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伍月顏祭出的鼎狀飛行法寶上,項默有些感嘆,“沒想到,還真讓你查到了。”
李悠劍眉一挑,“怎么?會有人出面干涉我們呈報調查文書?”
“怎么可能?”項默擺手,“沒查到也就罷了,既已查到,鎮脈司不會姑息,這一點靚悠盡管放心。”
微微頷首,李悠閉目養神,開始思考怎么從楚太保莊云虛處,將螭紋玉玦殘片要過來。
翌日,李悠遞交完整的,關于三日尸案追查至今的結案文書。
即便有阿簡的供述,也不能排除莊之璃勾結詭修的嫌疑,鎮脈司與楚國廷尉署聯合行動,對阿簡供述涉及的人員進行清查。
期間,又有無數匿名、實名、聯名舉報,也不乏落井下石者,最終查處賭坊、地下錢莊等上百處,捉拿修行者十數,武者數百。
短短數日,莊家從郢都聲名卓著的豪族,淪為莊云虛獨木而支的沒落世家。并且可以預見,莊家的后輩在很長時間內都無法在楚國得到太多伸展機會。
就如項默的祖父受螭紋玉玦殘片影響后至今,項家在楚國仍是不上不下。
此番查到莊之璃雖然牽扯甚廣,但畢竟沒有直接涉及詭修,李悠只得到了一千脈元及相關功勞。
等到莊家清算風波過去幾天后,李悠登門拜訪莊云虛。
作為楚國三上公之一,雖然莊之璃的案件鬧得沸沸揚揚,但始終未出面的莊云虛府上卻似乎沒有受太多影響,只是閉門謝客了許多日,附近有些冷清。
進太保府很順利,門令進去通報后便將李悠引進了府。
此宅乃楚王親賜,占地極廣,但建筑地磚等都顯得很舊。門令告知李悠,從莊云虛搬入太保府,已有將近二十年,期間從未添過一磚一瓦,也未更換過一桌一椅。
在一片荷塘側的水榭,李悠見到了德名隆盛的莊云虛,他身長八尺,高大威武,并非李悠想象的文弱形象,面白似玉,刀眉長髯,身著文袍,外披鶴氅,形象管理得很好。在深陷的眼窩和一直皺著的刀眉上,能看出他近來并非完全不受外界影響。
請李悠坐下后,莊云虛為他添了杯茶,“璃兒派人送來的信老夫看過,這個案子是小李公子負責查的?”
鎮脈司并未宣揚查案人,不過有心打聽的話知道是他并不難,李悠并不感到奇怪。
“是我”,李悠不確定莊云虛的態度,沒有多說。
“璃兒她,會怎么樣?”
“大概會宣判死刑,以正法典吧。”
莊云虛輕輕點頭,沒有說話。
李悠眉頭微挑,有些疑惑的問:“莊先生您不打算求情嗎?”
對于這個問題,莊云虛沉默了許久,并未回答,而是反問李悠:“小李公子覺得我該求情嗎?”
今日到此,李悠是為拿到螭紋玉玦殘片,提前準備過可能涉及的話題,根據腹稿侃侃而談起來,“晚輩曾經翻看圣賢之書,上面寫著,天下大道有五,其中就有父子。上面又講,親近親人能使他們不怨,往深處說是有利于國的,既然圣賢都覺得無可厚非,那莊先生為子女求情又有何不可呢?”
莊云虛連連點頭,毫不掩飾對李悠的欣賞,“現在武道盛行,愿意研讀我們這些文人圣賢的年輕人不多了。老夫也知道這個道理,只是法不容情,并沒有干涉的意思。”
嘆了口氣,莊云虛又問:“其實璃兒走到今天這一步,老夫的德名反而是幫兇。老夫想問小李公子,你覺得,因為我的德造成罪業,我的德還是德嗎?”
這個問題李悠還真沒準備過,抬頭看了眼整肅以待的莊云虛,李悠暗贊,不愧是身佩螭紋玉玦殘片之人,出這等事還會反思自己。
思考片刻后,李悠謹慎答道,“在回答這個問題前,請允許晚輩講一個故事。”
“小李公子請講。”
“這個故事有一句相當出名的話,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這其實是李悠前世的歷史典故,那句話出自一個名叫王導的人。王導是一個豪門子弟,他的弟弟不服朝廷管束,甚至引兵撲向都城,引得皇帝大驚。當時有人進言皇帝殺光城中王家人,王導聽說后很害怕,去宮中表忠。
而那句話中的伯仁是個名士,也是王導的摯友,去皇帝面前為王導求了情。但為了不讓皇帝猜疑,對王導表現得很冷漠,王導便誤會伯仁說自己壞話,暗恨上了伯仁。
后來王導的弟弟打得太好,皇帝只能招安,做了大官,開始清算敵對的人。因伯仁是個名士,清算時便征詢王導意見,王導當時沒有表態,算是默認,以致伯仁被殺。
第二天,王導進宮發現了伯仁為自己求情的章奏,才知誤會了伯仁,悔之不及,說出了那句話。
莊云虛聽懂了李悠的意思,感嘆道:“璃兒犯法雖非老夫授意,但老夫德名卻是她的倚仗。老夫失察便如一種默許,自然是有過錯的。”
“其實同樣的情境,德行不足的人會抱怨,一般人會心安理得,您能自省,正是您的德行表現”,安慰了一句,李悠圖窮匕見,“莊先生,恕晚輩直言,螭紋玉玦殘片雖然佐證了您的德,卻太過了,讓世人對您的德深信不疑,才有今日,您不如棄之?”
“小李公子的想法與老夫不謀而合,正是因為螭紋玉玦殘片,才讓老夫的德成為璃兒過界的工具,該當棄之。”
李悠頓時一喜,“莊先生既然也這么想,那該早些棄了才好。”
“小李公子說得對,所以前幾日有人找老夫要時,老夫便給了。”
“您把螭紋玉玦殘片給別人了?”
“是啊,老夫想再留著也無用,便給了。”
李悠心底一涼,“您...給了?”
“那人非要,就給了。”
沒想到,竟被捷足先登,而且,李悠不得不考慮一種可能性。
如果阿簡所言不假,莊之璃并未勾結過詭修,只是借助莊云虛的德名,博取地下勢力。那近日李悠所查到的一切詭修相關案件,莫非是有人為了得到螭紋玉玦殘片布的局?
若是如此,李悠豈不成了他人的刀?
想到這種可能性,李悠追問道:“請問莊先生,前幾日找您要螭紋玉玦殘片的,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