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謙林的死在南梁上下惹來了軒然大波,當(dāng)然,更多的是震驚于皇帝的雷霆手段。
一時間朝堂反而清明了許多。
不過長孫屹川自然也不是會被好糊弄的,他雖然沒有同時一次性處理葉謙林的余黨,但是在以后的三五年時間里,他慢慢地以各種借口慢慢清楚了葉派余黨,皇權(quán)第一次得到了集中。
建德六年,建德帝為曾經(jīng)的護國大將軍虞鎮(zhèn)遠一家平反。
彼時,已經(jīng)是皇后的季瑾瑜聽聞,護國大將軍與虞家軍的英勇事跡,特意為虞家修建祠堂,并在凈慈寺立了牌位,接受供奉,一時被百姓津津樂道,都夸皇后德厚仁慈、深明大義、關(guān)愛臣民。
流月到了年紀(jì),便由季瑾瑜做主,放出去了宮。
而若淺和海棠,不愿出宮,與泰昌和文勝,一直服侍在季瑾瑜的身邊。
建德十年,后宮出了一件丑聞,知道此時的宮廷之人都被堵了口。
原來太后誕下的七王爺,竟然不是先皇的親子,七皇子的生父竟然是太后身邊的萬福公公!
萬福公公不是真的太監(jiān),還是在一次與宮女媾和的時候,不小心被宮女發(fā)現(xiàn)了異樣,他要殘害宮女的時候,被宮女逃脫了,一路逃到了葉懷嫣的宮殿,這才不顧性命地將此事揭發(fā)了。
一時間全宮嘩然。
長孫屹川知道此事,當(dāng)即就處死了萬福公公,并軟禁了太后。
至于有了口吃又早已經(jīng)玩壞身子的長孫屹宸,被貶成了庶民,終身不得進京都城。
顧墨軒再三向若淺表明心意,但是若淺自知身份懸殊,不肯答應(yīng),只想好好地跟在季瑾瑜的身邊伺候。季瑾瑜雖覺得可惜,但這是若淺自己的選擇,她并不想過多的干涉。
過了幾年,顧墨軒沒抵得住家中的催促,與朝中另一位大臣之女成婚。
而身為宰相季修牧的親侄、御林軍統(tǒng)領(lǐng)季淵,卻遲遲沒有成婚,京都之人關(guān)于他的傳聞不斷,什么喜歡的姑娘早已身死,受了很重的輕傷,走不出來;什么季將軍只喜歡男人,不喜歡女人;更有甚者,都有傳季淵的身子不行云云……
季淵紛紛不理會,只是面上的寒霜越來越重。
過了三年,長孫屹川終于同意季淵的請求,駐守南疆。
建德十六年,立二皇子長孫胤為太子,封大皇子長孫稷為賢王。
說來也巧,大皇子只喜歡詩詞文墨,書法畫畫,整日沉迷于書中,小的時候,宮人經(jīng)常在長春宮找不到他,但是一去藏書閣,便能看到他的身影。
為此,季瑾瑜還笑話徐安南,明明徐安南不喜歡看書,只喜歡舞刀弄劍,卻沒想,將大皇子教的這般知書識禮。
建德二十年,長孫屹川傳位與太子。
之后,長孫屹川便帶著太后季瑾瑜微服游覽天下。
早在除掉葉謙林的那一年,長孫屹川便停止了選秀,后宮的妃子如果想出宮的,長孫屹川便給足金銀,讓她們出宮生活,不愿出宮的,留在宮里,也不會短了她們的吃喝,至于寵愛,那是絲毫沒有的。
這一日,長孫屹川與季瑾瑜游歷到了南疆,看著廣闊無垠的天地,季瑾瑜燦然一笑:“夫君,如果我說,我上輩子見過你,你信么?”
長孫屹川微微皺眉,表示疑問,但是季瑾瑜卻沒有想要解釋的樣子。
是的,她不會告訴他,前世,在跳入虞家的火海中,她在虞家門口看到的那抹身影,原來是他!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