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城墻坍塌,引發了巨大了連鎖反應。
高文貴、陳建等人見后,自然是后怕不已,要是等到清軍攻城的時候來這么一手,必然會導致軍心震動。
既然現在城墻垮塌,再進城防御肯定無濟于事,為今之計,便只有徹底消滅眼前這股清軍才行。
馮雙禮與白文選雖然私心頗重,但眼光和覺悟還是有的,知道現在不是撤退的時候,于是一邊讓輔兵去修復城墻,一邊參與圍攻眼前這股清軍,想畢其功于一役先吞到這股清軍,再去增援李定國。
所以明軍到了此時,那更是不惜體力,誓死一搏了。
圖納海見殺招空發,無比的沮喪,下面的清軍看到倒塌的城墻也大體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見底牌被泄,士氣也不由的下降了一大截。
此消彼長,僅剩的五千清軍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而遠處的多尼與羅讬聽到巨大的轟鳴聲后,齊齊變色,這種時候他們是萬萬不敢將真相告訴士卒的。
于是二人只能使詐,最終將士喊話道:“曲靖城池已破!與李定國孤軍相遇,只要擊潰李定國,咱們便能安全退回貴州!此時望諸位拼死以報圣上天恩!”
多尼如此誓師,也惹得清軍一陣狂熱,畢竟距離希望只差一步,就算察覺不妙,誰也不敢戳破這個美夢。
于是也拿出了十二分狠勁兒,不顧一切朝李定國大軍沖去。
李定國見到響聲,又見戰場驟然生變,也不驚慌。
這會兒隔得遠,也不知道曲靖到底發生了什么。但是看到清軍這樣發狂,眼前的陣地便不好輕易丟棄。
于是也下令就地結陣,迎戰清軍。
多尼的大軍此時像是發狂的野獸一般,向著明軍沖來。
此時已經是子夜了,這么黑的天,什么指揮,什么箭矢都是沒用的。
李定國下令豎起自己的晉王的大旗,同時點上火把,將自己的帥營照的通體雪亮,如同黑夜中的燭火,勢必引得飛蛾不斷撲來。
“韃子此時已經發瘋,我豎起這桿大旗,他們定然著重攻擊此處,老王率領五千刀盾兵,藏于暗處,韃子來一批,就殺一批!”
李定國定下圍點打援之計,還是讓王國璽有些疑慮:“王爺,此地太過顯眼,刀兵無眼······”
李定國笑了笑:“誰說我要在待在這里面?”
“你知會下面的士卒,就算大旗倒塌也不要驚恐,一切都在本王的算計之中。”
王國璽聽后欣然領命。
布置完此處后,李定國又讓輔兵布置第二處大旗與火把。如同給野獸下套一般,用誘餌一步步將它引入深淵之中。
而這誘餌便是他自己。
果然清軍看到黑夜中李定國的大旗,像是發狂的野獸,蜂擁而去。
韃子的兇性被激發十足,此刻戰斗力也是十分的強悍。
一步步的朝晉王的大旗推進。
眼看就要達到李定國營帳后,王國璽率領伏兵從他們身后殺來,頓時引起清軍一陣大亂。
但也僅僅是一陣大亂,清軍此時已經發狂,徹底的顧頭不顧尾,心中只有將李定國撕碎的怒火。
黑夜中,沒人會管失去的戰友,也沒人會在意,清軍被偷襲,雖然損失慘重,但是士氣竟然一點沒崩。
多尼與羅讬到了此時也才發現他們對這支軍隊已經失去了掌控,不分出個生死,這仗結束不了!
