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大地主
- 興元之大宋科技興國
- 獨行的班馬
- 4510字
- 2023-02-19 01:40:57
小月見范澤興致不高,說道:“小澤,你說我爹爹和二叔能守住嗎?”
范澤也在想這個問題,不知道自己這只蝴蝶會引起什么樣的風暴。
只能抓緊組建新軍,看能不能靠這只新軍扇動臂膀帶來好的變化。
范澤沒有上過戰場,也沒有真正接觸過金人,也沒有明確答案:“吳將軍他們肯定能守住的,畢竟金人騎兵不適合山區作戰,更不適合攻城。”
小月神情落寞的說道:“爹爹在我們南下時說,能不能守住不知道,但是只要他還在和尚原,金人就休想進去秦嶺半步。能多守一天巴蜀人民就能多一天安分日子。
我爹爹喜歡享受,他說早上出門,晚上能不能回來不知道,活著的時候就好好享受。
早已經做好了馬革裹尸的準備!就算戰死了也能對的起自己了,對得起天下人了。希望爹爹能夠守住!”
小月想起吳將軍眼睛里淚花閃現,只是軍人家庭都很堅強,不會掉下來。
范澤想安慰也不知如何安慰,雖然知道歷史上守住了,但是現在真的不確定了。
范澤安慰到:“諸葛武侯說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吳將軍何嘗不是如此呢!我現在也幫不了啥忙!只希望能多些時間,能夠盡快讓新軍成長起來。”
小月也沒了興致,范澤和小月一起拜祭完武侯祠,就準備回家了。
“小月姐姐,我教你唱首歌吧,前天晚上我在大安軍營里唱的!”范澤想讓氣氛緩和一下。
“好啊!你先唱一次,我聽聽!從來沒聽過你唱歌!”
范澤以前愛唱歌,就是嗓子被煙給熏壞了,現在這范澤嗓子是真好。今天狀態也還好,唱出了那股雄渾豪邁的味道!
小月也是地地道道北方人,喝著夾著泥沙的水,吹著帶著黃沙的風長大的,天生的一副好嗓門。
真比以前很多女網紅唱的好太多,只不過有些地方有點跑調,這是師傅的問題,范澤調兒也沒把準。
“小澤,這歌咋感覺怪怪的,跟現在時下流行的全都不一樣,是一種全新的風格,你自己做的?”小月是很驚奇范澤突然啥都會了,走過來仔仔細細的瞅了半天。
范澤被瞅的渾身不自在,“小月姐姐,我沒變,還是以前那個小澤,自是這短短時間經歷的比較多,可能性情有了好些變化。”
小月點點頭道:“也是,短短幾年經歷的確太多,不再是以前那個沒心沒肺,成天捉弄人的機靈鬼了。現在更好,變得成熟穩重了!
不過還是開心點好,不要為自己施加太多壓力,有時候感覺你太成熟,感覺你十五歲的身體里藏著個三十歲的靈魂!”
驚的范澤背上全是冷汗,千萬不要被發現什么貓膩啊!不過好像是沒有十五歲少年那種無憂無慮的火力四射了!
范澤說道:“要是真三十歲就好了,不想像現在年齡還不夠進去軍隊,所以劉知府讓我先當個參軍!”
由于今天興致不高,回去過后時間還早,范澤將小月送回去過后就去了家具鋪找馮掌柜將圖紙合作的事情敲定,順便畫了沙發圖紙。
最終敲定了范澤圖紙上的家具終身享受一層利潤。范澤覺得自己只需要一炷香功夫就掙一成利潤有點太多。但在馮掌柜的堅持下還是答應了一成。
都是老狐貍一個個寧愿少掙點,也要拴住范澤,以避免范澤選擇其他同行。
市場永遠比利潤重要,只有自己掌握了先機,才能壟斷市場。才能真正立于不敗之地。
今天是個好日子,范澤帶著家人陪同盧大人以及一大群胥吏來到褒河東邊山腳下,準備丈量土地,看看土地類型,好計算價錢。
不過真真開始劃分地塊的時候,范澤很不愉快了。
雖然這里是無主的地,但他始終是國家的,盧進昌只能金自己最大能力給范澤多劃點。
西起褒東岸,東邊以盧溝溪為界,東西長約四里地,北邊到山頂,以山脊為界,南邊到第一渠直線距離也有三里地。
面積是挺大的,可惜的是平地太少,只有只有南邊邊有一大片平地,其他全是坡地。
范澤雖然還想多要點平地,奈何盧轉運使已經用出了最大權限。
看著大片荒地,除了山腰以上沒法耕種以外,其他地方開墾出來全是上好土地。
盧進昌,看著范澤滿臉不高興,說道:“范小子,你這算下來除開山林,光能耕種的土地都有有兩千多畝了。已經比很多侯爵的封地田產還要多了。
這里離京城遠,又是前線,戶部官員和御史監臣都不愿意來這里詳查,我才敢把這么多本來屬于朝廷的買給你。”
范澤知道歷朝歷代國家都在控制田土,每個朝代初期土地都很多,大量封賞,到了后期都集中在少數大富大貴之人手里,窮人土地越來越少。
想要從國家手里弄到大片土地的確難。
范澤就是覺得平地太少,以后無論是做研發,還是實驗,還是需要很多平地。
對盧進昌說道:“盧大人,我以后要研究實驗新式武器,需要大量平坦的開闊地,并不是用來當地主的。能不能再給我劃點平地。”
盧進昌看著范澤希冀的眼神,也很為難,本來就是無主的荒地,但礙于國家政策,沒辦法通融。
當然并不是沒有辦法,只是有點難辦。
盧進昌想了想還是決定把辦法告訴范澤:“現在這大片都是荒地,你可以自己去墾荒,開多少出來都是你的,但前提是不能雇傭別人,只能你自己家里人來開。”
這的確很讓范澤為難了,說道:“盧大人,你看我家就那么幾個人,還都是女的,能開出多少來啊!”
