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走的時間,應余魚的要求留了兩個人。
這兩人留下來是為了互相學習語言的事兒,雙方的語言從跟上說有相通的地方,學習起來不會太難。
三日后。
余魚和交易得到的貨物一起抵達了縣城。
這一次他不僅得到了優質的鋼鐵,還得到了1萬量銀子。白銀在聯邦不值錢,但在大周卻是法定的貨幣。
各種農作物的良種也有幾百斤,這讓他時分高興。
“師爺,這些上好的精鋼,你安排人拿去鍛造兵器。銀兩入庫,很快就會派上用場。食鹽暫時封存起來,什么時候發賣看看再說。”
余魚把一些具體的事情全都交給了自己的師爺,余子染轉身就開始忙活。
隨后,他喊來了王烈和趙大柱,跟著兩人去了校場上。他看了一會新兵的表現,可以這樣說,他們距離真正的士卒,只差一場血與火的洗禮。
“王烈,大柱,你二人繼續招募鄉勇。再招募100人吧,記得要好好訓練。”
余魚給他們分派了任務,二人領了命令,隨即離開。
縣里的快手和民壯其實已經嚴重超標,雖然可以打著鄉勇的名義,但長此以往,恐怕還是會有一些問題的。
于是他就打著收復了侯家集的名義,行文梁慶府,請求在侯家集設立“巡檢司”。
沒過幾天,府城就來了公文,不僅批準在侯家集設立巡檢司,而且巡檢的任命也照搬了清谷縣的推薦。
王烈出任巡檢司巡檢,為正九品武官。
品級雖然是最低一等的,但好歹也是官啊,王烈高興的合不攏嘴。
縣里的捕頭由從跟隨余子染來的親信吉童擔任,趙大柱依然負責縣城要害部門的守衛,其中就包括城墻和城門的防務。
巡檢司定員100人,新招募的民壯就名正言順了。
世界橋那邊駐守30人,侯家集駐守100人,縣城駐守170人。不知不覺,清谷縣的縣兵已經達到了300人。
不過,留在的縣城都是新人,他們還得好好訓練才能派上用場。
時光匆匆。
到了一年之中的秋收季節。
余魚親自去各村巡視了一圈,并特意強調了征糧的規矩。
任何不守規矩的人,無論是誰,都必將受到嚴懲。
今年的秋糧收成很不錯,而且這段時間老天也很配合,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相關工作順利的完成。
在此基礎上,征糧也沒遇到啥困難。
“東家,來年的考評絕對能得到一個‘上上’的評語。”
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該押解去府城的、該留下的都有章程可循。
今年是個豐收年,余魚沒有為了追求Z.績而過渡搜刮百姓家的糧食。反正他已經注定能夠得到了一個好的考評,用力過猛也不見得會有益處。
秋收過后,清谷縣總算緩過來了一口氣。
戰亂帶來的影響卻并未完全消除,但好歹讓人看到了一線希望。
余魚的試驗田傳出了好消息,他帶來的稻種,畝產增加了一倍還多,驚呆了負責田地的老農。實際上,兩個世界的糧食單產差距非常大。之所以沒有體現出來,主要是因為大周沒有化肥,田間管理也很難做到精細化。
玉米的收成也不錯,培育良種的工作還得繼續。
......
這本書寫到這里,也就結束了。
我當時的想法是寫兩個世界連通之后的碰撞:現代社會的科技、生產力水平急劇下降,古代社會憑借個體戰力的優勢,并不落下風。
秩序的崩塌與重建,亂世人命如草芥,但只要活著,總會有希望。
想法挺好,但寫著寫著問題就來了。
真的,我最近也反思了一下,還不如直接穿到古代社會,老老實實種田、老老實實發展呢。等有機會可以嘗試嘗試,寫一本古代種田文,看看是啥效果。
感謝捧場的各位朋友!
并對大家說一聲抱歉!
另外,作者的新書正在準備中,若是有緣,江湖再見。
......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