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根頭發的文章
- 探秘全球:從生吃活蝎開始
- 最大馬力
- 2054字
- 2023-02-09 15:55:13
【小可不才,說到東方古國的史前文化遺址,小可只知道河姆渡遺址、良渚遺址、三星堆遺址,至于這凌家灘遺址,這還是第一次聽說。】
【小生也只知道三星堆遺址而已。】
【我讀書少,連你們說的小可和小生都不如,我只知道三星,丟人啊。】
【俺也一樣!】
【還真有讀書這么少的?小可和小生,是對自己的謙稱啊,這都不知道嗎?】
【前面的,人家讀書少不少,得看人家是不是在開玩笑,不過你上網不多,這可是假不了的。】
【這個直播間里,既不乏文人騷客,也常有老實人出沒,真是笑一笑十年少啊!】
【你這病句看得我直想笑,希望我能十年少,一夜之間黑發滿頭,三足鼎立!】
直播間里的網友們,就像撒了歡兒的鳥雀一樣,簡直是人說人話,鬼說鬼話,正是“充滿了快活的空氣”的那種氣氛。
看著滿屏的彈幕,方誠不禁搖頭一笑。
這直播間雖然是自己的直播間,但來到直播間里的網友們想說什么,想聊什么,那就是人家的自由了。
身為主播,自己可不能約束人家,非讓人家說些正經話,那只會顯得自己心思很正經,腦子卻很不正常。
自己要做的,就是懷著對歷史和東方古文明的敬畏與向往,繼續解說凌家灘遺址這個史前文明的源頭。
正好,有那么幾條很正經的彈幕飄了起來。
【主播,在這凌家灘遺址,有什么令人費解的奇異之事么?】
【有沒有什么未解之謎?】
方誠點了點頭,在整片墓葬區的周圍走動著,繼續進行解說。
“朋友們,自從35年前的那個秋天,凌家灘遺址被無意中發現之后,考古隊對這片遺址進行了數次發掘,先后出土了玉龜、玉勺、玉鏟等一大批精美的玉器文物,總共有200多件,全都是純玉質的。”
“在這些精美的出土文物中,最值得一提的文物便是玉人和石鏟,玉人的表面是經過拋光的,而令人無法想象的是,玉人所用的拋光技術,竟絲毫不遜于現在的機器拋光!”
“還有,玉人的管壁只有0.17毫米,而身上的鉆孔更是不超過0.17毫米,也就是小于等于0.17毫米的加工精度,這是什么概念?”
說到這兒,為了加強網友們對0.17毫米這個概念的理解,方誠就懷著割肉喂鷹的仁心,小手一拔,從頭頂上拔下了一根頭發。
智能無人機立刻飛到了跟前,極清鏡頭把方誠手里的這根頭發拍攝得清清楚楚。
方誠心里一緊,好在沒有頭屑,而且發絲烏黑順滑,完全上得了臺面拿得出手。
“朋友們,看一下,我的頭發絲夠細吧,這已經超過0.17毫米了!當然了,我們身上除了頭發絲,包括其他部位的毛發都要比0.17毫米粗!”
方誠一邊說著,拎著自己這根和香煙差不多長的頭發。
好在是極清鏡頭,如果是普通手機的鏡頭的話,怕是不可能把一根頭發絲拍出如在眼前的感覺。
【看主播這根頭發,活力滿滿啊,有齊人之福!】
【說人話,啥叫齊人之福?】
【@語文課代表,@澇矮。】
【齊人之福,出自《孟子》中的名篇《齊人有一妻一妾》,意思就是說主播身強力壯,精力勁暴,擱古代的話可以妻妾成群,兒孫成窩。】
【本人學醫的,中醫寶典《黃帝內經》中就有‘發為血之余,腎其華在發’的記載,所以從主播這根頭發的品質上來說,主播確實是龍精虎猛,朝氣蓬勃,有著勃勃生機,勃勃生機啊!】
【合著主播拔一根頭發,不只是作為解說道具,還有著炫身家的意思啊。】
【炫身家,這個詞兒用得好!確實啊,男人只有身板好了,家庭才能穩定。】
【這么沉重的話,必然是出自過來人之口啊……祝早日康復。】
看到這滿屏飄飛的彈幕,方誠還真是哭笑不得。
雖然哭笑不得這個表情好看不到哪去,但除了這個表情,是真沒有合適的表情可用了。
想不到啊,自己的一根頭發,居然就引起了直播間的軒然大波,弄得自己答應也不是,否認也不是的。
還是言歸正傳吧。
“朋友們,一根頭發而已,又不是孫悟空身上拔下來的毫毛,用不著大做文章吧?”
“當然了,大家都很有才,個個都是人才而且說話又好聽,說得就是你們了。”
“接下來我就言歸正傳,話說大家能想象么,5000多年前的古人,究竟是用什么尖端工具鉆出了0.17毫米這么細的孔?反正我是無法想象。”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一個貴族的墓地中,還出土了一把石鏟,那石鏟重達9.5斤,這可是東方古國從新石器時代到現在為止,發掘出土的最大的一把石鏟!”
“除了玉器和石器之外,考古隊還在這片紅陶土地上,發現了上百個圓形的柱洞,每個柱洞的直徑都在30厘米左右,這可和家用水桶的口徑并不多了。”
“至于這些奇怪柱洞的來頭,當時也很令人費解,考古隊在四周考察一番后,推測這片紅陶土地應該是當時某個貴族在這里建造一座豪華建筑的遺跡,而直徑30厘米的圓形柱洞,應該就是當時支撐建筑的柱子所留下的。”
“這個推測還是比較靠譜的,只是又多了一個更大的疑惑,因為在5000多年前的史前年代,古人一般都只會用木頭搭建房屋,為什么凌家灘村卻開始用燒制的紅陶土來建造房屋呢?如果這是真實的話,那可就意味著,凌家灘村的先民們智慧超出了當時的時代,比其他地區的先民更早地進入了文明社會。”
“而接下來的一個重大發現,也證實了考古隊的這個猜測是靠譜的,因為他們又發現了一處用紅陶塊砌成的水井,既然先民們會用這種水井了,就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開始注重飲水質量了。”
“不得不說,古人們的這種安全飲水的意識,真是十分難得,想想今天的我們擁有這種意識,這才是多少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