盧進昌也覺得很為難人但是他也沒有辦法,說道:“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朝廷允許沒有田產的農人去開墾無主的黃山荒地,開多少種植滿三年就可以登記成之家永久田產了,可以拿到地鍥了。
至于能雇傭別人去開荒,就不屬于無產者,雇傭別人開荒屬于侵占國家土地,開多少都會無償收回!”
這不等于沒說嘛,早知道是這樣,那急急忙忙買地干啥,又被一伙老狐貍坑了。
范澤說道:“盧大人,那我今天買了地,也不屬于沒有土地的無產者了,我也開不成荒啊!”
盧進昌想了想還是決定把方法告訴范澤,畢竟范澤前些天的那筆錢財是真幫了大忙,算是雪中送炭。
今天又買無主荒地,又有一大筆進項,可以為大安更換兵甲了。不能讓這小子覺得我們一伙老頭子都在坑他!
盧進昌又說道:“你小子平時機靈勁哪去了,這么簡單的方法都想不到。
給你一個月時間,你可以先墾荒,等你莊家種上去了,我再給開你今天給你劃的這片土地的地鍥,不就可以不違反朝廷政策了。”
好吧,還是太年輕,這么簡單的投機取巧的方法都想不出來。還是米吃太少了,走的路也太少了!
但是核心問題還是沒解決,就家里那幾個人。阿娘、二嬸年齡都不小了,操勞幾十年,身體也不好。老五,達瓦靠不住。三哥不能在家常待,隨時都可能被調到前線去。
就剩大姐和京娘姐姐兩人能干活,但又要幫忙操持家里事情。短時間能開出幾畝地出來頂天了。
但多幾畝總比沒有好,盧進昌總歸是給出了主意,還的好好謝謝的,:“多謝盧大人給晚生支招,今天也辛苦盧大人了!真不知如何才能報答盧大人對晚輩的幫助和提攜!”
盧進昌擺擺手道,“報答就不必了,我和老劉來這個爛泥塘,就是因為大宋那么多官員寧愿辭官都不愿意來。你好好練好你的新軍,能守住興元府,甚至收復關中,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報答!”
范澤覺得這個任務有點重,主要是時間太緊張,要是能有個三五年的準備時間,范澤真敢打包票。
但是現在,熙州,河州告急,吳玠吳璘兩位將軍也沒法分身救援,陷落就是時間問題。
范澤嘆了口氣道,:“我何嘗不想早點回邠州,只是希望能多給我些時間,以后也需要盧大人鼎力支持,以后勞煩盧大人的事情還很多,希望盧大人以后不要厭煩小子!”
盧進昌知道要組建一支新軍很難也很辛苦,會遇到很多阻力。來到這里任職就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
累點,辛苦點,甚委屈點都無所謂,只要能守住這一方土地,收復失地那更好了。
范澤小小年紀敢挑起重擔,已經讓人好佩服了,不能奢求太多。
現在是危局,唯一破局方式只有大膽創新,或許還能殺出一條血路。
以后只能盡力去幫助這小子組建新軍,至于結果天知道,能做到問心無愧,就夠了!
