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唐朝的那些事(四十二)
書名: 趣談隋唐史鑒作者名: 作家rTT0sc本章字數: 1995字更新時間: 2023-03-08 15:13:08
李世民:工作不好干,但還是要努力干好(七)
(三)整頓吏治、形成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魏征的經歷更加坎坷。
從小家貧,無法維持生機,為此還做了道士(《舊唐書》:徵少孤貧,落拓有大志,不事生業,出家為道士)。
感覺和朱元璋無法生計出家做和尚是一樣的哈。
617年,隋大業三年,魏征在武陽(現河北大名縣)縣高官(郡丞)元寶藏手下干活。后來跟隨元寶藏投靠了李密。李密見魏征文章寫得好,就讓他在自己軍中做顧問(文學參軍)。
618年,武德元年,李密被王世充打敗后,魏征跟著李密歸降了長安的李淵。這一時期,魏征為唐朝做的最大貢獻就是勸降了原來李密的舊部李世勣(歸唐后為避李世民諱,改名李勣)部隊。但運氣不好,淮安王李神通被竇建德一路狂揍,從聊城揍到了黎陽,害得魏征、李神通、李勣等人在黎陽都被竇建德俘虜。
幸好竇建德對李淵還算客氣,沒有對魏征等人下毒手,甚至還封魏征做了個起居舍人的閑官。
魏征的人生信仰跟古代大臣的“好干部”標準不一樣,以前講究一個忠字,就是大臣對君主要忠心不二,如果君主昏庸,那算你倒霉,但也要對他忠心到底。比如商末比干,雖然紂王昏道,但比干從未放棄他,始終勸諫不止,最終被挖心死去。
魏征認為比干行為不可取,他創立了良臣之說。
魏征認為忠字上面一把刀,太難做到。最好的上下級關系應該是君主與大臣同心協力,互利互惠,國家治理好,大臣也得到應有的獎賞和待遇。李世民對此也比較認可。
(《貞觀政要》:征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為良臣,勿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異乎?”對曰:“稷、契、皋陶,君臣協心,俱享尊榮,所謂良臣。龍逄、比干,面折廷爭,身誅國亡,所謂忠臣。”上悅,賜絹五百匹)。
這是魏征行為處事的座右銘。
618年,大業十四年。還在李密手下當差的魏征就給自己的領導—李密的長史鄭颋獻計,說現在我們和王世充對峙,雖然打了不少勝仗,但自己隊伍死傷也不少,瓦崗軍又沒有根據地和府庫,將士們取得戰功得不到賞賜。現在最好的策略是深溝高壘,占據險要,與敵人相持,待到敵人糧盡而退時,率軍追擊,這才是取勝之道。洛陽現在沒有糧食,王世充無計可施,急著想與我軍決戰,這個時候我們不應該和他硬剛(《舊唐書》:及王世充攻密于洛口,徵說密長史鄭颋曰:“魏公雖驟勝,而驍將銳卒死傷多矣;又軍無府庫,有功不賞。戰士心惰,此二者難以應敵。未若深溝高壘,曠日持久,不過旬月,敵人糧盡,可不戰而退,追而擊之,取勝之道。且東都食盡,世充計窮,意欲死戰,可謂窮寇難與爭鋒,請慎無與戰”)。
鄭颋聽了不以為然,心想你個書呆子知道什么軍事戰略呀?當然表面上也沒有表示出來,只是淡淡說了句:“這是老生常談了。”把魏征氣得拂袖而去(《舊唐書》:颋曰:“此老生之常談耳!”徵曰:“此乃奇謀深策,何謂常談?”因拂衣而去。)。
魏征的這一戰略在當時是正確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后勤補給能否及時跟上確實是當時戰役雙方能否取勝的關鍵。當時的王世充雖然占據了洛陽城,在政治上有優勢,但他最大的命門恰恰是糧食短缺;而瓦崗軍占有洛口大糧倉,維持部隊的正常運行應該沒問題。
因此王世充急于短期決戰,李密利于長期消耗戰。
李密最后的失敗也印證了這一點。
后來李世民在擊敗薛仁杲的淺水原戰役,劉武周的柏壁之戰和竇建德的虎牢關大決戰,都是魏征這一戰術的運用場景,在相持中尋找戰機擊潰敵人贏取勝利。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士為知己者而搏。
魏征還沒有遇到“知己”和賢君。
竇建德也顯然不是那個“知己”和賢君。
雖然有俠義的本色也有想當賢君的意愿,但草莽出身還是限制了他發展的方向,突出的表現就在于規劃不清晰,決斷不準確,忠奸分不清,公司盤子小時還可以,盤子大了短板就突出了。
620年,武德三年,竇建德聽信讒言,殺了喜歡直言勸諫的納言宋正本,自此以后再也沒人敢在竇建德面前進忠言了,政治生態開始變壞(《舊唐書》:其納言宋正本好直諫,建德又聽讒言殺之。是後人以為誡,無復進言者,由此政教益衰)。
之前,大將王伏寶,隨竇建德征戰多年,勇冠三軍,功績在諸將之上。結果遭人妒忌,誣告其謀反,竇建德不問清楚便將王伏寶殺死(《舊唐書》:先是,其大將王伏寶多勇略,功冠等倫,羣帥嫉之。或言其反,建德將殺之,伏寶曰:“我無罪也,大王何聽讒言,自斬左右手乎?”既殺之,後用兵多不利)。
魏征看得清楚,做著夏朝的小公務員,混著日子。
621年,武德四年,李世民虎牢關打敗并生擒竇建德,魏征得以重回唐朝。
李建成聽說過魏征,知道他的才能,就將其招至太子府,授予太子洗馬之職。
太子洗馬不是洗馬的官,洗(Xian)馬等同于先馬,即在馬前馳驅之意,為太子的侍從官,主要是教授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員,為從五品,類似于現在的副廳級。
不過因為離太子近,屬于太子親信之人,魏征的前途開始被看好。
生活也順意起來,622年左右,魏征42歲了,才討上了老婆,娶了裴氏,開始幸福的婚姻生活。623年,大兒子魏叔玉出生。
生活美滿、工作順利,魏征的人生似乎要開始狂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