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夕照晚景
- 蜀漢名將黃忠傳
- 珠影王曉青
- 2644字
- 2022-10-27 09:43:01
章武三年公元二二三年,春季正月,黃忠自從護駕駐守白帝城以后,由于憂國恨敵,感政傷時,染病不起。這時,漢帝劉備因為關羽身亡,漢室殘破,中興大業功敗垂成,心情在雙重失敗的打擊下特別沉痛,小疾引發大病,情勢日漸嚴重,勉強處理日常軍政大事。
二月,丞相諸葛亮抵達永安,看望劉備。
三月,黃忠聽說漢帝劉備病情嚴重,醫藥不見效果,心情更加沉重,他強支病體騎馬趕到永安宮看望主公,向他表達臣下的心意。劉備開始安排后事,命令丞相諸葛亮輔佐太子劉禪,以尚書令李嚴為諸葛亮的副手,劉備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勝過曹丕十倍,一定能夠安定國家完成大業,如果劉禪還值得輔佐,就輔佐他,如果他沒有才德,你可以取代他。”諸葛亮留著眼淚說:“臣下怎敢不竭盡全力輔佐太子,忠貞不移地報國效命,至死不渝。”劉備又給太子下詔令:人活到五十而死不算是夭折,我已經活了六十多了,還有什么遺憾呢?只是牽掛你們兄弟,要奮力,再奮力呀,不要因為壞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因為好事很小而不去做,只有賢明與德行才能令別人佩服。你父親我德行淺薄,不值得你們效法,你與丞相一同處理政務,應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他。
黃忠親眼看到劉備病情危急,他的心情更加憂慮,回到白帝城以后,病情日益嚴重。諸葛亮來看望黃忠,黃忠說:“在下辜負了皇上的期望,東征大軍中了東吳的鬼計,沒有成功,真是令人悲憤。當年西攻巴蜀,擊敗張任、冷苞、劉璝;北取漢中大敗張郃、徐晃、擊斬夏侯淵,成績何等輝煌!而這次東征沒有取得戰果,回想起來,實在令人悲痛。”諸葛亮感嘆地說:“法孝直如果在世,就能說服主上,使他不東向出師,即使東向出師,也一定不會這樣失敗啊!”
李嚴也來看望黃忠,他握著黃忠的手,臉上充滿憂傷,不禁潸然淚下。黃忠說:“你的仕途還很長遠,要保護好太子,跟隨丞相北伐曹魏,統一全國,光復南陽,到了成功那一天,請你到我墓前告慰一聲,讓黃某也能分享成功的喜悅,從而含笑九泉。”
劉備聽說黃忠病危旦夕,強支病體,御駕親來觀看,他說:“前封四位上將,現在只剩下黃漢升一個將軍了,只可惜你的病情這樣嚴重,朕心情更加悲傷啊。”黃忠慨然說道:“黃忠夲是一員武將,幸而遇見陛下,給予重任,隨從克定巴蜀,立功漢室。臣年近六旬,壽限已經很高了,唯有一點遺憾,就是不能看到漢室中興那一天了。望陛下善保龍體,統領千軍萬馬,一統中原,興復漢室。”
當夜,黃忠病逝于白帝城軍營之中。后人有詩嘆曰:
漢將有黃忠,收川立大功。重披金鎖甲,雙挽鐵雕弓。膽氣驚河北,威名鎮蜀中,臨亡念漢室,猶自顯英雄。
劉備在永安宮,聽到黃忠因病去世,心中哀傷不已,敕具棺槨,將他葬于成都。
黃忠的兒子黃敘早已病死,收養家侄為繼子,安家長居荊州,荊州被東吳占領以后,家屬隔斷往來。黃忠的故鄉南陽宛城,屬于曹魏版圖。所以黃忠在蜀漢沒有后代。蜀漢朝廷為黃忠立碑建祠。黃忠的棺槨外觀是橋的形狀,這是因為黃忠的家鄉在南陽,而他葬身成都,不能落葉歸根,這是令人非常遺憾的事情,為了讓他安息長眠,蜀漢治喪官員根據漢帝劉備的特意安排,把黃忠的棺槨制成橋型,象一座撟,讓他九泉之下,越過重山遠水,魂歸故土。這是劉備對這位部將的關懷,是對他英靈的告慰,是對后世統一漢朝的期望。
