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借頭
- 大明在逃天子
- 青帝一處開
- 2288字
- 2023-05-21 18:59:55
多尼營帳中,氣氛肅殺而又躁動,所有人都知道這暫時的平靜只是在醞釀接下來的風(fēng)暴。
這支清軍已經(jīng)到了極限。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困境,原因在于他們發(fā)現(xiàn)了明軍的蹤跡。
明軍幾萬人,又是急速行軍,沒有刻意掩飾。這一路行來肯定會留下不少痕跡,比如供幾萬人使用的灶臺,比如幾萬人堆積的糞便。
只要稍加留心,便會知道這條路上有大軍經(jīng)過,多尼與羅讬察覺到了這個痕跡,才知道天不絕人,李定國上鉤了。
但是李定國比他們早走了足足一天,并且從這些痕跡上來看,明軍也太多了,他們害怕泰什哈堅持不了多長時間,所以這幾日便是不顧一切的急速趕路,將清軍折騰的苦不堪言。
此時多尼的營帳外,已經(jīng)有幾十個將官求見,要多尼給他們一個說法。
既然要撤,為何不提前幾日撤離,非要等待糧草不濟才行動,以至于被明軍堵死了去處?
幾十人聚集在一起,場面十分安靜,盡顯恐怖,這意味著他們的忍耐度已經(jīng)到了極限。
如果多尼不給他們一個滿意答復(fù),后果不堪設(shè)想。
而營帳中,多尼面色如水,他左右站著四名虎衛(wèi),正在召見濟席哈,正紅旗蒙古都統(tǒng),也是這次被臨時認定的后勤主將。
“王爺何不將實情告知?咱們在曲靖城下有糧,以安將士們的心。”濟席哈也是一臉疲憊,其他人不敢問罪多尼,但是拿他擠懟還是敢的。
多尼苦笑一聲:“曲靖城下其實也沒多少糧了!”
濟席哈聞言大驚,這錢糧都是他在經(jīng)手,每次運糧都會按照多尼的吩咐,截留一點在曲靖,以防不測。
曲靖城下怎么會沒有糧食呢?
“但是有一物,可以暫解將士饑餓”多尼神情莫名,眼中似有寒光。
濟席哈不明所以:“何物?”
“你的項上人頭?”
“什么?”
還不等濟席哈反應(yīng),多尼身旁的侍衛(wèi)已經(jīng)將他按在地上,眼疾手快,一刀剁頭!
營帳外眾多將士聽到營帳中傳來一陣刀斧聲!而后便是多尼呵斥的聲音:“你這個吃里扒外的東西,枉費本王如此器重你,委以重任,沒想到你竟然喪心病狂的克扣軍糧,是可忍孰不可忍!”
眾將聽到呵斥的聲音,一陣騷動。
多尼一身血污從營帳中走出,左手持刀,右手提頭。
“傳我禁令,就地埋鍋煮飯,讓將士們好好飽餐一頓。”
話音剛落,群情歡呼。
而后一個包衣將多尼的愛駒牽了過來,通體雪白,很是神駿。
馬上有一艷麗女子,乃是多尼路上虜獲的女子,這段日子也是十分疼愛。
就在大家不明所以的時候。
多尼就著手中的鋼刀,一刀捅進了愛駒的脖子,而后將那女子頭顱一刀斬斷。
“此皆我心愛之物,通通填入將士腹中。”
如此血腥場景,嚇住了眾將,
多尼血氣翻滾:“流寇貪婪,已入我蠱中!曲靖城下有我諸多布置,李定國必葬身此地!吃完這餐,修整一個時辰,咱們就把這兩個月以來積攢的怨氣統(tǒng)統(tǒng)泄掉,讓這些流寇知道咱們滿清是不可戰(zhàn)勝的!”
