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 中華雄風
- 火冰
- 2265字
- 2005-06-20 14:12:00
親兵哭喪著臉回答道:“大人,天黑前鑿好的冰壕,已經被冰給封住了!恐怕……”
聽說冰壕沒了,姚撫民立時驚出了一身的冷汗,急忙問道:“有多少敵人?”
“黑呀呀的一大片,至少有好幾萬韃子騎兵?!?
聽到親兵的回答,姚撫民仿佛一下子掉進了冰窖里。自己手下總共才六千多號人,絕大多數還都是沒有鎧甲的水手,根本不善陸戰?,F在沒了冰壕“天險”的阻擋,區區幾千水師被迫要與數萬敵人的騎兵來場陸戰,這仗可怎么打啊?
慌亂之中,他終于定下神來,下了命令:“告戒大家——不要慌!立刻集結全島的車輛,結成環型車陣迎敵!”
匆忙之中,明軍把所有的馬車全部集中起來,排成了車陣。原來拉車的馬匹則全部集中起來,臨時召集會騎馬的士兵,組成了一支約兩百人的騎兵。說實在的,這支騎兵部隊人數實在是太少了,而且是完全“業余”的騎手。與其說是準備與“專業”的韃子鐵騎對抗,到不如直接說是敢死隊更確切一些。因為誰都知道,在這場實力懸殊的騎兵突擊戰中,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有取得勝利的可能。一次沖鋒下來,很可能就沒有一個騎士能活著回來了。
車陣是明軍步兵對抗騎兵的常用戰陣,將武鋼車或偏箱車用鐵鎖連起來,阻擋敵人騎兵沖入步兵陣營。武鋼車、偏箱車車身結實,車身外包有厚厚的鐵皮,防御力相當的強。而步兵則用弓箭、火器等在車陣內應敵。如果敵人進攻,步兵則在陣內用弓箭、火器射殺敵軍;如果敵人敗退,則可以解開兩輛車開一個缺口,讓騎兵出陣追擊敵軍。另外,車陣也是可以移動的。當然,這么多車連在一起,想跑的快也是不太可能的。但車陣在移動的同時,仍可以保持陣型。這樣一來,作戰時既可以機動,又不會妨礙車陣的防御力了。
可惜的是,覺華島上根本沒有配備專門用來組車陣的武鋼車、偏箱車。也難怪,誰會想的到一向在船上作戰的水師,會有一天與強大的騎兵部隊來一場陸戰呢?
覺華島的明軍臨時結成所謂車陣車輛,只不過是平常用來運送糧草的普通馬車而已,車輛之間也只是用繩索簡單的捆綁在一起。與真正明軍步兵的車陣相比,防御力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不過,有總比沒有強吧?
在韃子的騎兵沖到之前,簡單的環型車陣終于建好了,士兵們都帶著兵器撤入了陣內。這個臨時組成的簡陋車陣,至少給慌亂中的士兵們一些心理上的安慰。
進入車陣后,不用人吩咐,大家都紛紛躲在車后,或張弓搭箭,或持長槍短刀,持準備迎擊敵軍。
望著越來越近的韃子騎兵,姚撫民轉頭命令道:“弓箭手準備!”
他話音未落,就聽見“嗖、嗖、嗖……”的一陣利箭破空之聲傳來,韃子騎兵搶先射出了第一輪箭。雖然大多數箭被馬車給擋住勒,但明軍的車陣之中仍有人中箭。
姚撫民沒有立即下令放箭還擊。因為他知道,明軍裝備的弓本來就沒有敵人的弓射程遠。現在敵人的箭可以射進車陣來,可自己這邊的箭射出去還夠不著人家。這個時候射箭還擊簡直是在浪費箭枝。沒辦法,只有等敵人再靠近一些了。
沖鋒的韃子騎兵緊接著又是一輪亂射。其中一枝箭嗖的一聲從姚撫民頭頂上掠過,他甚至可以感受到那枝箭帶來的微風,吹動了他幾根散亂的頭發。
“放箭!”敵人終于進入明軍弓箭的攻擊范圍了,姚撫民扯起嗓子吼出了攻擊的命令后,明軍開始還擊了。一次齊射過后,沖在最前面的韃子騎兵中箭的不少,卻很少有被射下馬的。因為敵人都身穿厚重的鐵甲,普通弓箭即使射穿鐵甲,其殺傷力也將大減,難以一箭斃命。好在直接射中馬匹的箭也不在少數,這些箭對防護薄弱的馬匹來說卻是致命的,許多敵人因馬匹中箭而倒地。
不過,這些因馬匹中箭而倒地的敵軍,也沒什么好事在等著他們。在這種萬馬奔騰的沖鋒的戰場上,就算落下馬來沒被摔死,通常也難逃被后面沖鋒的戰馬亂蹄踩死的命運。
可是,敵人實在是太多了,剛射倒前面的敵人,后面的敵人又蜂擁而至。更何況,敵人的弓箭也不是吃素的,不時有躲避不及的明軍士兵中箭。明軍士兵多為水軍身上沒有鎧甲,敵人射過來的弓箭勁道又猛,一箭射中通常就穿胸透背、慘不忍睹。
敵人的騎兵越逼越近了,眼看著就要沖到車陣前了,姚撫民的額頭上開始冒冷汗了。
沖到車陣前的敵軍因為有車陣阻擋,一時也沖不進來,只是將車陣層層圍了起來,并不停的繞著車陣向里面射箭。包圍車陣的敵人是越來越多,射向車陣內的箭也是越來越密集。雖然由于敵人離的近了,明軍的弓箭也可以射穿敵人的鎧甲有效的殺傷敵人了。但是從車陣內此起彼伏的中箭者的慘叫聲來看,傷亡明顯要比敵人大的多。
此時,圍著車陣的敵軍忽然讓開一道缺口,一隊騎兵從缺口出沖到車陣前。只見他們一抬手,數十個帶著鐵鏈的大鐵鉤脫手而出,直奔眼前擋路的馬車飛去。隨著一陣“咄咄咄……”之聲,沉重的大鐵鉤穿透馬車木制的車壁,將馬車給鉤住了。緊接著,這些敵人騎兵同時一聲大喝,拉著鐵鏈向后退去,長的鐵鏈一下子就被拉的筆直。鐵鏈的另一頭,又有許多的敵人騎兵加入了拉鐵鏈的行列。
被鐵鉤鉤住的馬車,在這越來越強的拉力下,開始慢慢向外滑動、傾斜,并且不時發出一陣陣噼里啪啦的響聲??磥?,就算固定車子的繩子不被扯短,車陣不被拉倒,這些臨時拼湊的馬車恐怕也會被拉跨的。整個車陣只要有一個缺口,敵人的騎兵肯定會蜂擁而入的。那時,車陣內的這些身無存寸甲的水軍,如何抵御身穿重甲的騎兵沖擊?
姚撫民回頭看了一眼,正整裝待發的兩百余名臨時召集的“業余”騎士們,無奈的命令道:“騎兵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