韃子的家底太厚,就算在昆明城下損兵折將,此刻也還有四五大軍。對眼前李定國兩萬人足足多了一倍還多。
明軍奮力拼殺,依舊擋不住清軍的攻勢。
李定國的帥營被清軍攻破,正當他們大喜,瘋狂叫囂的時候。
兩里外,又一桿晉王的大旗升起,火光沖天。
明軍見狀自然是振奮不已,清軍也雙眼通紅,喪失理智般的繼續朝那桿大旗沖去。
到了此時,李定國已經得到了馮雙禮的奏報,知道了曲靖城下的一切,一時間悲喜交嘆。
也知曉了韃子瘋狂的原因。
所以眼下這個局面,自然是不能引這些清兵去曲靖城下。
李定國吩咐輔兵將火炮重弩全部集中布置在一處,設下一個圈套,引誘這些韃子鉆入。
這些韃子此時雖然戰斗力強悍,但都是憑借一股情緒在支撐,若沒有太大的變數,李定國還真不怕這些韃子。
多尼與羅讬見李定國進退有據,通過幾桿大旗就將清軍耍的團團轉,他們又不能約束清軍,軍令根本找不到人,這些讓他們不由的產生一股焦慮。
羅讬前壓住內心煩躁,安慰自己若是李定國這么好殺,他就不叫李定國了,到了此時清軍獲勝的希望其實只有洪承疇那股奇兵了。
“洪承疇的回信到了沒?提前大半個月讓他出發,一旦明軍抵達曲靖,就與泰什哈合兵,到了現在就算爬也爬到了!”羅讬將怒火發泄到自己的親兵上。
小兵被抽了兩鞭子,不敢叫出半聲。
多尼此刻在一旁怨毒的說道:“漢人果然不值得信任!就是那吳三桂,到了現在也舍不得將駐扎在遵義的五千精銳拉過來,其心可誅!”
羅讬看了看多尼,不知道他對吳三桂那里來的這么大怨氣?那五千人可是吳三桂最后的本錢,并且也不是什么精兵,拉來也沒什么用,他的精兵就在眼前。
不過好在多尼知道輕重,埋怨歸埋怨,對于吳三桂那是一點異樣都沒表現出來。
這也不過是情緒的一種發泄罷了。
而洪承疇呢,到底在哪里?
現在戰場的態勢其實就是看洪承疇的態度與位置。
洪承疇此時也是有苦難言,要將手上兩萬軍隊,從清廷變成自己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兩萬大軍,有近兩千韃子,雖然只有五百真韃,但剩下的不是蒙古八旗就是漢軍八旗,可不會輕易屈服于他洪承疇的。
不僅不會屈服,還時刻監視著他一舉一動。
除了這兩千人外,還有八千綠營,除此之外便是明廷的降軍了。
若是他年輕個十歲,大伙可能還會在他身上押注。
但是他現在已經是一個六十六歲的老頭,風燭殘年,沒幾個愿意在他身上下重注。這些將官現在雖然倚重他,也愿意聽他調遣,但是絕對不會對他歸心。
而洪承疇到了曲靖五十里外的時候,不湊巧的生病了,不省人事。
一連兩天,大軍寸步未拔。
領軍的滿洲都統拔力泰也是焦急的狠,他也懷疑這是洪承疇故意搞的鬼,但是當他親自去洪承疇營帳中查看病情后,又覺得洪承疇不像是裝的。
畢竟六十六了,在這個時代也算是高壽,去年他就以身體有恙為由,請辭歸鄉,但是被順治強留了,身體差是事實,受不了軍中顛簸也是常理,
所以拔力泰也無奈的停在了原地。
畢竟洪承疇是名正言順的三軍統帥,他不能越俎代庖的指揮。
但是當羅讬的信使到后,他再難坐的住了。想強制接過帥印,命令大軍開拔,被相當一部分軍官抵制了。
理由嗎,也冠冕堂皇,你又沒有將軍帥印,聽你的,出了事算誰的。
拔力泰無奈,只好點齊八旗的兩千兵馬,前往曲靖。
拔力泰剛走,洪承疇便醒了,臉色雖然慘白無比,但是眼神卻十分的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