眾將聽完一陣歡呼,就算知道多尼話有不實,但后路已絕,也只有跟他一門心思走到底。
羅讬與趙布泰看著多尼成功的安撫了人心,士氣上漲,也是齊齊的松了口氣。
所謂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此窮途末路,這支哀兵的戰(zhàn)斗力不可小覷。
“告訴洪承疇,若是他明天趕不到曲靖,就不要來了。他那點心思瞞不了任何人,若是想坐山觀虎斗,老子必然魚死網(wǎng)破,說什么也得先宰了他這個狗賊!”
臨了,羅讬讓探子知會洪承疇,大家都已經(jīng)入囊中,沒有誰能置身事外,也不會讓誰置身事外,是死是活,全憑自家本事。
十里外,當王國璽探查到清軍正在埋鍋做飯,進行修整,有些猶豫。
按照他自己的意思,很想就此進行騷擾清兵。
但是晉王在兵事上眼中一向揉不進沙子,他到底不敢忤逆李定國。只好急忙趕回曲靖,通知李定國。
當王國璽趕回之后,天色已經(jīng)暗沉。
李定國得知清軍在埋鍋煮飯,便已經(jīng)將其意圖猜的七七八八了,這個時代,沒有人敢在晚上行軍,清軍這般,必然是要尋求決戰(zhàn)。
戰(zhàn)場瞬息萬變,所有事情都不會按照自己的意圖進行,必然會出現(xiàn)許多偏差,甚至意外。所有自古越是復(fù)雜的計謀,越是漏洞百出。
而越簡單的東西,往往才是顛簸不破的真理。
李定國當機立下,不惜一切代價,也將要迅速將這營地攻破,然后再以逸待勞,迎戰(zhàn)韃子。
所以他決定,除了讓自己手中的兩萬精銳修整外,其余人全部參與圍攻。
而就在此時,熱氣球已然升起,只是可惜天色已晚,蒼茫一片,根本看不清任何東西。
但是熱氣球下的那團火焰,還是給泰什哈足夠多的震撼,盡管已經(jīng)從多尼的信件中得知這玩意,但是親自看到還是沖擊力十足。
“天火!”
“天火!”
不少清軍歇斯底里的吶喊。
“不過是戲法而已!不準抬頭,再有妖言惑眾!斬!”泰什哈強制的命令得到了很好的執(zhí)行。
明軍大水漫灌,四處出擊,清軍沒有足夠多兵力防守,防線終于被再次突破。
明軍攻擊又是如此的兇猛,如同瘋狗,他們折損過半,沒有多余的精力注意到天上的東西。
泰什哈收縮防御,將兵力集中,誓死也要守護核心大營。
而到了此時索倫部也開始出擊,個個身披利甲,步戰(zhàn)也猶如惡魔,將攻進來的明軍一一撕碎。
索倫部的首領(lǐng)圖納海身形魁梧,不斷揮舞手中的大錘,凡是被擊中的,無論是否披甲,都一一被擊殺,十分兇悍。
圖納海如入無人之境,這還是馬下。要是馬上,那殺傷力還要巨大。
清軍見到此人如此兇悍,士氣開始高漲。
此時兩軍已經(jīng)混戰(zhàn),箭矢之類的不可能大規(guī)模使用,只能小范圍的點殺。
但是圖納海身上的盔甲哪里可能被射透,面部又隨時在扭動,根本無法捕捉,只有派人將其圍殺才是正理。
饒是如此也有好幾名明將死于他錘下。
明軍也試了試火槍,但是這玩意精度太差,根本無法打中,再說他身邊也有掩護,殺個對穿后,便要修整一會兒,也不是無腦莽夫。
馮雙禮所部開始有些畏懼。
眼看這群韃子無人可制,高文貴率領(lǐng)本部的人馬,開始正面硬剛。
高文貴乃是李定國麾下的一員猛將,其悍勇在明軍中也是有數(shù),手持長朔,騎在馬背上想借用馬勢,一槍刺穿圖納海。
但是二人剛一短兵相接,高文貴就知道自己不可力敵,虎口微微發(fā)麻,手中的長朔差點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