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認識秩序

面對上述提議,你可能會大吃一驚。用高峰時段的交通解釋社會協作?難道那不是叢林法則或協作崩潰的例子嗎?

不,完全不是。人們總是只關注失敗,而把成功視作理所應當,甚至根本意識不到它的存在。聽到“高峰時段的交通”時,假如你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個聯想是“塞車”,這便恰好支持了上述論點。

高峰時段交通的最大特點不是“堵塞”,而是“流動”。若非如此,人們就不會日復一日地趕在這個時段上路,還總能成功到達目的地。當然,高峰時段的交通情況并不理想(有什么事情是絕對理想的呢?試舉一例?)。這個系統竟能運行起來已經很值得稱道,我們應抱著驚嘆的態度來欣賞它。

早上8點左右,成千上萬的人離開家,坐進汽車,趕去工作。每個人都獨立選擇自己的路線,不存在互相商量。這些人的駕駛技術參差不齊,對風險的偏好各不相同,禮貌程度也天差地別。他們開著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轎車,在城市縱橫交錯的動靜脈中穿行、出入,與其他形形色色的交通工具(卡車、公共汽車、摩托車和出租車)混合在一起。每一位司機都有自己的計劃,幾乎完全不關心自身以外的事情——這未必是出于自私,而是因為他們并不了解其他司機的詳細計劃。每位司機只能觀察到自己周圍的環境:附近幾輛車的位置、方向和速度。他們心中還有一個重要假設:其他人也和自己一樣十分希望避免事故。除此之外,司機們對彼此一無所知。當然,每個人都應該遵守一些通用的規則,比如紅燈時必須停車,行車應盡量接近道路限速,但也僅僅如此。上文所述的交通系統完全可能陷入一片混亂——似乎應是處處擁塞,遍地車禍。有些時候確實如此,但非常少見。

我們觀察到的實際情況是:道路上的車輛順暢、協調地向前流動。從高空俯瞰,甚至能從這樣的車流中獲得審美上的快感。仿佛一只“看不見的手”在引導車輛的運動。

看看那些車吧:每輛車都由駕駛員獨立駕駛,當兩車之間出現轉瞬即逝的空隙,便會有其他車見縫插針進來;車與車靠得那么近,卻很少碰撞;當一輛車并線到另一輛前面時,成功和事故之間不過一兩秒鐘的差別;前后車距加大,后車便會加速,車距太小時,后車又會減速。與想象中的無政府主義混亂相反,高峰時段的交通,或者說任何時段的城市交通,都是社會協作的奇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丰县| 错那县| 沂源县| 衡水市| 镇巴县| 陕西省| 黑龙江省| 巴中市| 屏边| 新密市| 寻甸| 临夏县| 体育| 固阳县| 康平县| 盐源县| 中阳县| 通州市| 周口市| 鄯善县| 韶山市| 偃师市| 东宁县| 崇阳县| 潞西市| 盐边县| 阳高县| 内黄县| 泌阳县| 伊金霍洛旗| 景德镇市| 汾阳市| 兴山县| 弋阳县| 道孚县| 石城县| 延长县| 东至县| 鞍山市| 惠安县| 金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