夏季四月癸巳日,漢帝劉備在永安病逝,謚號為昭烈皇帝,丞相諸葛亮護送靈柩返回成都,任用李嚴為中都護,留下鎮守永安。
五月,太子劉禪即皇帝位,時年十七歲。尊皇后為皇太后,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建興,封丞相諸葛亮為武鄉候,兼任益州牧,政事無論大小,都由諸葛亮代理裁決。
蜀漢后主劉禪于景耀三年追謚黃忠為剛侯。射聲校尉楊戲著《季漢輔臣贊》有《贊黃漢升》贊曰:
將軍敦壯,摧鋒登難,立功立事,于時之干。
贊文大意是:將軍敦厚雄壯,無堅不摧,無難不克,建功立業,為當時擎天一柱。
史學家陳壽著《三國志》他在《蜀書黃忠傳》評論說:黃忠、趙云兩人,強壯勇猛,同為劉備的部將,他們就像漢高祖劉邦手下的灌嬰,夏侯嬰這類將領。
黃忠青年時期,雖然有一身武功,滿腹才略,在當時卻沒有遇到一展身手的風云戰場,這是由于一直沒有遇見雄才大略的主公。他在荊州時期,先后跟從州牧郡守,投身戰場,但是這些州牧郡守如王叡、張咨、劉表、黃祖都缺乏像劉備那樣的雄心壯志,先后在風云變幻中喪生敗落,他們屬下的將士自然隨著失敗,一切功名都隨風消散。因此黃忠在這段時期沉默少聞,只有片言只語,名聲隱在歷史的云煙,所以黃忠在劉備平定江南以前,名不見顯。只是在跟隨劉備以后他才揚名天下,光照史冊。他投奔劉備,終于選擇了一位英明之主。在英雄分爭風云際會的時代,一個將領不僅要有非凡出色的武藝,還要有高瞻遠矚的目光,選擇投奔明主。所幸黃忠最終找到了英明之主,使自己的才干得到發揮,為統一全國中興漢室立下大功,受到歷代人們的敬佩和懷念。黃忠跟隨劉備,創建蜀漢政權,忠君報國的名聲,超過曹操和孫權兩個陣營中的將士。比起那些幫助分裂國家,擾亂百姓的軍閥和將領,他們往往黯然失色,遺落在歷史的塵埃中。
關于黃忠的才武方面,綜合他一生征戰的歷史,可以看出,他只是長于軍事才略而不善于管理民政。他在劉表手下時間較長,長期擔任中郎將,一直是武職軍銜,他跟隨劉備以后,也沒有當過郡守縣令。劉備的其他將領,擔任州牧郡守的人很多,比如關羽曾任下邳太守,董督荊州事,張飛擔任巴西太守,馬超擔任涼州刺史,趙云擔任桂陽太守,魏延擔任漢中太守,法正擔任蜀郡太守,這些情況表明黃忠的才識只在軍事方面,而不在民政方面。識人善任的劉備看到了這一點,沒有讓他擔任太守,只在軍事方面充分發揮他的才干。黃忠一生追隨劉備興復漢室的光輝事業,是率軍作戰,開創蜀漢基業。主要戰役是西攻劉璋,北伐曹操,東征孫權。內安百姓,外抗強敵。歷經雒陽之戰,漢中之戰,夷陵之戰,立下卓越功勛,光照蜀漢戰史。在這些戰役里,他運籌帷幄,穩操勝券,臨陣殺敵,身先士卒,使全軍銳氣倍增,能一舉擊敗敵軍,堪稱將士楷模,一代儀表。他在歷次戰役中,善于獨立指揮作戰,所到之處,攻城略地,招降納叛。圓滿完成劉備下達的作戰任務。他在局部戰場上,服從主將的統一指揮,全力配合友鄰部隊沖鋒陷陣,克敵制勝,充分保障整體戰場的勝利。從這些戰役發展的情況可以斷定:黃忠是堪稱一級的軍事家,他可以和輔佐劉邦創立西漢的韓信,輔佐劉秀創立東漢的鄧禹相提并論。黃忠輔佐劉備創立蜀漢,閃耀當時,光映后世。他忠君報國,治軍愛民,是正義的事業,是仁政的光芒,所以受到歷代人們的愛戴頌揚,達到了名貫歷代全國,家喻戶曉眾所周知的程度,這一點,黃忠已經超過了韓信和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