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風雨星辰
  • 方文
  • 1556字
  • 2022-07-28 11:53:12

都江堰水清又長

都江堰水流淌了兩千多年。在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省汶川地震中,它保持了其特有的鎮定和優美,一如既往地流向田野、城市,流向地震災區,流向每一位受災和救災人的心田。

這是一渠清甜的水。它從高山走來,經歷過天災人禍的考驗和磨煉,經歷了大江大河、大浪淘沙的洗禮,經歷了飛沙堰、溢洪道的科技檢驗和沖波逆折。它猶如甘露玉瓊,猶如圣潔的母乳,哺育了一代代華夏兒女,哺育了祖祖輩輩的黎民百姓。

這是一泓美麗的水。它的美是來自自然的美,也是來自科學的美。從它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它就經年奔走、晝夜流淌,從不歇息,從不懈怠,始終默默地奉獻。有人認為,都江堰的水里有太陽與冰雪的愛戀,有文化與科技的結晶,有自然與社會的溫情。

無論是在大災之中還是在大災之后,都江堰的水始終在平靜地流淌著,這是災區人民真正的幸事,這也是銘刻在都江堰豐碑上的又一壯麗篇章。它不僅保證了災區人民正常的用水,它還給予了災區人民心靈的慰藉,給予了人民戰勝災害的勇氣。

都江堰市里的醫院和學校雖然倒了,都江堰邊人們瞻仰的李冰父子的塑像和二王廟雖然倒了,青城山上的道觀雖然也倒了,但流淌了兩千多年長江水的都江堰沒有倒,不僅沒有倒,而且毫發未損,像一條巨龍一樣守衛在岷山、岷江之畔。

這難道僅僅是發生在中華大地上的奇跡嗎?其實這里面蘊藏著中華民族尊重自然的精神;凝聚著兩千多年來炎黃子孫們治水治害的智慧和力量。

《史記》曾記載,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飲水思源,我們不能不想到都江堰的創建人李冰父子。

李冰,戰國時期秦國的蜀郡守,執政理念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創建都江堰是為了“興利除弊”的治水需要,不是為了自己的政績需要;治水理念是“乘勢利導,因地制宜”。作為封建制度時期的地方行政長官,李冰父子身先士卒、親臨工地一線和工程技術人員甚至是施工的農民研究技術創新,從而創造了“無壩引水”“寶瓶口引水”“魚嘴分水”等一系列水利建設史上的神話,還建立了“深淘灘、低作堰”“歲必一修”“遇難彎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原則,至今仍為后人所堅持并驚嘆不已。

我是帶著百分之二百的敬仰之心,在地震的前一周,瞻仰了李冰父子的塑像和二王廟,觀賞了都江堰的神采,同時,我想進一步考查論證出李冰的籍貫。因《史記》稱其“籍貫不詳”,所以至今世人都無法知道李冰的籍貫信息。這真是極大的遺憾!在我的家鄉有李冰是安徽舒城人的說法和記載,所以我對李冰父子又多了許多的崇敬。

其實,后人真應該考查出李冰的籍貫,這對我們進一步研究李冰的偉大人格和思想是有幫助的。如果李冰是千里迢迢或是遭貶謫來到當時尚屬荒蠻的蜀地,第一件關心的事是人民的疾苦和災難,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治水興利、求田問舍,這是何等的高尚和偉大。李冰父子當時不會想到都江堰會成為偉大的工程,也不會想到都江堰會成為舉世聞名的勝景。他們只想到:工程要為民服務、為民造福;工程要牢固不破、經久不壞;工程不能破壞自然、破壞環境。這些對我們現今災后重建家園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歷史上像李冰父子那樣為民興修水利的官員是很多的。比較有名的是白居易修建的“西湖白堤”和蘇東坡修建的“西湖蘇堤”,因為他們都有一個“為民建造”的宗旨及“千年大計、質量第一”的追求,所以他們的“杰作”千百年來不僅一直有使用價值,還有世上無與倫比的觀賞價值,更重要的是其具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價值。因此,每當我們滿懷豪情欣賞祖國各地的人文景觀的時候,我們真需要去了解其中的人,了解這些人的歷史作用和價值,以及給予我們的教育。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不論是受災的人,還是救災的人,不論是心系災區的人,還是奉獻愛心的人,都是有了那“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思念,才使我們的心連著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中县| 乌鲁木齐县| 松江区| 贞丰县| 陇南市| 枣强县| 湖南省| 肃北| 曲周县| 霍山县| 广西| 永昌县| 峡江县| 开江县| 沂水县| 枞阳县| 乌兰县| 轮台县| 红原县| 临海市| 田东县| 繁峙县| 桦川县| 涿州市| 资溪县| 安化县| 青阳县| 柘城县| 卢氏县| 孟村| 利川市| 江都市| 扶沟县| 彰武县| 晋州市| 南安市| 普定县| 韶关市| 宽城| 眉山市| 加查县|