盧進昌接過胥吏遞過來的土地測繪圖,說道:“小子,聽好了,你現在是大地主了。
平地一共是八百二十三畝,算八百畝。緩坡地是一千三百三十四畝,算一千二百畝。山地還有一千六百一十六畝,山林三千六百畝。
山地和山林全部送給你了,只計算緩坡地和平地面積。整整兩千畝,還真是大地主啊!”
范澤還真吃了一大驚,這么多啊!還真是大地主了。以前家里有兩畝多水田,十幾畝茶地,還有幾百畝林地。當時已經算很多了。現在這才真的算是大地主了。
范澤心里已經樂開花了,現在一畝良田市價十貫左右。盧進昌按優惠價兩貫算,才四千貫就能買這么大一片地,的確很劃算。
裝得滿臉憂郁的說道:“盧大人,我感覺沒多少啊!滑翔機都沒發實驗,全都要飛別人地里去了!”
盧大人看著范澤這張裝模作樣的臉說道:“得了便宜還賣乖,想要更多田地,找大戶人家去買,最少十貫一畝。
想要你的滑翔機飛多遠,都能停在你地里,估計也夠整個大宋都是你家的才行!”
范澤倒是想,可惜沒那個實力啊!說道:“哪能啊!前期不技術成熟的時候,怕破壞別人莊家。要是滑翔機落到別人水田里,估計就報廢了,所以平地大點方便實驗!”
盧進昌哪能不明白范澤小心思,實驗能占用多大地方,還不是想多置辦產業。
對范澤說道:“不說這些了,今天也不早了。界樁衙役已經給你大好了,明天來府衙交錢就好了。
一個月過后來取地鍥,這段時間趕緊開荒。只要不超過今天五百畝,我當沒看見,至于怎么開,回家好好想想,問問你家老人!”
范澤回到家,一大家人都很開心。這么大一片地方,這是一般家庭幾輩子都攢不起來的。聽說還能開荒五百畝,就更加開心了。
大家在商量怎么才能短時間開出五百畝荒地出來。討論半天,都沒有一個結果。
賴叔知道這事后,看著范澤有點恨鐵不成鋼,說道:“你的聰明勁哪去了,這么簡單的方法,你竟然想不到。
先量好面積,挖好界溝,趁現在草還沒長起來,一把火燒過去,不用耕。就挖個坑隨便種點耐活的莊稼,高粱,谷子都行!
只要有莊稼長出來這片地就算是你的了,三年過后在請人耕種就好了!”
范澤一拍腦門,咋就想不出這么簡單的方法呢,簡單粗暴可行,就是有點浪費種子,種一葫蘆收一飄。
范澤把這方法告訴阿娘,阿娘也笑了。說道:“還真是個好辦法,也只有賴大哥能相出這種辦法。
以前在邠州,他也開了一畝多地,就他沒家室,沒時間種。就用這種方法,不耕地,直接挖個坑埋進去,一早上一畝多地就種好了!”
這倒也是,土地那么金貴,誰都想一畝地產個萬八斤的多好。
都是精耕細作,也只有賴叔一個人顧不上,才會用這種方法,反正也沒有耗費太多精力,種上一葫蘆收兩葫蘆也就賺了。
范澤想了好久,不知道種啥好。玉米不錯,可惜還在南美洲。高粱嘛,這邊沒人吃,馬都不喜歡吃。蕎麥谷子怕荒,畢竟沒耕,草根還在地里。
種黃豆算了,不缺銷路,不怎么怕荒。
以前在老家黃豆是套種玉米地里,或者田坎上,都沒被荒到。就家里兩畝多梯田,田坎上種的黃豆一年都能收百十來斤。
家人都覺得可以種黃豆。以后不用買外面的菜豆腐了,自家有豆子,自家做。
范澤拿出出胥吏給的一張土地山形地貌圖。
范澤看著上面標注的清清楚楚,不得不佩服這個時代的文人,堪比三維地圖。
范澤打算好好規劃一下,就這幾千畝的山林土地,得全部利用起來。
從新建一座宅子是必須的,那邊人少,安靜。地方寬,可以依山而建。
這樣光線視野更好,可以建更加寬敞的院子。具體位置,還得幾位老叔去看看。
這里的土地是黃沙土,土壤很泡,很松軟,是山體滑坡,泥石流的圣地,一定要找不會滑坡的地方。
研究基地也建在山上,節約山下平地。盧溝溪山谷里也需要一個實驗基地,危險的不能離里太近。
花了三個時辰,只是把胥吏畫的地圖按比例放大了五倍,其他具體規劃還得等勘探完三破選好位置過后才能確認。
不過可以先設計房子大致樣子,得用磚木結合住建。
全木頭結構的,幾十年后木頭就被蟲蛀了。全磚的又顯得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