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篇
這些潛意識行為,在阻止你獲得你想要的生活

每一代人都會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當下社會普遍認同的某種觀念或模式,并把它視為“真理”。比如你很容易就能辨認出20世紀30年代的德國人和1776年的美國人,因為他們心目中的“真理”和關于“好”的標準是如此一致。

我們很難做到客觀看待所謂的社會主流觀念,因為一旦你將其認定為“真理”,就不會再認為它只是“社會文化”或“主觀看法”。

我們內心有如此多的混亂,因為現在的生活并不是我們想要的,因為我們接受了自己內心并不認同的觀念,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任何一種社會主流文化都會向我們灌輸,我們需要為什么而活:國家、宗教、自我等等。但當我們試圖向前邁進時,那些觀念又阻止了我們,讓我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以下是八種普遍的觀念。

01 | 你認為要創造最好的生活,關鍵要確定你想要什么,然后努力去實現,但實際上,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你根本無法預測什么會讓你幸福丹尼爾·吉爾伯特(Daniel Gilbert):《哈佛幸福課》(Stumbling on Happiness)。

你的大腦只能理解它已知的信息,所以當你選擇你想要的未來時,你實際上只是基于過去創造了一個理想化的方案。如果事情沒有按照你希望的方式發展,你就會認為自己失敗了,因為你沒有創造出你想要的東西,而實際上,你創造了更好的東西,但它對你的大腦而言是陌生的,所以大腦將其錯誤地理解為“不好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活在當下”不只是禪宗和悟道者的崇高理想。這是不讓生活被錯覺滲透的唯一方式,因為你的大腦真正能理解的就是當下。)

02 | 你認為成功是你能夠“到達”的某個高度,并根據這個標準來評判當下的時刻。你根據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片段來判斷自己是否幸福。

你說服自己,任何特定時刻都能代表你的整個人生。因為我們天生就相信,當目標完成、事情解決時,成功就會到來。我們會通過“完成度”、事物呈現的面貌和別人的簡短評價來衡量這些時刻。我們總是在想:“人生就只能這樣了嗎?”因為我們忘記了一切都是暫時的,沒有任何單一的情況可以概括全部。這個世界上沒有我們真正能“到達”的地方。你唯一的終點就是死亡。實現目標不是成功,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的成長才是。

03 | 在憑你的“直覺”做出判斷時,你認為幸福就是“好”,恐懼和痛苦就是“不好”。

當你考慮要做自己真正喜歡和愿意投入的事情時,你會感到突如其來的恐懼和痛苦,陷入脆弱無助。但這種糟糕的感覺并不一定是阻礙,它恰恰預示著你正在做一些令人畏懼卻值得做的事情。如果你不想做什么事,你只會對它感到漠然。

恐懼=興趣。

04 | 你總是在生活中制造不必要的問題,因為你害怕真正地活著。

在你的生活中制造不必要的麻煩,這實際上是一種回避技巧,讓你分散注意力,不必為你所害怕的事情承擔責任。讓你煩惱的原因并不是你所以為的原因。你制造問題的真正核心是什么?是害怕做真正的自己,害怕過你想要的生活。

05 | 你認為要改變信念,就必須換一種新的思路,而不是去尋求相關體驗,來驗證這個信念。

信念是你用自己的體驗驗證的事實。如果你想改變你的生活,就要先改變你的信念。而如果你要改變信念,就應該去實踐,獲得一些讓你感到真實的體驗,而不是采取相反的行為順序。

06 | 你認為“問題”是實現目標的絆腳石,但實際上它們是墊腳石。

馬可·奧勒留馬可·奧勒留,古羅馬皇帝、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著有《沉思錄》。——編者注對這一點總結得很好:“阻礙行動的終會促成行動,阻擋道路的終會成為道路。”簡單地說,你遭遇的“問題”會迫使你采取行動去解決它,而這種行為會讓你的思維方式發生改變,做出不同的選擇。于是“問題”變成了催化劑,讓你能夠實現你一直想要的生活。你的問題促使你走出舒適區,就是這樣。

07 | 你認為你的過去定義了你,更糟的是,你認為這是不可改變的現實,而實際上,你的看法會隨著你的改變而改變。

記憶、體驗、感受,這些都是多維度的,你可以選擇回憶的“重點”,而你所選擇的只代表你現在的狀態和心境。很多人被過去困住,任由過去定義和困擾自己,這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進化到能夠看清楚過去不會阻止他們獲得想要的生活,而是會促進他們采取行動。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忽視或掩蓋痛苦和創傷。我們只是要接納過去,這是你走向成長的開始。

08 | 你總想改變別人,改變環境,改變事物(或者不停地抱怨人和事)。你的每一次憤怒,其實都是自我了解、自我認知的契機。大多數負面的情緒反應是因為你發現了自己隱藏起來的那部分。

你的“陰影自我”“陰影自我”(shadow self),由心理學家卡爾·榮格率先提出。他認為陰影自我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特質,代表被人格面具(我們想要向他人展示的一面)和社會道德標準所壓抑的人格。我們會不自覺地隱藏這一面。——編者注是你的一部分,你習慣性地認為這種“陰影自我”是“不好”的,所以你拼命壓制它,不去面對它。你不想被人發現自己隱藏起來的這部分特質,所以當你看到別人表現出同樣的特質時,你會感到厭惡。“陰影自我”和我們的原始欲望有關,大多數時候它會躲起來,直到遇到那個令我們厭惡的人。你喜歡別人的地方正是你喜歡自己的地方,而你厭惡別人的地方恰恰是你不能接受自己的地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烟台市| 磴口县| 佳木斯市| 浪卡子县| 裕民县| 蕉岭县| 延津县| 凌源市| 梓潼县| 丰镇市| 怀来县| 毕节市| 腾冲县| 武山县| 淅川县| 岫岩| 黄大仙区| 泌阳县| 阳曲县| 嵊泗县| 江北区| 灯塔市| 紫阳县| 谷城县| 土默特右旗| 仁寿县| 勐海县| 方山县| 白水县| 巴东县| 独山县| 永寿县| 双桥区| 乌兰浩特市| 高邑县| 枣庄市| 彭山县| 岳普湖县| 华宁县| 九龙城区| 华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