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尋本沒打算神雕會回應(yīng)的,誰知道,神雕居然思索了一會后,點頭了。
這時候,張尋感覺需要重新評估神雕的靈智了,神雕的靈智怕是不下于尋常人類的十歲幼童了。
在征得神雕同意后,張尋便在山谷之中選了一塊平整的地面,隨后便從空間中取出攜帶的長劍,從中選了一把更加寬大的劍,然后便開始挖坑,雖然比之尋常的劍要更加寬大,但畢竟只是劍,用來挖坑倒是慢了不少,張尋用了快半個時辰,才終于完成。
再次回到那個山洞內(nèi),張尋對著獨孤求敗的骸骨,抱拳說道“獨孤求敗前輩,小子無意冒犯,只是為你入土為安,還請勿要見怪?!?
以前的張尋也是不信鬼神的,但穿越這么離奇的事情都發(fā)生了,還有什么不可能的。也許真的有諸天萬界、漫天神佛呢。再說了,禮多人不怪嘛,小心點總是沒錯的。
說完后,張尋便來到了獨孤求敗的骸骨之前,再次行禮后,才伸手去挪動骸骨。
在骸骨挪動之后,張尋才發(fā)現(xiàn),就在白骨所倚靠的石床上,有幾行小字。心中了然,這應(yīng)該就是獨孤九劍了。不過張尋沒有著急去看獨孤九劍。畢竟秘籍就刻在石床上,難道還能跑了不成。還是先幫獨孤求敗前輩入土為安吧。
張尋將骸骨移動到山洞外,來到早就挖好的大坑旁邊。
神雕自從看到張尋拖著骸骨出來后,就一直在發(fā)出聲聲哀鳴。仿佛在為獨孤求敗這位主人送行。
張尋看到神雕那傷心的樣子,忍不住開口安慰。
“雕兄,獨孤前輩已經(jīng)死去多年了,也不必哀傷。現(xiàn)在還是先下葬吧,讓獨孤前輩早日魂歸故里?!?
神雕聽后對著張尋哀鳴幾聲,但張尋也不知道神雕在說啥,撓撓頭,也只好不管它了。
將獨孤求敗的骸骨送入大坑之中,然后張尋便開始填土。
神雕見狀,哀鳴的更加傷感了。
直至泥土將獨孤求敗的骸骨全部掩蓋,再也看不見骸骨之時,神雕便不再哀鳴了,而是立在一邊,安靜的看著張尋一點一點的,用泥土將獨孤求敗的尸骨徹底淹沒。
做完后,張尋又找了一口稍顯平整的石塊,用劍修整的平整后,立于墓前,當(dāng)做墓碑。
刻上:劍魔獨孤求敗之墓,張尋立。
張尋見神雕剛開始還哀鳴,后來就站立不動,只是一直盯著獨孤求敗的墓穴。張尋知道,神雕這還是在傷心呢。
神雕雖然已經(jīng)有了靈智,但說到底也只是一只飛禽,也是動物,而動物往往會比人類更加忠誠。
張尋也不打擾神雕,徑自去了山洞內(nèi),來到石床之前,將上面的灰塵盡數(shù)清理,再次看去。果然是獨孤九劍。
上書:歸妹趨無妄,無妄趨同人,同人趨大有。甲轉(zhuǎn)丙,丙轉(zhuǎn)庚,庚轉(zhuǎn)癸。子丑之交,辰巳之交,午未之交。風(fēng)雷是一變,山澤是一變,水火是一變。乾坤相激,震兌相激,離巽相激。三增而成五,五增而成九……共計三千余字!
上面記載,獨孤九劍共九式劍訣:破刀式、破槍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破氣式、破劍式、總決式!
獨孤九劍遇強(qiáng)則強(qiáng),遇弱則弱。講究的是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我先動!有攻無守,招招攻敵必救之處。
這石床上面的招式不多,只有寥寥九式,講述這九式劍訣的也只有寥寥四百余字,還有一千三百字是講述這九式劍訣的變化之道,其余一千三百余字,盡皆是講述獨孤九劍的理念,有攻無守,向死而生。
在張尋看來,獨孤九劍的劍招與變化之道,雖然珍貴。但最珍貴的就是那最后的,一千三百余字的劍理,這一千三百余字,不僅僅可以適用于獨孤九劍,還可以適用于拳法,掌法,槍法......
這一千三百余字的劍理,可以讓張尋受用終生。
張尋在將獨孤九劍全數(shù)記下后,便出了山洞來到外面。
神雕在看到張尋出來后,啼鳴一聲,示意張尋跟上之后,便向遠(yuǎn)處掠去。
張尋雖然不知道神雕什么意思,但還是運起逍遙游跟了上去,跟著神雕跑了有一刻鐘,最終在一處懸崖停下。
神雕見張尋到來后,便直接向著懸崖下飛去。
而張尋就不知所措了,這懸崖深不見底的,別說他現(xiàn)在的實力了,就是五絕來了,都不一定能下去。
張尋無奈也只好在懸崖之上等待神雕。
不一會的功夫,神雕便飛上了懸崖。只見神雕口中還叼著一把寶劍。
在降落地面之后,神雕將寶劍甩出,寶劍徑直向著張尋的方向而來,待離得張尋不遠(yuǎn)之后,徑直插入地面。
張尋上前,只見劍鞘入土三分,張尋手掌一抄,寶劍便已經(jīng)到了他手中。
只見劍柄之處,刻著:青鋒
張尋拔出青鋒劍,只覺劍刃處給人一直鋒芒的感覺。
“好劍!”
“雕兄,這是給我的嗎?”
神雕啼鳴一聲后,微微點點頭。
“哈哈,多謝雕兄了,走,咱們回山谷,我請你喝酒?!睆垖るm然早已肯定,但看到神雕點頭,心頭還是忍不住一陣歡喜。得了獨孤九劍,如今又有寶劍青鋒相助,張尋心中頗有一種,他就是氣運之子的感覺。
張尋和神雕回到劍冢之后,再次喝起酒來,不同的是,這次一人一雕,很明顯親近了很多。
不知不覺之間,天色已經(jīng)漸黑,張尋便進(jìn)入山洞中去休息了,而神雕喝的醉呼呼的,也不知道飛哪去了。
張尋在山洞內(nèi),吃了點干糧,在清醒之后,又服用了一顆菩斯曲蛇的蛇膽,開始運轉(zhuǎn)混元功煉化蛇膽中的能量。
熟悉的感覺再次襲來,渾身熱流涌現(xiàn),待張尋將蛇膽中的能量煉化之后,原本只是摸到一流門檻的實力,也徹底步入了一流之境。雖然已經(jīng)步入一流,但張尋還是一如既往的繼續(xù)運功,鞏固修為。
直至將暴漲的內(nèi)力掌握的七七八八,張尋才緩緩收功。
“這一次增加的內(nèi)力,果然沒有第一次服用時增加的多。不過卻是徹底步入了一流之境,而且憑借著降龍十八掌和獨孤九劍,這天下之大,大可去得。”
“等我再服用一些蛇膽,彌補(bǔ)了內(nèi)力方面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