拋下手中魚食。
走到亭中石桌前,搖動其上的銅鈴。
鈴。
聲音清脆而悠遠,響動一方。
將池子里爭食的魚兒嚇的縮頭,但很快便又故態復萌。
見到它們這般沒心沒肺,一整日只知吃了睡、睡了吃的模樣,李正不由的搖頭笑了笑。
繼而坐在桌前,隨手翻看著一本道經的同時,靜靜等待著黃老九的到來。
黃老九是老觀主的身邊老仆,卻和其主人不一樣,不是個道士。
相伴在他身邊不知多少歲月,是比李正還要親近一些的人物。
在老觀主仙逝之后,他也無處可去,索性就繼續留在觀里養老。
李正也從不拿他當奴仆看待,喚其為叔。
繼續讓其操持望月觀里的大小事情,他也從無疏漏,深得李正信任。
而剛才搖動的那銅鈴,則是一件只祭煉了一道法禁的微末法器,喚做同心鈴。
一共有兩只,在一里的范圍內。
用靈力晃動一只,另外一只就會同時搖晃。
現在,另外一只就在黃老九的手中,他得到消息就會趕來竹林小筑。
果然,沒過了多久功夫。
前方竹影斑駁里,就響起了一道腳步聲。
沒多久,年逾六十余歲,但卻面容紅潤,形如壯年的黃老九站在了湖心小亭里。
他是個瞇瞇眼,再配上那滿嘴的大黃牙,一笑就讓人覺得不是什么好人。
但在李正面前,卻顯得十分恭敬。
“觀主,喚老奴來可是有什么要事?”
彎腰,他如此問道。
聽到他這依舊是這般稱呼,李正心中盡管還是有些無奈。
但也知道,深深將主仆觀念印在腦子里的黃老九,怕是難改。
說的多了不見改正,便也懶得再提,省的還壞了感情。
直接說到把他叫來的原因:
“黃叔,前番我曾拜托大小楊兄弟幫我在山林里探尋一地。”
“他們也有些時候沒有來回應,不知是不是遇到了困難。”
“你幫我走上一趟,帶些米面肉食,去問上一問。”
望月觀“窮”,但那只是在修行層面上的窮。
早些年老觀主在的時候物欲淡薄,連破敗的宮觀都懶得修葺,但也從不曾缺衣少食。
現在李正做了觀主之后,時時下山走動,除拿妖物,賺取了不少財貨。
積攢著也無用,便大大改善了觀里生活水平。
拿出一些,無傷大雅。
聞言,黃老九也沒多問,點頭應下。
在望月觀里待了這么多年,他自然知曉老觀主不是常人,這位繼承的小觀主亦也不是常人。
甚至于,就連他也不是尋常人。
當年老觀主念在他常伴身側,無功勞也有苦勞,。
但鑒于望月觀根本法門不可輕傳,就把游歷時得到的一門觀想法傳給了他.
是為:松鶴延年功。
尋常人習練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行至高處,未嘗不可透徹精神,尋到一點先天靈光,點燃魂火,步入修行。
不過這么些年下來,黃老九就得了些表面的效果,絲毫都沒有入道的苗頭就是。
“老奴曉得。”
行了一禮,黃老九便離開此地,準備下山。
李正頷首,起身回轉屋舍,自去修行。
......
是夜。
月如鉤,高懸在天。
竹林小筑,修行靜室。
屋頂巧妙的開了一個可以開合的窗,將朗朗月光投下。
灑落到端坐空無一物靜室中央的李正身上,清幽一片。
而在他雙手交叉的掌心里,古鏡清瑤靜靜地躺在當中。
鏡面里,亦顯露出一輪彎月。
成妖之物雖有智,但大多懵懂,甚至比不上三歲幼童。
所以其修行,吞吐靈機都是依靠本能,效率極其低下,讓修行者不能忍受。
故而,輔助妖物修行的法門便應運而生。
《印月法》,便是望月觀這一脈的核心傳承。
配合鏡類妖物,以月印月,吞吐月華,便可使修行之事事倍功半。
不過終究是靈智初生之妖,指望其自己掌握這般修行法門的可能性趨近于零。
這就需要與其日夜相伴的修行者,言傳身教助其掌握,直到變作近乎本能一般。
換句話說,除了妖物是修行者修行的媒介,護身器物外。
修行者亦是妖物的老師,需要助其成長。
兩者之間說不上主仆之別,而是相互成就、共同成長之誼。
而這樣的情況,對于李正和清瑤來說,已經過去了三年,幾成習慣。
念隨心動,觀想天穹明月。
一呼一吸,一吞一吐,皆引來月華停駐。
鏡面上明暗輪轉間,不知不覺,那一枚道行丹已經要被清瑤完全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