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T就這么簡單:接納承諾療法簡明實操手冊(原書第2版)
- (澳)路斯·哈里斯
- 2048字
- 2022-08-02 14:26:18
了解成長史
了解來訪者的成長史很少會是一個按部就班的線性過程,通常情況下,我們收集的信息都是七零八碎的。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就這樣跳躍般地逐漸拼湊出來訪者當前生活的圖景,令他苦苦掙扎的問題,以及過去的相關經歷。幸運的是,我們不需要在一次治療中就收集到所有的信息,我們總能根據需要,在后面再收集更多的信息。為了讓成長史的收集更加快速簡單,在第一次治療之前,我會要求來訪者填寫一些工作表。(我會郵寄或用電子郵件把工作表格發給來訪者,或要求來訪者提前20分鐘到達,在等候室填寫。)我發現最有用的兩個工作表是“問題分析表”和“靶心圖”。在本章結尾,你可以看到這兩個工作表(可打印版本,請參考小附件)。現在請你去快速瀏覽一下它們,然后再回到這里。
如果我們想快速地對來訪者在不同生活領域中的價值有所了解,那么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查看“靶心圖”。它共包括四個領域:工作/教育、個人成長/健康、關系以及休閑娛樂。當來訪者第一次填寫這個表格時,你很可能對他的價值、渴望、要求、需求和目標有一些綜合的了解:為進一步的探索開一個好頭。
“問題分析表”將來訪者的痛苦拆分成四個關鍵部分:與想法融合、與感受融合、經驗性回避和無效行動。我要求我的來訪者盡可能地完善這些工作表,然后在第一次治療時帶來。我跟他們解釋,就算是他們僅僅寫了幾個字,也是一個好的開端。你還可以選擇在治療中完善這些工作表,也可以在治療后把它作為“家庭作業”。
我們需要收集多少成長史
根據不同的情況,收集一個來訪者的成長史可能花費幾分鐘到1個小時。比如,教材 《ACT實操》(ACT in practice,Bach & Moran,2008)中建議用一次治療的時間盡可能詳細地了解成長史,并且認真地將來訪者的問題概念化。而在初級照護的設置中,也許治療師只進行兩三次治療,每次15~30分鐘,對成長史的了解就需要簡單扼要(Robinson,2008)。
那么,再次強調:調整ACT以適應你自己的工作方式、風格和來訪者。當收集成長史時,你可以隨意使用任何你喜歡的標準化評估工具。有一點忠告:很多流行的評估工具測量的是數量、頻率或癥狀程度上的變化(也就是癥狀形式的變化),但是無法測量癥狀影響或作用的變化(也就是癥狀功能的變化)。在ACT中,我們希望改變的是癥狀的功能,而不是形式。所以,雖然你并不是必須使用ACT特有的評估工具,如AAQ-II(接納和行動問卷-第2版;Bond et al.,2011),但它們非常有用。在本書中,我不會花費篇幅來討論這類工具,你可以在網址:http://www.contextualscience.org下載到大量這樣的工具。
現在,你已經對了解成長史的程序有了基本認識,那么接下來我會給你幾個小提示,來幫助你調整,以適應你已經在運用的ACT技術。
成長史中的8個關鍵部分
當你為了應用ACT技術而收集成長史時,需要研究以下8個關鍵部分:
1. 來訪者的主訴
2. 初步價值評估
3. 目前的生活狀況
4. 過去的相關經歷
5. 心理僵化
6. 動機因素
7. 心理靈活性
8. 來訪者的資源
讓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每個部分。
1. 來訪者的主訴
一般來說,你想收集的是選擇點圖表底部和左邊的信息:來訪者正面臨的困難情境,鉤住他的想法和感受,以及當他被鉤住時的自我挫敗行為。(記住:你不是必須使用選擇點,它只是一個便利的工具,是否使用取決于你的喜好。)
2. 初步價值評估
作為成長史的一部分,我們需要了解一些來訪者的價值。有時,想預先得到這些信息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將會在第19章和第20章里看看如何去做。但是,使用“靶心”表會是一個好的開端。
3. 目前的生活狀況
目前的生活狀況包括健康、醫療、工作、經濟狀況、人際關系、社交狀況、家庭、文化、生活方式(包括飲食、健身、吸煙、用藥和酒精)、法律或經濟問題等。當我們探索來訪者的目前生活狀況時,我們需要去發現妨礙他建立豐富和完整生活的外部障礙(而不是心理障礙),如失業、身體疾病和貧窮。這些都將用到基于價值的問題解決方案和行動方案。
4. 過去的相關經歷
ACT是極其關注當下的,但是當過去的經歷直接作用于當下的問題時,收集過去的信息也是很重要的。我們尤其需要了解重要的關系(過去和現在的),以及來訪者是如何被其影響的。這類經歷對于發展自我接納和自我慈悲特別有幫助。
5. 心理僵化
去找找我們在第2章中概述過的心理僵化的六個核心過程。復習一下,它們是融合(與理由、規則、評判、過去和未來融合)、經驗性回避、遠離價值、無效行動、僵化注意和與自我概念融合。不要單純依賴來訪者的報告,在治療中去關注來訪者自然出現的那些行為。
6. 動機因素
開始辨別積極的動機因素,例如目標、夢想、渴望、愿景和價值。也要辨別消極的動機因素,例如,與無助融合或與問題行為帶來的強化性后果融合。
7. 心理靈活性
去尋找心理靈活性六大核心過程的蛛絲馬跡:價值、承諾行動、認知解離、接納、接觸當下和以己為景。再次提醒,不要單純依賴來訪者的報告,在治療中去關注來訪者自然出現的那些行為。
8. 來訪者的資源
來訪者有哪些優勢、技術和其他個人資源可供其使用?來訪者可以接觸到哪些外部資源?來訪者可以向誰求助,獲得支持和鼓勵?
在后面幾章中,你將發現許多有用的問題供你用來充實來訪者成長史中的這些關鍵部分。下面我們轉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