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問賢(二)
- 救宋
- 嘒星小風
- 1902字
- 2023-04-18 20:30:08
須臾,葉夢鼎緩緩說道:“朝中可用之臣還是不在少數的。諸如謝方叔、吳潛、程元鳳、董槐,都是可用之臣。徐清叟、李曾伯,倒也不錯。只是這些人雖然一心都想向著大宋利益,可觀念卻時常不和。”
“嗯。那賈似道如何?”趙孟啟問道。
“賈似道雖有小才,卻性格狹隘,且又是受其姐姐的恩惠,才一路上升到如此,真到了大事的時候,恐怕他會畏首畏尾,不堪大用。”
楊棟也道:“賈似道其人,性格放蕩,雖有公子般的風流倜儻,可這終究不是朝臣該有的樣子。其后他的姐姐逝世,官家反而更加器重賈似道,這也致使其人狂妄自大。”
聽完這兩位老師所言,趙孟啟覺得他們對于賈似道的印象是很差的,“有小才,卻性格狹隘”,那意思不還是不行嗎?
趙孟啟印象中對這賈似道還是頗為熟悉的,只因為他是宋朝后期出了名的宰相,只不過是亡國宰相罷了,后人對他的評價自然多是不好。
不過趙孟啟也聽說過,賈似道并非人們所說的那么不堪,他是有才能的,而且為了大宋,也出了不少力。你說他是個性格有著比較嚴重缺陷的人,當然沒問題,可你說他不是可用之才,還是有問題的。
一個人是否可用,有時不僅要看這個人,還要看那個用人之人。用的好,那發(fā)揮出的威力就大。
趙孟啟相信,隨著自己進一步的了解,他會越來越熟悉這些大臣,拿捏這些大臣的辦法也會越發(fā)得多的。畢竟,不是每個人就是天生的皇帝。
想想那宋理宗曾經不也只是個普通人家的孩子嗎?
“那還有其他人,其他可用之人嗎?”趙孟啟接著問道。
二人相視片刻,又加以思索,葉夢鼎道:“鄭性之如何?”
“鄭性之確實不錯,可卻是個腐儒。”楊棟也不忌諱,開門見山說道。
“元極,你這話說得還是不合適的,鄭老又怎在你嘴里成了腐儒了?!”葉夢鼎反問道。
“我說得有錯么?鄭性之確實是腐儒!想他崇尚程朱理學到底是件好事,不過說起來不還是他曾經向朱熹求學過的緣故嗎?仰仗著自己的一點才華,便大肆宣揚自己所愛之物,本來就算不上是件好事;他宣揚學術,卻很少做實事,這對百姓能算是好事嗎?真正覺得這好的,只不過是皇帝與一些官員學子罷了。”
楊棟這么說過,葉夢鼎倒是聲音低沉下來,大概是覺得他講的的確有道理。
“話確實是這么說,可你直接說鄭老是腐儒,還是不合適的……而且,今天又是在殿下面前……”
“這有什么!今天殿下要我們說的不就是實話嘛,我也只不過是有什么說什么罷了。鎮(zhèn)之,你也莫要有什么忌諱,像我一樣,有啥說啥。”楊棟擺擺袖子坦然說道。
葉夢鼎這時卻忽然輕輕發(fā)笑:“到底是我太過謹慎了。有什么就說什么確實是好事。不過講到這里,倒讓我想起一人。”
“誰人?”楊棟問道。
“便是唐麟,他不就是有什么就說什么的直臣嗎?他比你元極還要直呢!”
葉夢鼎說完,看向趙孟啟,似乎是在示意趙孟啟他又提到一個新人物。
“哦,你說唐麟是吧!剛才提到鄭性之的時候我就該想起他的!”楊棟說道。
趙孟啟雖然不知道鄭性之與唐麟究竟是誰,不過看著這兩位老師相談甚歡,語氣輕松,雖然有時會有爭論,可一直都是像拉家常一樣說話。
看到此情此景,趙孟啟覺得心里無比輕松,根本沒有了以往的壓力感,他仿佛是回到了高中時候,與同學老師一起討論題目的一個下午……
“是啊,這唐麟確實是個直臣,他還曾是鄭性之的學生。當時淮東總領吳淵入朝,遭到御史唐鱗的議論。官家欲留吳淵,鄭性之卻密奏官家絕不可如此。為唐璘知道后,反而懷疑鄭老有包庇之心,遂劾他‘寬而無制,懦而多私’。唐璘不僅曾經是鄭性之的學生,還是受到鄭性之保舉為御史,因此他的奏疏在當時引起不小轟動。人人皆說唐麟恩將仇報,不懂得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之言。唐麟后來也遭人議論紛紛。”葉夢鼎說道。
楊棟接著道:“不過鄭性之沒有過多解釋,更沒有爭辯,而是選擇默默承受,他越是如此,別人就越是認可他,而覺得唐麟反而不是善類。但實際上,是他自己認為唐璘所言切中自己的弱點。不過這唐璘在做了這些之后,也對自己的魯莽表示頗為后悔。不過事情已經如此,后悔又有何用?”
“那后來呢?”趙孟啟問道。
“后來,也就是嘉熙元年,鄭性之辭了相位,改任資政殿大學士,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再到后來,便回家頤養(yǎng)天年去了。”
“頤養(yǎng)天年……這位鄭先生現在有多少歲了?”趙孟啟問。
“已經年過八旬了。”葉夢鼎回答道,“這等高齡,就是殿下想用他,他估計也干不動了。”
葉夢鼎這話,好像頗有可惜之意,大概是覺得大宋難得會出了趙孟啟這樣的皇子,而趙孟啟又難得會問賢才,只不過許多賢能人士不是老了,就是入土了。頗為可惜。
可趙孟啟所想恰恰相反,他可不想用這樣的人,聽他們這么一說,趙孟啟可以感覺到這鄭性之確實是個不錯的人,但仍然給人一種“腐儒”的感覺。又加之平時他被程朱理學弄得難受過不少時候,他是不喜歡一個對朱子學說癡迷推崇的人的。他要的人,是能夠做實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