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0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

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

【河上正文】

和①大怨,必有余怨,安②可以為善?

是以圣人執左契③,而不責④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⑤。

天道無親⑥,常與善人。

〖王弼版〗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為善?

是以圣人執左契,而不責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帛書版〗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為善?

是以圣人右介而不以責于人。故有德司介,無德司徹。

夫天道無親,恒與善人。

【注釋】

【1】和:(hé)結束戰爭或爭執,講和。

【2】安:(ān)哪里,如何。

【3】左契:(zuǒ qì)符契之左半邊。

【4】責:(zé)索取,追討。

【5】司徹:(sī chè)徹,剝取。司徹,執掌奪取之職。

【6】無親:(wú qīn)無親疏遠近。

【任憑般若解】

契,符節,憑證,字據等信物,古契分為左右兩半,雙方各執其一,用時合,君持左,臣持右,左契,債權人保存。

徹,行之切,剝取。

大怨和亦有余怨,刀傷其臂,傷愈,亦留其疤。殺人以罪誅其罪,亦傷其親。故怨生難為善,以無怨為善。

所以圣人為債權人,而不以此責難于人。

有德之人執掌契約,以失為得,無德之人,執掌剝削,以奪為得。

天道無親疏遠近,助其善德之人。

故云:

刀傷好愈疤難愈,大怨能和余怨生。

圣人執契不責人,善道厚德無欲成。

〖河上公注〗

和大怨,殺人者死,傷人者刑,以相和報。必有余怨,任刑者失人情,必有余怨及于良人也。

安可以為善?言一人,則先天心,安可以和怨為善﹖是以圣人執左契而不責于人。古者圣人執左契,合符信也。無文書法律,刻契合符以為信也。但刻契為信,不責人以他事也。

有德司契,有德之君,司察契信而已。無德司徹。無德之君,背其契信,司人所失。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無有親疏,唯與善人,則與司契同也。

〖王弼注〗

和大怨,必有余怨,不明理其契以致大怨已至而德和之,其傷不復,故有余怨也。安可以為善﹖是以圣人執左契,左契防怨之所由生也。而不責于人。

有德司契,有德之人念思其契,不念怨生而后責于人也。無德司徹。徹,司人之過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任憑附言】

善其人者,人皆善之。

善其事者,事皆順之。

善人善事,則無怨之。

人無怨則親,

事無怨則成。

天道無怨,善為其成。

無怨,何為無怨?

無怨即是同心,“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人同心則無不親,事同心則無不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亦然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無親疏遠近,無善無惡,順其道者為善其能。

善其能順其道,人無怨事皆成。眾生皆是心中事,天下經常與善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阳市| 江孜县| 张家川| 呈贡县| 同德县| 潞城市| 贵港市| 朝阳县| 唐山市| 汕尾市| 京山县| 柳林县| 塘沽区| 龙胜| 武鸣县| 苏尼特右旗| 新河县| 曲水县| 荣成市| 兴业县| 习水县| 宁武县| 翁源县| 万源市| 玉田县| 内丘县| 邯郸市| 金门县| 万州区| 塘沽区| 遵化市| 汽车| 桐乡市| 克东县| 屏东市| 象山县| 扶沟县| 天峨县| 富顺县| 夏邑县| 龙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