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當李白遇見蘇軾
- 讓你去支教,你竟教出一群天才
- 小豬很勤奮
- 2645字
- 2023-03-04 22:21:25
蚊子直播間里,趙文婷看著下面一水的評論,全都是在問她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可是,她哪里知道這首曲子的名字。
“實話告訴大家,這首曲子我今天也是第一次聽,我并不知道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蚊子姐姐,你是在哪里找到的這首曲子?”
“圍脖上看到的,我覺得很好聽,所以就著急著分享給大家,還真沒去調查這首曲子的來歷。”
趙文婷說她也不知道這是什么曲子,京都音樂學院的師生們都是一臉遺憾。
“俞老師,這個主播說她也不知道啊這首曲子的名字。”
俞正弘思索片刻,忽然想到了什么,昔日她在江南音樂學院進修時,曾經結識過一位笛子方面的大師,那位大師在他心目中,是當今華國在這方面造詣最深的大師。
或許,他知道這首曲子的來歷也不一定,即使不知,他也很想將這首曲子分享給他,聽聽他對這首曲子的看法。
“今天的課就先到這里,同學們回去好好品味這首曲子,下一堂課,我希望能夠和大家好好聊聊這其中的意味。”
下課后,俞正弘馬不停蹄地買了一張機票,這位大師不用手機,終日里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所以要想見到他,只能是去親自拜訪。
就在俞正弘趕往江南市的時候,大量的網友正在圍脖上討論,趙文婷告訴他們,這首曲子他是在圍脖上看見的,那名用戶的名字叫“母怡天下”。
此時,張然三人還在育強中學等待著那位孟老師的回歸,他們已經在育強中學待了兩天。
這兩天里,這個學校帶給他們一輪又一輪的震驚,他們發現,這個學校不僅有數學天才和繪畫天才,還有著各種各樣的天才。
今天一大早,宋志平就告訴他們,今天有一堂課會很有趣,如果他們感興趣可以來旁聽,并聽聞,這堂課的形式是孟老師設計的。
一聽和孟老師有關,三人就打足了精神,他們太想了解這位神秘的老師了。
張怡預感到這堂課會很精彩,于是,他提早便準備好要做一場直播。
張怡平日里在網絡上很活躍,除了圍脖之外,他還經常會在小破站上直播繪畫。
很早,張怡就提前來到了教室,打開了直播間。
過一會后,陸續有網友進到直播間。
“小姐姐早啊!今天是要直播畫什么呢?”
“up主這么勤奮,一大早就要畫嗎?”
“怪不得人家能考到京都美術學院,果然是天道酬勤,我為up主點贊。”
“小姐姐缺男朋友嗎?如果缺的話,我可以填補上”
“樓上的在想屁吃!”
張然和陳淑芳此時也在旁邊看著,當看到網友們的發言后,張然眼皮一陣跳動,覺得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別過頭去。
張怡對著直播間說道,“我今天不直播畫畫,我想直播一些其他東西,我保證一定是很有趣的東西。”
“怡寶你這么說我就好奇了,究竟是要直播什么啊!”
“先保密,待會兒你們看見就知道了。”
這時,育強中學的學生們陸陸續續地來到教室里,張怡將手機的攝像頭朝向講臺。
“這好像是教室。”
網友們看到直播間的畫面,都感覺很奇怪,他們看見,直播間畫面中的教室顯得很簡陋,破舊的桌椅,四周發黃的墻壁,一看就知道,這個學校的條件恐怕不怎么好。
不多時,學生們都坐齊了,宋志平也來到教室,他站在講臺上對著同學們說道,
“今天是我們的詩詞表演課,我很期待接下來三位同學的表演,大家為他們加油鼓氣!”
“啪啪啪!”學生們的掌聲經久不息!
三名學生走到講臺上,他們的穿著與其他同學截然不同,其他的學生都穿著育強中學的校服,不少學生的身上還打上了補丁。
而這三個學生的衣服別具一格,其中兩個學生穿著古代的服裝,另一個學生則是穿著類似于宇航員的服裝,頭上罩著一個宇航員的頭盔。
看見三人奇怪的裝束,
“詩詞表演課?什么東西?”直播間里有網友問道。
“有點意思,第一次聽說有這種課!”
直播間里的網友們正熱烈討論著,這邊教室里,三名學生已經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其中那名穿著白色古裝的學生,仰著頭,用悠長的腔調開始吟唱起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我知道了,這學生是在扮演李白!”直播間有網友分析道。
“你別說,還真像那么回事!這少年的語感把握的很好啊!”
“臥槽!這語氣絕了,這是當代李太白啊!”
這首詩吟唱出來,張然三人渾身為之一振,“這哪像是一個中學生的語氣啊!如果不是這學生稍顯稚嫩的聲音,你告訴我這是李白再世我也信啊!”
看著張然三人驚訝的表情,宋志成此刻非常得意,能夠把負旦大學的教授震驚到這個地步,他宋志平充滿了驕傲。
“李白”一首《靜夜思》吟唱完,緊接著,另一名穿著淺藍色古裝的學生緩步走上臺。
“太白兄,為何在這里唉聲嘆氣啊!”
“哦哦,原來是東坡兄啊!久仰久仰!”
“太白兄這可折煞我了,你可是世人所稱的詩仙啊!”
“你也不差,自從我來到這時光長河后,你的名字可是如雷貫耳啊!”
“豈敢,太白兄可是我的偶像!”
“哈哈哈!”
“太白兄剛才吟唱的可是《靜夜思》?”
“正是!”
“這首詩寫得太好了,短短的二十個字,讓我感同身受啊!床前的明月光,地上的霜,兩者相互照應,人生而短暫,而明月永存,同在明月之下我的故鄉現今又如何呢?”
“蘇東坡”的分析顯然是說到了“李白”的心里,他激動地握緊“蘇東坡”的雙手,
“東坡兄你也有思鄉之情?”
“是啊!自從來到這時光長河,許久未見我的故鄉,我也甚是想念!”
說著,“蘇東坡”撫了撫胡須,緩緩吟唱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東坡”的一番吟唱,再次讓直播間的網友們感到震撼,如果說剛才的李白是李白本白,那現在的“蘇東坡”與他們想象中的蘇東坡簡直毫無二致。
“絕了!這動作,這眼神,這語氣,太強了!”
“太符合我心目中的蘇東坡形象了!除了聲音有些稚嫩,我找不到任何缺點!”
“現在的孩子真可怕,這么年輕表演功力就這么強,這以后是妥妥的影帝啊!”
“這演技一看就是天賦加努力的結果,恐怕是哪個表演天才班的學生吧!到鄉下學校表演?”
此時的張怡沒有功夫關注直播間里網友們的評論,她和張然陳淑芳二人一樣,已經被眼前的表演深深地折服。
兩人短暫地交流讓他們有一種錯覺,雖然此刻深處破舊的教室中,屋外的陽光灑落到教室里,但他們的思緒都被這種表演帶到了一片夜空中,在那里明月高懸,微風輕輕拂過臉頰。
“東坡兄,你的這首詞可真好,在你的描述下,我感覺那輪明月更添了一份浪漫。”
“太白兄,你可曾想過,為何我們大家都這么喜愛天上的這輪明月?”
“那是因為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這輪美麗的明月永遠高懸在這廣闊的天地之上,就像你所說的千里共嬋娟。”
兩人談話間,另一名宇航員服裝的學生走上前來。
“李白,蘇軾,我們收到了你們關于去月球的申請,現在跟著我啟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