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小國寡民
- 問道老子道德經
- 任憑般若
- 1230字
- 2023-09-15 21:44:57
第八十章小國寡民
【河上正文】
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①,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②。雖有舟輿③,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④。使民復結繩⑤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⑥。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王弼版〗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帛書版〗
小邦寡民。
使有什佰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遠徙。
有車舟無所乘之,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邦相望,雞犬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注釋】
【1】什伯:(shí bǎi)古軍旅,十人為一“什”,百人為一“伯”。蓋指軍隊人員小編制。
【2】遠徙:(yuǎn xǐ)向遠方遷徙。
【3】舟輿:(zhōu yú)輿,車廂,泛指車。舟輿,舟船車馬,指交通工具。
【4】陳之:(chén zhī)陳列對抗。
【5】結繩:( jié shénɡ)結繩記事。
【6】樂其俗:(lè qí sú)安樂于其風俗習慣。
【任憑般若解】
心不小則國不小,心不寡則民不寡。不以國小而擴疆,不以民少而眾民,則國無欲,君無躁。
藏兵于民,無其兵累。不貪人之器,不失其德;民樂業而不輕死;安居而不遠徙。
雖有舟車而無須乘坐,雖有甲兵而不動武,使民風淳樸無為而自治。
心甘其食,心美其服,心安其居,心悅其俗。鄰國近而可望,雞犬之聲可聞,然心中無欲,悠然自得。
不貪鄰國之有,不羨鄰國之榮,何以生刀兵之患,至老死不相往來。
無往來非無往來,心不往來也。無往亦無來,心守其靜,不得而得是為大德。
德積則財聚,財聚則民富,民富則國強,國強則大而無疆。患國小民寡乎?
故云:
安居樂業不徙遠,舟輿無乘無往來。
萬民不欲民自富,兵甲無陳將無臺。
〖河上公注〗
小國寡民,圣人雖治大國,猶以為小,儉約不奢泰。民雖眾,猶若寡少,不敢勞之也。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各有部曲什伯,貴賤不相犯也。器謂農人之器。而不用,不征召奪民良時也。使民重死而不遠徙。君能為民興利除害,各得其所,則民重死而貪生也。政令不煩則民安其業,故不遠遷徙離其常處也。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清靜無為,不作煩華,不好出入游娛也。雖有甲兵,無所陳之。無怨惡于天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去文反質,信無欺也。
甘其食,甘其蔬食,不漁食百姓也。美其服,美其惡衣,不貴五色。安其居,安其茅茨,不好文飾之屋。樂其俗。樂其質樸之俗,不轉移也。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相去近也。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其無情欲。
〖王弼注〗
小國寡民。國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況國大民眾乎,故舉小國而言也。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言使民雖有什伯之器而無所用,何患不足也。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使民不用,惟身是寶,不貪貨賂,故各安其居,重死而不遠徙也。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無所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