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才是POA:可復制的極簡管理哲學
- 查理
- 1669字
- 2022-08-02 16:32:22
前言
俗話說“開卷有益”,當您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您將會進入一個全新的思維世界,將會了解一個全新的思維框架POA。也許您會感到這個思維框架和您目前在用的不太一樣,它并不是馬上幫助你解決問題,而是先讓你審視問題,看清楚了再動;也許您會驚訝于這個思維框架的簡單有效,它只有3個基本元素卻能應對諸多問題;也許您會欣喜于這個思維框架正是您正在尋找的有效管理工具,它能很自然地融合紛繁的各類管理流派,吸取其精華。
張愛玲曾經說過一句話:“緣分天注定,很多事情強求不得,你越強求,只會離你的緣分越遠,終其一生也難找到心中所愛。”
這句話初次讀樸實無華,句中無非4個關鍵字:緣分、強求、越遠、所愛。“緣分”解釋了互動的成因,“強求”告訴了一個手段,“越遠”就是一個結果,“所愛”應該就是一個目標。如果請你給這4個關鍵字排個順序,你會如何排列呢?
4個關鍵字,誰在前,誰在后,如何排列站隊,都沒有所謂的對錯,它可能代表這4個詞在你心中的重要性,它也可能說明你對這4個詞的喜愛偏好,它還可能說明你曾經經歷的情感體驗。但有一個事實你我都無法忽略和回避,4個詞的排序也確實都呈現了一個現實:你思考問題的方法。
當我引出這個小問題的時候,你可能還在懵懂,甚至會有深深的不解和質疑:一句普普通通的句子怎么跟思考問題的方法相關聯呢?是否有些嘩眾取寵?是否有些故弄玄虛?是否有些矯揉造作?甚至是否有些上綱上線呢?
所有這些展現出來或沒有展現出來的問題,都曾在我腦海中閃現過。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曾經和自己頭腦風暴過,曾經和同業交流過,曾經在各類沙龍中和伙伴激烈爭吵過。在經歷過這一切思維的碰撞后,我的腦海中慢慢出現了一幅清晰的畫面,畫面中有人物、氛圍、分工、規矩,所有這些要素最終構成了一座“橋梁”。
一邊是來自生活中微乎其微的小事情、小片段,另一邊是上升到哲學方法論的思考問題的方法,這一小一大,一點一面,是如何串聯起來的呢?這中間的橋梁是什么呢?這就是本書希望帶給你的收獲和我寫書的初衷,慢慢向你展示這座“橋梁”是如何構建的。
張愛玲說到的緣分到底是什么?恐怕沒有精準的答案。在和POA邂逅的過程中,貌似有這樣一點點的感悟:緣分就是一種尋尋覓覓,無意間發現靜候闌珊處的驚喜和通透。能和POA邂逅,表面是緣分,背后也是自己的思維方法,發現終于遇到了能歸納這個方法的語言和表述。
作為管理者,一直在摸索工具、理論、框架和實操之間的平衡,這個平衡鑒于“邏輯上的通透”和“實踐起來的難易”,邏輯上講得通,做起來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做起來很有效,但缺少邏輯主線,無法復制或傳播,往往傳播出去的只有教條和形式,沒有思考。對這個平衡的不斷尋找,就成為“我心中的所愛”,算是一直以來的目標。
明確了目標后,我便走上了“強求”的道路。這個“強求”的方法也就轉變為參加各種沙龍,因為堅信智慧在民間,實踐出真知。這個思維框架指導著自己的行動,我可以放棄休息去傾聽、去學習。分享的人就在那兒,分享的知識就在那兒,如果在某個瞬間忽然和你心中心心念念的那個目標契合匹配了,恭喜你,緣分來了。所以,緣分是你持續努力的回報。
思維決定行動。不同的行動必然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出現的結果在特定的大環境下(如互聯網時代、自媒體時代)又會得到放大,然后出現未知的、不可預測的結果,周而復始,推動著變革。
從誤打誤撞接觸到POA極簡思考法,再到被這種思考方法所征服,到深入學習理解,不斷身體力行,最終形成了這本書。我相信,這本書能夠幫助更多的人了解這種思考方法。
思考方法改變了,人生也會發生大轉變。
本書將帶領大家挑戰現有的思考方法,幫助大家以POA為載體進行“思維整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讓工作、生活不再凌亂。
本書是POA極簡思考法最好的實踐,得到大量伙伴的傾力支持和協助,從選題策劃、大綱擬定到成書的過程,得到秋葉商學院、POA商業學院和中國法制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也感謝參與本書編輯的王亞璇女士,以及親子教育專家楊娜女士在“把孩子當作伙伴”章節給予的支持和建議。本書也獲得眾多企業家朋友的鼎力支持,在此一并致以最真誠的感謝,最后感謝家人持續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