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R全程法律顧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高效工作指南(增訂5版)
- 周麗霞
- 1487字
- 2022-07-28 12:01:06
第二節 試用期工資和福利待遇
一、試用期工資
試用期的工資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一致確定,但不得低于《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最低標準。為了防止用人單位濫用試用期,任意壓低員工的工資,《勞動合同法》對于試用期的員工工資標準確定了兩條原則:
1.試用期工資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我國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即職工在勞動過程中領取的最低勞動報酬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實踐中,會出現用人單位的注冊地和實際經營地或勞動合同履行地不一致的情況,由于各地的最低工資標準不盡相同,應當適用哪一地的最低工資標準,直接關系到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權益。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注冊地不一致的,最低工資標準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規定執行;如果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標準高于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標準,且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按照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規定執行的,則按照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標準執行。
2.試用期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或者不得低于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
上述兩個條件,用人單位只要滿足其一即可,即試用期工資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但是不低于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或者試用期工資低于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但是不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都是可以的。
解讀:用人單位注冊地和勞動合同履行地不一致,用人單位能否直接適用較低的最低工資標準?
用人單位注冊地和勞動合同履行地不一致時,如果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對于適用哪一地的最低工資標準未做約定,則直接根據法律規定適用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標準,該標準高于還是低于注冊地的標準在所不問。如果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約定適用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標準,則前提條件必須是注冊地的最低工資標準高于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標準,否則,該約定無效。所以,用人單位不能事先約定或直接適用較低的最低工資標準。
二、試用期福利待遇
很多企業認為員工在試用期內,尚不屬于企業的正式員工,因此不給員工繳納社會保險或克扣其他福利待遇。事實上,自用工之日起,勞動者就與用人單位締結了勞動關系,勞動者享有法律規定的全部權利,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法律規定和勞動合同約定履行全部義務,這并不因勞動者處于試用期而有所不同。因此,除了試用期工資標準可以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區別于轉正后的工資,其他方面,企業均應像對待正式員工一樣對待試用期員工,維護試用期員工的相關權益,包括繳納社會保險和提供其他福利待遇等。
解讀:試用期內員工是否能享受醫療期、婚假、產假等福利待遇?
可以。試用期雖然是一個考察期,但它包含在正式的勞動合同期限內,并不影響雙方間存在勞動關系的認定。因此,員工在試用期內,仍然依法享受醫療期、婚假、產假及其福利待遇,即使發生重合,甚至導致試用期虛設,用人單位也無權單方面剝奪其權益或延長試用期。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十四條 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注冊地不一致的,有關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標準、勞動保護、勞動條件、職業危害防護和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等事項,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規定執行;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標準高于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標準,且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按照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規定執行的,從其約定。
第十五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或者不得低于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