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新版)作者名: 邢思存編著本章字數: 1593字更新時間: 2023-04-23 19:59:45
享受生命的大自在
“就藪澤,處閑曠,釣魚閑處;無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閑暇者之所好也。”這段話中列舉了幾種人士:隱居江海的人,與世無爭、逃避世事的人,清閑悠暇的人。這些人也沒有什么榮辱毀譽的強烈愿望或忌諱,所以,棲身山林江湖,流浪曠野荒原,每日垂釣,閑散度日。這正是道家的處世態度,順其自然,這些懂得隱居起來的人,是享受著生命的大自在的人。
然而,生活在當今時代的我們,不可能到山林中去歸隱。人為了生存,必須生活在社會之中。一句話說得好,“大隱隱于市”,只要一個人擁有一個自由的、超凡脫俗的心靈,即使是在鬧市之中,也能體會到萬籟俱寂的“靜”。在復雜的社會中,自然有簡單的道理,那就是只要你能夠保持心靈的靜美,學會享受生活,你就能享受生命的大自在。
一個人要過得快樂,必須學會享受生活。
一位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的老先生,在日記簿上記下了這樣一段文字:“如果我可以從頭活一次,我要嘗試更多的錯誤,我不會再事事追求完美。
“我情愿多休息,隨遇而安,處世糊涂一點,不對將要發生的事處心積慮地計算著。其實人世間有什么事情需要斤斤計較呢?
“可以的話,我會多去旅行,跋山涉水,再危險的地方也要去一去。以前不敢吃冰激凌,是怕健康有問題,此刻我是多么的后悔。過去的日子,我實在活得太小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有失,太過清醒明白,太過合情合理。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開始,我會什么也不準備就上街,甚至連紙巾也不帶一塊,我會放縱地享受每一分、每一秒。如果可以重來,我會赤足走到戶外,甚至徹夜不眠,用這個身體好好地感覺世界的美麗與和諧。還有,我會去游樂場多玩幾圈木馬,多看幾次日出,和公園里的小朋友玩耍。
“只要人生可以從頭開始,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林語堂說:“我總以為生活的目的即是生活的真享受……是一種人生的自然態度。”生活中,許多人只是一直往前追,追逐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卻忽略了現在已經擁有的陽光浴。很多時候,我們只顧匆匆趕路,而忘記了生活的真正意義,在高速度中失去了享受的權利。放慢你的腳步,欣賞途中的風景,時間就在你放慢速度的過程綻放它內在的美麗,讓你璀璨無比。
有好多天,慧海和尚獨坐寺內,郁悶不語。
師父看出其中玄機,并不言語,微笑著和弟子走出寺門。
門外是一片大好的春光。
放眼望去,天地之間彌漫著清新的空氣,半綠的草芽,斜飛的小鳥,動情的小河……慧海和尚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偷窺師父,師父正安詳打坐于半山坡上。
慧海有些納悶兒,不知師父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過了一個上午,師父才起身,還是不說一句話,打個手勢,把慧海領回寺內。
剛入寺門,師父突然跨前一步,輕掩兩扇木門,把慧海關在寺外。
慧海不明白師父的意思,獨自坐于門前不語。很快天色就暗了下來,霧氣籠罩了四周的山岡,樹林、小溪,連鳥語、水聲也變得不明朗起來。
這時師父在寺內朗聲叫慧海的名字。
進去后師父問:“外邊怎么樣?”
“全黑了。”
“還有什么嗎?”
“什么也沒有了。”
“不,”師父說,“外邊的清風、綠野、花草、小溪……一切都在。”
慧海頓悟,明白了師父的苦心。
慧海和尚封閉了自己的內心,因而他不能看到生活中的諸多美麗。其實一切都還在,只是你關緊了自己的心門,不肯睜開眼看看這世界原本的面目。穿梭于匆忙的城市中,你的腳步已身不由己。隨著快餐的盛行,你的人生也成了快餐人生。繁忙已經成了一種習慣,閉上眼睛是高樓大廈,睜開眼睛是汽車疾行。至于那郊外的湖光山色,那小村里的寧靜,對你來說也成了一種向往。人生短短幾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人活著的意義是什么?有的人說賺很多錢,做自己想做的事。可是,又有多少人只為追逐未來的幸福,卻放棄了眼前的幸福?
我們會工作、會學習,但如果不會享受眼前的生活,這對于我們來說,是人生的一大遺憾。所以我們要學會享受當下的生活,真正去領會生活的詩意、生活的無窮樂趣。學會享受生活,在享受中體驗生命的大自在,這正是莊子教給我們的哲理的最本質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