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凡例

1.一般認爲道教産生於東漢末年,故本書所謂“宋前”是指漢末至五代這一段時間;所謂“道經(jīng)”是指《道藏》和敦煌道教文獻中除去《老子》、《莊子》等道家典籍及注疏、醫(yī)藥文獻之後的宗教著作,而以“道教文獻”統(tǒng)指道家經(jīng)典和道經(jīng)。

2.本書所謂“字詞”實際上包含詞組(短語)在內(nèi),爲稱述方便,不擬名爲“字詞語考釋”。

3.本書所謂“疑難字詞”是指通過檢索各類辭書、故訓及簡單排比歸納例證後,不易知其義的字詞。所以僅有詞彙學、辭書學價值而易知其義的新詞新義,不在本書考釋之列。

4.本書徵引次數(shù)較多的文獻目而使用簡稱者:

《中華字海》,簡稱《字海》,中華書局、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4年;

《漢語大詞典》,簡稱《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993年;

《漢語大字典》(第2版),簡稱《大字典》,崇文書局、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

許慎《説文解字》,簡稱《説文》,中華書局1963年;

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第2版),簡稱段注本《説文》,其注釋簡稱“段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玄應《一切經(jīng)音義》,簡稱《玄應音義》;慧琳《一切經(jīng)音義》,簡稱《慧琳音義》:所據(jù)版本皆爲徐時儀《一切經(jīng)音義三種校本合刊》(修訂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釋行均《龍龕手鏡》(高麗本),簡稱《龍龕》,中華書局1985年;

韓孝彥、韓道昭《改併五音類聚四聲篇海》,簡稱《四聲篇海》,《續(xù)修四庫全書》第229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其他使用簡稱者,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簡稱《釋文》,《四庫全書》簡稱《四庫》。

5.本書所引敦煌、吐魯番等文獻如有殘缺情況,處理如下:缺字、殘字分別用□、表示,缺、殘幾個字,則用幾個□、;上部殘損用,中部殘損用,下部殘損用

6.本書所引道經(jīng)絶大多數(shù)據(jù)三家本《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句例之後的括號內(nèi)附注冊數(shù)及頁碼,頁分上、中、下三欄,分別用a、b、c表示。如18/176c,表示三家本《道藏》第18冊第176頁下欄。引用中有訛誤者,出注説明。所引《中華道藏》(華夏出版社2004年)格式同上。

7.少數(shù)所引道經(jīng)未據(jù)《道藏》本者,則據(jù)質量較好的點校本、校注本,其出處皆於腳注中説明。如中華書局“道教典籍選刊”叢書本,簡稱“選刊”本。引用中有訛誤者,本書徑改,不再一一做出説明。

8.行文中與考釋無關的俗體、別體,本書一律改爲通行的繁體字,異體字及道教中的特殊用字則保留其原文寫法。涉及新舊字形的,採用新字形。

9.爲求行文簡潔、稱述方便,本書在稱引前賢時彥觀點時,姓名之後皆不贅“先生”字樣,不恭之處敬請諒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阴市| 轮台县| 安龙县| 浦东新区| 广东省| 资阳市| 清远市| 定远县| 依兰县| 怀来县| 汾西县| 攀枝花市| 宁海县| 米林县| 南召县| 文成县| 沙雅县| 衡阳县| 襄垣县| 德昌县| 新闻| 永川市| 德化县| 田阳县| 松阳县| 新田县| 文山县| 且末县| 龙川县| 万山特区| 新营市| 林西县| 永定县| 嘉禾县| 蒙山县| 博罗县| 乳山市| 石渠县| 石首市| 南靖县| 房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