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請?zhí)幼苑獗O(jiān)國
- 南明太子復仇錄
- 遠方之心
- 2093字
- 2023-03-23 20:32:28
沒想到,自己久戰(zhàn)沙場,今天卻是落得這般結局!
要在這般憋屈的狀態(tài)下,以如此恥辱的方式,成了這名少年的俘虜,可謂一世英名,毀于一旦。
不過王施猶然保持了最后的倔強,他瞪著血紅的雙眼,沖著對面的朱慈煊,甕聲甕氣地回道:“某叫王施,乃是吳應麒將軍帳下總兵,你又是何人?”
“大膽!竟敢如此對太子殿下無禮!真是欠揍!”一旁的劉震怒氣沖沖地上前,不由分說,便上前給了他幾個大耳光。
啪啪數(shù)聲,挨揍的王施,已是口鼻流血,卻猶是一臉倔然,他恨恨地瞪著面前的朱慈煊,一副憤怒不甘的模樣。
見他這般倔硬,朱慈煊卻已懶得理他。
他只輕嘆一聲,便扭過頭去,對一旁的劉震吩咐道:“看來,王總兵對于投降之事,實是多有不甘呢。劉世子,你且將王施與其一眾手下,盡皆關押下去吧。”
劉震恨恨地盯了王施一眼,趕緊道:“殿下,在下看他們現(xiàn)在雖已歸降,卻是迫于情勢,多有不甘呢。為徹絕后患,不若盡皆殺之!”
朱慈煊搖了搖頭:“不可!他們既已投降,且不論心服與否,就皆是不可濫殺。不然的話,我軍得了好殺之名,卻對將來的清軍勸降十分不利。另外,以孤看來,現(xiàn)在我軍人力短缺,老弱尚需從軍,更何況白得這近兩百名精壯兵丁,又豈可輕易浪費。以孤之見,皆可留于軍中,讓其干些雜活便可。待其將來愿意真心歸附,再另行處置,亦不為遲。”
聽了朱慈煊的這番話,劉震點頭表示認可。
“也好,軍中苦力尚是極缺,讓他們來干亦是不錯,在下聽太子安排便是。”
他一語方畢,一旁的王施卻又立即大叫起來:“太子,王某斗膽,有個請求要說。”
朱慈煊平靜地看著他:“你說吧。”
王施咬了咬牙,立即道:“王某希望,現(xiàn)在我部軍兵既已歸降,太子可否放了在下。畢竟,在下家屬俱在昆明城中,若是遲遲不歸,只怕家屬難保。”
“孤不會放你走的。”朱慈煊毫不客氣地說道:“你既是我軍之俘虜,就沒有資格來與孤講條件,現(xiàn)在若放你走,那其余這近二百名俘虜,估計也多有家屬在當?shù)兀遣皇枪乱捕嫉梅潘麄兓厝ィ扛螞r,自你部受俘以來,我軍現(xiàn)在的情況,你等也多少有所了解。若就這般放你等回去,豈不是又給吳應麒帶了一群向導回去么?”
朱慈煊這番話語,令王施一時語塞,他瞪著眼睛,不知道接下來到底要如何回復。
這時,朱慈煊又道:“再說了,你覺得你等被俘后,吳應麒會對你家屬不利,以孤看來,恰恰恰相反,你等被俘之后,只要我軍不放出消息去,有誰知道你等是死是活?若你們一直處于沒有消息的失蹤狀態(tài),吳應麒又如何會對你們的家屬下手?所以,你等就算一直呆在我軍中,當可保家屬無虞。”
聽完朱慈煊這一番話語,王施的氣焰明顯低了下去。
他吶吶言道:“既如此,則王某聽憑發(fā)落便是。反正已落入爾等手中,要殺要剮,皆請自便。”
朱慈煊冷冷道:“孤說過,孤向不喜濫殺,除了徒造殺孽外,更無益于將來收納更多的降兵。你等就由劉世子安排,在軍中充當雜役,將來若是心服了,再另當他任。”
王施猶欲說話,一旁的劉震早就對他不勝厭煩,沖他吼道:“你聾了么,太子殿下好心好意留你一條狗命,讓你等在營中當雜役效力,實是莫大仁德。你這廝還要再說甚屁話,還不快快滾下去!”
他揮了揮手,數(shù)名軍兵上前,押著垂頭喪氣的王施,從朱慈煊面前離開。
看著王施遠去的背影,朱慈煊忍不住一聲冷笑。
然后,他轉過頭來,對劉震說道:“此戰(zhàn)已畢,我等接下來,便要考慮盡快離開關索嶺了。”
劉震回道:“此事上次已與太子殿下商定,末將自無二話,只不過,末將現(xiàn)在覺得,尚有一事,需得太子殿下趕緊去做。”
朱慈煊聞言一怔:“劉世子欲勸孤去做何事?”
他話音剛落,劉震微微一笑,隨即向旁邊諸人招了招手。
很快,諸如王從敬、許冠、黎維祚、鄧凱等人,俱是來到這里,隨即皆推金山倒玉柱,一齊伏跪在朱慈煊面前。
“我等希望,太子在出發(fā)之前,自立為監(jiān)國。”
聽得眾人這般齊聲叫喊,朱慈煊一時愣住。
劉震繼續(xù)道:“太子殿下,現(xiàn)在國中無主,群龍無首,這般混亂狀況,安可長久!望殿下從我等之言,自立為監(jiān)國,自此之后,重振國邦,中興大明,我等必當誓死追隨。”
朱慈煊眉頭微斂,不覺陷入沉思。
真的要在這個時候,自任為監(jiān)國嗎?
前世看過明史的他,知道在明末之時,最為有名的監(jiān)國之事,便是在弘光朝廷覆滅之后,當時在浙江的魯王朱以海,就曾當過所謂的監(jiān)國。
福王朱由崧即位于南京后,曾命朱以海駐守臺州。順治二年,清軍攻破南京,錢肅樂、張煌言等起兵浙東,鄭遵謙、張國維等迎朱以海于紹興,在眾人的擁戴下,朱以海正式出任監(jiān)國。
只不過,早在朱以海當監(jiān)國前,唐王朱聿鍵就已經(jīng)在福州稱帝,即為隆武帝。所以,很快朱聿鍵就派使者來紹興,要求朱以海退位歸藩。因朝臣中有不少人主張承認朱聿鍵的地位,朱以海不得已之下宣布退位歸藩,并返回臺州。
再后來,隆武帝朱聿鍵被清軍殺害之后,一些不愿意投降清廷的文武官員,遂改奉監(jiān)國朱以海為正統(tǒng)。張名振更是不失時機地提出了“隆中對”,他向朱以海完整地闡述了先三分天下,建基立國,再收復江南和一統(tǒng)天下的戰(zhàn)略方針。
雖然這項計劃最終失敗,而朱以海這個監(jiān)國,亦最終極不甘心地病死于金門,但這真實歷史上的朱以海這般經(jīng)歷,卻亦令王明回想起來,心下為之戚然。
朱以海成為監(jiān)國不能成功,而自己身為大明太子,既有正統(tǒng)身份,又有忠心追隨的部屬,若當監(jiān)國,當可比他干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